【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6月27日訊】在現今通訊發達的時代,印度東部警局卻依然保留古人飛鴿傳書的通訊方式,從小就開始接受訓練的信鴿,曾因風災導致通訊全斷時,發揮重要的作用。
將塞有訊息紙張的小圓筒綁在鴿子腳上,天生有良好方向感的鴿子就成為肩負重任的小信差。
飛鴿傳書不只在中國有,印度在英國殖民時期也開始用信鴿在偏遠地區的警局間傳遞訊息,並幫助移動中的警隊保持聯絡。印度東部奧里薩邦(Odisha)的一間警局延續這項傳統,直至今日仍在飼養和訓練信鴿。
喀塔克警局督察長 Satish Kumar Gajbhiye:「我們從1946年就開始使用信鴿通訊服務,基本上用於從一個派出所到另一個派出所的通信。」
在鴿子剛滿五到六週大時就開始訓練,從短距離到每天增加3公里,十天內鴿子就能自行從25公里外的地方飛回鴿舍。訓練有素的信鴿在最佳狀況時,能以每小時55公里的速度連續飛行約800公里。
印度在1982年發生洪災,以及1999年遭颶風襲擊時,通訊方式幾乎全毀,而信鴿就成了通訊的生命線。
歷史學家 Ani Dhir:「如果明天你想恢復它,它們能像過去50年一樣有效用。 假設明天,當然這個機率很小,所有通訊都失靈,鴿子將永遠不會失效。」
目前奧里薩邦的警務系統有超過150隻信鴿,是當地的文化資產,也會在重要慶典時,作為和平象徵。
新唐人亞太電視林清玉綜合報導
本文網址: https://www.ntdtv.com/b5/2023/06/27/a103738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