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威:布林肯訪華意外收穫 習近平變相糾錯?

6月19日,布林肯訪華忽然出現比較戲劇性的一幕,中共有意降低了歡迎布林肯的規格,但中共領導人卻在最後一刻放軟了口氣。王毅上午還在對布林肯說,中美關係陷入低谷,「根源在於美方抱持錯誤的對華認知」;但下午習近平卻對布林肯說,「尊重美國的利益」,「不會去挑戰和取代美國」;要「排除萬難」,「讓中美關係穩下來、好起來。」

中共領導人應該深感壓力太大,儘管極不情願,但面對內外變局,在中美對抗升高之際,被迫選擇了口頭上的退卻。布林肯此次訪華本沒有抱多大希望,卻忽然意外地有所收穫,甚至算某種外交上的勝利。中共領導人多次危機處理出現重大失誤,導致中美對抗螺旋式上升;如今,中共又出乎意料地放軟、糾錯,甚至「求和」,給白宮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中共領導人對美國國務卿放軟話

6月19日下午,習近平在北京會見了來訪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新華社的報導稱,習近平說,「寬廣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發展、共同繁榮」;「各自取得成功對彼此都是機遇而非威脅。」

習近平曾說過,「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這被視為中共與美國爭霸太平洋的一個公開信號。如今,太平洋這一敏感的詞彙被中共迴避,改成了「寬廣的地球」;又加了一句「各自發展」;還有意澄清對美國沒有「威脅」。

習近平還說,「尊重美國的利益,不會去挑戰和取代美國。」

2022年11月,習近平和拜登會晤時,習近平曾說過,「無意挑戰美國」。如今,中共領導人面對美國國務卿也說了這番話,而且更直白些。這算中共服軟了,還是又一次權宜之計呢?

習近平提出,「不要損害中國的正當權益」;「任何一方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塑造對方,更不能剝奪對方正當發展權利。」

中共領導人並沒有認輸,但中美實力對比差距明顯,中共被迫放軟只是時間問題。中共沒有本事「塑造」美國,現在擔心的是中共政權被美國「塑造」沒了。

6月12日,美國商務部將43家與中共軍事發展有關聯的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名單。美國一方面希望避免衝突,布林肯訪華給中美關係繼續惡化踩剎車;另一方面,美國也繼續與中共「激烈競爭」。

習近平還說,「相信兩個大國能夠排除萬難」,「希望美方採取理性務實態度」,「讓中美關係穩下來、好起來。」

6月19日上午,中共外事辦主任王毅會見布林肯。王毅仍然說,「中美關係陷入低谷,根源在於美方抱持錯誤的對華認知,導致錯誤的對華政策」;「美方有必要深刻反思。」

下午習近平沒有重複這一說法,還採取了不同的態度。習近平對布林肯的表態,更像是在說,「我不想再鬥了」,「希望美國也不再鬥了」。儘管習近平坐在會議桌頂頭的位置有意抬高自己,但對布林肯說話的語氣卻顯著放低。

習近平若真想表達某種誠意,應該把王毅免職。中美關係是在王毅擔任中共外長時一手搞壞的,執行的是習近平的命令;但王毅不會承認,更不敢把責任推給習近平。習近平也不能換掉王毅,否則就證明自己錯了。王毅還想讓美國糾錯,習近平某種程度上糾正了王毅的話,實際是自己在糾錯。

布林肯謹慎對待意料之外的得分

布林肯和習近平會面後在北京舉行記者會。他說,美國對中共的挑戰有著清醒的認識;他這次訪華就是為了加強高層對這些挑戰的溝通,「明確我們在分歧領域的立場和意向」。

布林肯說,「根據我們為這次旅行設定的目標,我們已經取得了進展」;「但我想再次強調,這一切都還沒有得到解決,不會因為一次訪問、一次旅行、一次談話而得到解決,這是一個過程。」

布林肯應該不會因為與習近平的一次談話就立刻做出判斷。儘管習近平當面對布林肯放軟了口氣,但布林肯不會輕易就宣稱取得了外交勝利。若是換作中共遇到類似情況,很可能以政治局的名義宣稱對外「鬥爭」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當然,這次是中共對美外交的「階段性失敗」。

布林肯說,北京向美國和其它國家保證,它不會向俄羅斯提供致命性援助,「我們還沒有看到任何與之相矛盾的證據」。

布林肯此行算部分達到了目的,中共的聲明有意迴避了俄烏戰爭。但布林肯也提到,他「一再」提出美中軍方需要建立危機溝通熱線,以迅速緩和緊張局勢並扭轉對抗,但中共「尚未同意推進這一進程」。

布林肯在記者會上提到台灣海峽的穩定、中共在南中國海和東海的挑釁行為;也提到了中共迫害人權,和中共錯誤拘留美國公民和禁止離境的問題;還解釋了對華關係的「去風險化」,尋求實現供應鏈多元化;並澄清美國限制向中國出口技術是因為關注敏感的國家安全領域,而不是對華全面限制。美國國務院的聲明還強調了中共不公平和非市場經濟做法,中共在古巴的情報活動,以及芬太尼危機。

布林肯說,「我們對處理美中關係的挑戰不抱幻想」,「在許多問題上,我們有著深刻甚至強烈的分歧。」

美國國務院的聲明稱,「美國將與其盟國和夥伴合作,推進我們對自由、開放和維護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的世界的願景。」

由此可見,布林肯此行只是防止雙方徹底撕破臉,他沒有提及中共間諜氣球,算是在踩剎車;但美國對中共的「激烈競爭」 繼續進行;中共領導人算單方面放軟。

新華社為了掩人耳目,代替布林肯表示,美國不尋求改變中共「制度」;「不尋求通過強化盟友關係反對中共」。

中共領導人很擔心美國最終會顛覆中共政權,也害怕美國及其盟友聯合對抗中共,此時不得不選擇了放軟,同時宣傳美國也做出了讓步。

中共被迫「求和」?

新華社報導習近平會見布林肯的聲明外,同時還報導《中美關係 和合為貴》。報導僅展示了一張習近平和布林肯會面的圖片,描述了擺放在會議桌中央的荷花,稱「『荷』與『和』『合』諧音,我們期待中美兩國和平共處、合作共贏。」

這個圖片報導自然是中共刻意安排的,故意向美國釋放「求和」信號。

中共軍網轉載了新華社的通稿外,也發出報導,《獨家視頻丨習近平會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國與國交往 總要相互尊重 以誠相待》。文章稱,習近平對布林肯說,「國與國交往,總要相互尊重、以誠相待。希望你這次訪華,能夠為穩定中美關係多發揮積極作用。」

這句話並未出現在新華社的報導中,中共軍網似乎得到了某種特權,可以透露新華社不能報導的一些內容。中共軍隊一改挑釁式的姿態,也代表中共向美國「求和」,很可能擔心美國政府沒有看到信號。

美軍雙航母和多國海軍剛剛在台灣東部的菲律賓海域聯合演習,之後里根號航母立刻進入南海。中共山東號航母已經離開南海駐地,應返回大連維修,遼寧號也在維修,中共目前沒有航母可用。中美軍力同樣差距明顯,若按照正常邏輯,中共該開戰還是「求和」不言而喻。

少見的是,新華社的報導中,習近平沒有對布林肯提及台灣問題。前一天布林肯與中共外長秦剛會談時,新華社稱,「秦剛就台灣問題等中方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闡明嚴正立場,提出明確要求」;稱是「中美關係最重大的問題,也是最突出的風險」。

王毅和布林肯會面後,相關報導也沒有提到台灣問題。中共刻意隱去台灣問題,試圖製造中美之間「和為貴」的氣氛。王毅還說,「布林肯此次北京之行正值中美關係處在一個關鍵節點,需要就對話還是對抗、合作還是衝突作出選擇」;「扭轉中美關係螺旋式下滑」;「避免戰略意外。」

看來,中共內外交困之下,更怕中美之間出現「意外」,被迫做出了試探性「求和」的選擇。

白宮的新機遇和挑戰

布林肯訪華,中共意外求和,應該超出了白宮的預期,儘管這是白宮一直在等待的。白宮大概沒指望中共現在就「求和」,但拜登2024年爭取競選連任前,很可能需要一場對中共的外交勝利。若川普(特朗普)獲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話,中共領導人大概寧願拜登留任,也不想再次面對川普。不過,中共現在「求和」,意圖與拜登互相達成妥協,似乎倉促了點。

外界傳聞,習近平希望參加美國主辦的2023年APEC峰會,應該是指習近平可能希望安排同時訪問美國的行程,但目前的中美關係顯然不合時宜。參加APEC峰會只需註冊、報名即可,美國應該不會阻止習近平到美國參加峰會,但中共領導人的習慣,一般是參加峰會時,也訪問主辦峰會的國家。

2023年的APEC峰會將於11月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習近平很可能想同時到訪華盛頓,否則只是參加一個峰會,在舊金山和拜登會面,對中共領導人來說就有些掉價了,對內似乎難以交待。中共此時忽然放軟「求和」,在5個月內運作受邀出訪美國,時間比較緊迫。

布林肯是5年來首位訪問北京的美國國務卿,中美元首之間的互訪還難以提上日程。布林肯此行的最大成果之一,是邀請中共外長秦剛訪問美國,這是白宮管控中美關係的方式,估計秦剛會儘快成行。至於拜登是否邀請習近平訪問美國,9月份的G20峰會期間或許會見分曉,兩人在印度可能照面。

白宮已經放風,希望拜登和習近平會面,現在中共放軟「求和」,似乎機會來了。 白宮如願獲得了「護欄」,繼續按照美國的方式「激烈競爭」。白宮可以乘勝追擊,迫使中共進一步就範;但中共想要的應該是美國的讓步,取消某些針對中共的制裁,至少停止制裁的步伐,包括停止轉移供應鏈,甚至取消高關稅。中共還會再次要求美國承諾不顛覆中共政權,不聯合盟友和夥伴圍堵中共,放更多中國人進入美國和西方竊取技術。

若白宮不答應,中共式的「求和」可能很快又不算數了,還可能立刻上演軍機或軍艦的危險攔截事件。

中共陷入了明顯被動,白宮似乎有了更大的主動權。白宮如何研判中共的「求和」,如何有效應對,病毒溯源報告和中共間諜氣球還要不要提,是布林肯訪華意外收穫之後的新課題。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