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積極的生活習慣可以幫助您保持健康,增強身體對抗感染和疾病的複雜免疫系統。那麼如何保護自己和家人免受傳染病侵害?中醫師稱,最重要的是培養自身的免疫力,才能百毒不侵。
1. 按時吃飯
大紀元整理台灣台北上海同德堂國藥號中醫師胡乃文在網台節目介紹的抗病毒方法。胡乃文指出,想要讓身體強健,首先要注意按時吃飯。
按照中醫理論,人體內的能量從內臟沿經絡在全身流動,12條經絡對應12個內臟,不同時間是不同內臟及經絡活躍的時間:
早晨7時到9時是「辰時」,這段時間是能量流動到胃的時間,最適合吃早餐,吃的食物會得到最好的消化和利用。
中午11時到1時是「午時」,是心的時間,意味著吃下去的食物能夠轉化成能量,供給心臟,並由心臟的活力供給全身。這段時間適合吃午餐,有益養心,但要注意不要吃得過多。
晚上5時到7時是「酉時」,是腎的時間。這段時間吃晚餐並補充水分,讓食物的精華進入身體,對晚上睡覺也有幫助。如果7時、8時仍不吃飯,到晚上9時才吃飯,吃飯的營養就不能充分滋養身體。
2. 聞香
古書中也提過防疫的香包「辟瘟香囊」,常常聞香有助防疫。配方是將六種中藥柴胡、羌活、細辛、蒼朮、吳茱萸、大黃各用等份碎成細粉,裝在小布袋裡,放在手機上或床頭,就能聞到中藥的味道。
此外,也可以在家中使用香薰精油,包括尤加利精油、柏樹精油、迷迭香、薰衣草、丁香、百里香都有增強免疫力的作用。
市售的精油品質不一,在萃取過程中可能有化學物質殘留。胡乃文建議,可以用甘油和水混合溶劑,浸泡薰衣草、迷迭香、百里香等香草,之後將溶液放到空氣加濕器中,就會讓室內充滿香氣。
胡乃文指,人聞到香氣後,身體裡會產生特殊的神經分泌物質和內分泌物質,從而增加人體的免疫力,對於多種病毒和細菌都有廣譜的預防效果。另外,香薰也有驅除蚊蟲的作用。
3. 製作茶飲: 薄荷+紫蘇
胡乃文也建議用香料泡茶飲用或入菜,例如薄荷和紫蘇。
台灣中央研究院的一項研究從現有的3000多種藥物和保健品中,找到了5種最具抗病毒潛力的藥物,其中就包括薄荷及紫蘇提取物。實驗發現,對於感染COVID-19病毒的倉鼠,服用薄荷和紫蘇提取物可有效減少肺中的病毒量。
4. 甜品
百合銀耳湯可以養護身體的正氣,還有淨化肺的功效。
根據中醫理論,不同的臟器對應不同的顏色,而肺臟對應白色,白色食物大多具有養肺的作用。富含膠質的食材也能滋潤肺臟,有助清除呼吸道的痰。除了百合、銀耳之外,杏仁、山藥、花生、蓮藕都對肺有好處。
材料:百合10克,銀耳10克,冰糖10克
做法:
1)百合、銀耳洗乾淨泡軟。
2)百合、銀耳加入鍋中,加水煮滾後,轉小火煮到銀耳軟爛,再加入冰糖調味。
胡乃文說,這道甜湯營養豐富,味道好,患有三高的老人以及小朋友都適合食用。
5.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中醫典籍《黃帝內經》寫道:「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意思是如果正氣在身體裡足夠的話,邪氣就不能干擾。
「邪氣」就是導致人有病的物質和能量;而「正氣」包括物質和精神兩方面,身體狀況達到平衡,思想上不憂不懼,當物質和精神都達到正常的狀態,導致有病的「邪氣」就無法干擾到你。
對於疾病的原因,現代醫學從物質的層面看,認為病菌和病毒會讓人生病,或維生素、礦物質過多過少導致疾病。而中醫則從內、外兩方面看疾病,外因包括「風、火、暑、濕、燥、寒」,內因則是精神層面的「喜、怒、憂、思、悲、恐、驚」,以及不內外因包括刀傷、飲食、勞累等。
除了保健身體之外,胡乃文也指,精神上的修為對防疫至關重要,並講了兩個古人應對瘟疫的故事。
2000年前的東漢時期,瘟疫流行,修道人張道陵讓染疫的人在紙條上寫下平生所做的錯事,到河邊向神祈禱,發誓不再犯這些錯事,否則就遭天譴。患者將紙條沉入河水中,誠心懺悔改過,很快病就好了。
清朝學者朱翊清在《埋憂集》中寫道,在明末的大瘟疫中,學者陳君山一家五口在一夜之間都因瘟疫而死。人們害怕染疫,沒有人敢為他收屍。只有他的學生王玉錫聽說後毅然前往,將老師一家人安葬。他看到老師在襁褓中的小兒子還有一點微弱的呼吸,就親自抱著孩子去看醫生,把孩子救活。王玉錫在瘟疫中竟然平安無事。
現代研究也證實,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幸福觀不一樣,人的抗病毒免疫力也會不一樣。發表於2013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的一項研究發現,相比起追求享樂的人,追求更高人生目標的人免疫細胞基因表達更健康,體內較少發炎,抗病毒干擾素及抗體生產力都較強。
什麼人可以長壽而且在年老時仍然保持健康?胡乃文引述《黃帝內經》說,就是那些依照天地的道理來生活的人。他認為,防疫方式有千百種,應該保持身心各方面平衡,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免疫力。
(責任編輯: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