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大陸官媒和俄通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陳文清業已前往莫斯科,參加5月21日至28日召開的第十一屆安全事務高級代表國際會議以及中俄執法安全合作機制第八次會議。俄《消息報》網站稱,自俄中執法安全合作機制建立以來,兩國在維護國家安全、反恐、禁毒、打擊跨國犯罪等領域開展密切合作。
據報,22日,陳文清和俄聯邦安全會議祕書尼古拉∙帕特魯舍夫共同主持了中俄執法安全合作機制第會議。這是俄安全會議祕書在該接觸機制的框架內首次與陳文清舉行代表團團長級別的會晤,而陳文清赴俄也並不簡單。
值得注意的是,陳文清與帕特魯舍夫都有一個共同的背景,那就是都曾任所在國國安頭子,而且兩人都深得最高領導人的信任。
1960年出生的陳文清早年曾擔任四川省國安廳副廳長、廳長和四川省檢察院檢察長,之後調往福建,任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委副書記,在此與在福建任職的習近平有了密切接觸,並成為習所信任之人。中共十八大時他被增選為中紀委常委、副書記。2015年1月中共國安部前副部長馬建落馬不久,陳文清出任國安部黨委書記,後又兼任國家安全部部長、中央政法委員會委員。
中共二十大,陳文清出任中央政法委書記,他同時還是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足見其在習心中的地位。他也是近幾十年來第一個從特務頭子(國安部長)的職位直接升任政法委書記的人,在他以前,這個職務通常由中共公安部部長升任。外界普遍認為,這標誌著中共正式開啟了「特務治國」模式,而習近平更看重特務系統在他執政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凸顯了他對「政權安全」的擔憂。
如習近平的二十大報告中,「安全」一詞出現了91次,還有一章節專門涉及國家安全(政權安全),把一切都與中共政權安全掛鈎,這是五年前中共十九大報告中沒有的內容。
1951年出生的帕特魯舍夫則在24歲時被招入克格勃工作,並與同在克格勃的普京相識。蘇聯解體後,他繼續在俄聯邦安全部門工作,先後任俄聯邦卡累利阿共和國安全部部長、俄聯邦安全局副局長兼經濟安全局局長,安全局局長等。2008年起,擔任俄聯邦安全會議祕書。他被視為俄總統普京核心圈中鷹派的成員之一,對西方態度強硬,是少數可以影響普京的高官之一。
兩個背景近似又都受最高層信任的高官,會面會談及哪些議題呢?尤其在日本召開G7峰會,西方加強合作針對中共後。讓中共跳腳的G7峰會聲明不僅在經貿上借「經濟脅迫」的指控孤立中國、有意另組排除中國的供應鏈,而且在俄烏戰爭上繼續施壓北京。中俄在加強政治、經濟、軍事上的合作後,又將加強哪些方面合作?此次會晤給出了答案。
俄塔斯社報道指,雙方就俄中公共安全、司法和法律以及秩序進行了磋商,帕特魯舍夫表示,發展和深化與中國的關係是俄羅斯的戰略方向,安全會議、執法和監督機構以及情報部門之間的對話是俄中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帕特魯舍夫的表述透出的一個重要信息是,雙方除了以往在反恐等領域的合作外,還將進一步加強情報方面的合作,維持共同的政治安全。
資料顯示,俄內務部主要負責維護國內的社會治安、打擊恐怖分子,約有18萬人;安全總局負責國內安全,大規模打擊有組織犯罪活動,全局約有3萬人;對外情報局則專責俄境外的情報活動,前身是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總局,人員數量不詳。
建立在蘇聯克格勃基礎上的俄羅斯情報界,在蘇聯解體後曾一度陷入混亂,但很快恢復了對外情報活動,其對西方情報蒐集能力不可小覷。上世紀80-90年代美國中情局負責俄羅斯情報蒐集的特工埃姆斯向蘇聯(俄羅斯)提供了大量情報,導致許多在俄羅斯的美國情報人員被捕和被處決。
而中俄間的情報溝通亦早已存在。2017年5月《紐約時報》報道說,美國在中國的十多名情報人員死去,還有一些被關進了監獄。美國在中國經過數十年建立的有20多名成員的情報網遭到了破壞。一個可能的主要原因是通訊系統遭到黑客攻擊。有消息指,中共與俄羅斯分享了破獲美國情報通訊的情報,因為美國在俄也使用了同樣的通訊系統。因此,當中國的美國情報人員被捕後,中情局在俄羅斯的情報人員也突然中斷了聯絡。
此外,中共前駐韓大使李濱間諜案,一種說法也是俄羅斯情報部門提供了相關信息,才得以證實其出賣中共情報的事實。
那麼,已有的中俄情報溝通在陳文清此次出訪莫斯科,並與俄前國安頭目會面,就顯得不同尋常了,極有可能未來中俄在情報交換方面進一步深入,即通過擴大合作範圍,在更早的階段取得情報共享和獲取更高密級情報,尤其涉及到最高層政治安全方面,以此對抗西方世界。
今年2月27日,據美媒報道,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威廉·伯恩斯表示,去年11月他在土耳其與俄聯邦對外情報局局長謝爾蓋·納雷什金舉行的會晤「令人失望」。他在俄對外情報局局長身上看到了「一種魯莽和傲慢」,而這樣的傲慢是否會在未來俄中情報合作中出現,也未可知。
可以確定的是,雖說中俄聲稱「不結盟」,但這幾個月習近平、李尚福、陳文清的出訪,證明中俄在政治、經濟、軍事、情報等方面的合作正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中俄結盟對抗西方是不容否認的事實。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