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5月20日訊】今天想跟大家聊3個話題:一個是美國國債問題,這兩天大家都在關心美國兩黨對於債務上限的談判情況,截至出稿前,還沒有結果,但雙方都透露出積極的信號,這很大可能是為了安撫市場信心。那麼美國國債上限到底是怎麼回事?兩黨之間的分歧又在哪裡?如果美債違約會怎麼樣?美債真的會違約嗎?我會在節目中談一談我的看法。
另外,最近大量資本流入日本和印度股市,為什麼這兩個市場會成為投資者的新寵?第三個話題,是關於中國企業在瑞士上市的事情。大家知道,中美關係惡化,很多中企轉向歐洲市場,但情況卻並不樂觀,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美債危機對美國和全球的衝擊
我們先來看看美債危機。如果美債真的違約會怎麼樣?
昨天,5月18日,拜登抵達日本廣島,參加G7年度首腦峰會,以維持全球經濟穩定發展。但在今年,對全球經濟產生重大影響的恐怕正是美國。因為美國在兩週後或許會出現債務違約,這不僅會動搖國內經濟,也可能波及其它國家。
對於美國國內,如果債務發生違約,不僅影響養老、醫療保險、貸款成本等,還會延遲發放公務員的工資,這就包括超過200萬的聯邦公務員以及140萬的現役軍人。白宮經濟學家在5月17日發布的文章中表示,國債違約可能會摧毀超過800萬個就業崗位,最終導致經濟衰退。
此外,一旦美國國債違約,政府的信用就會破產,美元作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也將面臨風險,對全球經濟造成衝擊。如果美國經濟崩潰,進入像1929年一樣的大蕭條的話,歐洲、日本、中國等這些大的經濟體都會被帶動,它造成的影響可能比世界大戰還糟。
5月16日,共和黨籍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告訴記者,在與拜登進行了一小時的會談後,雙方在解除債務上限的協議上仍存在很大分歧。不過,麥卡錫表示,達成協議並不難,雙方有可能在本週末之前達成協議。
拜登也表示,他們達成了「壓倒性的共識」。他說,美國不能走入債務違約,否則美國的經濟將陷入衰退。
那麼,美國國債上限是怎麼回事呢?
「債務上限」是美國政府設置的向公眾借款的「最大數額」。這個上限通常由國會法案設定,並且要得到總統的簽署才能生效。
今年1月,美國國債已經觸及31.4萬億美元的法定債務上限,這是在2021年9月由國會批准的。國會必須在6月1日之前投票決定提高債務上限,否則美國政府將會出現部分債務違約。
那麼,兩黨之間的分歧在哪裡呢?
民主黨人耶倫代表拜登提出方案,將美債上限提高到51萬億美元,理由是由小布殊開始反恐政策以來,美國的歷任總統都會增發近10萬億美元的國債。
共和黨人麥卡錫則提出,將美國國債上限提高到32.9萬億美元,但前提是行政部門要削減開支,這些開支涉及醫療保健、科學、教育、氣候、能源等方面,恰好與拜登政府力推的免除學生貸款、醫療補助、稅收減免和氣候變化等政策相衝突。
拜登政府要增加開支,共和黨人要縮減開支,且不說其它的附加條件,僅僅是32.9萬億美元與51萬億美元債務上限的差距,就可見兩黨之間的分歧有多大。
那麼,美債是否會違約呢?
我覺得不會。因為事實上,美國國債上限問題一直存在。根據美國財政部數據,從1960年以來,美國曾80次暫停或提高債務上限,其中大部分是上調。
2010年以來兩次嚴重的債務上限危機,都是在民主黨執政且兩院分裂的情況下發生的,就是奧巴馬執政時的2011年和2013年。
2019年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在任期間,也曾因債務上限沒談攏,導致美國政府停擺了22天,80萬白宮工作人員被迫回家休假或者無薪工作。
所以,這次還是要看雙方,誰最終會妥協。
日本印度股市成投資新寵
美國債務上限的僵局,再加上歐美銀行危機,眾多投資者都開始將視線轉向了亞洲股市,最近,日本和印度股市都創下新高。
受到巴菲特青睞的日本,投資市場異常火熱。5月17日,日本股市連續第四天走高,日經225指數自2021年9月以來首次升破30,000點,接近1990年8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今年迄今為止,日經指數累計漲幅已經超過16%。
日本東證指數更是創下33年來新高,同時也是經濟泡沫破滅以來的最高水平。今年以來,東證指數累計上漲13.87%,超過了標普500指數8.16%的漲幅。
日本股市漲勢如虹,離不開近期海外資金的強勢流入。今年4月初,巴菲特在接受日媒採訪時表示,他打算增加對日本股票的投資,從而引發全球資本市場的廣泛關注。
數據顯示,海外投資者4月淨買入156億美元(2.15萬億日圓)的日本股票,按月度數據來看,淨買入額創5年半以來的高點。
法國興業銀行在報告中提到,外國投資人回來了,表明日本股市正在復甦。高盛也在5月中旬的一份報告中表示,有很多理由多看日本股市。
當然,日本股市不是因為巴菲特的青睞才飆漲,而是巴菲特預見到日本經濟在復甦,日本第一季GDP年增1.6%,高過經濟學家預期的0.7%,終於擺脫了連續兩季的負成長。
緊隨日本股市之後,印度股市成為了亞洲第二股「熱潮」。最新的市場數據顯示,孟買SENSEX30指數和Nifty50指數已接近歷史高點。
5月15日,SENSEX30 指數收報62,510.18點,距離去年12月1日創下的歷史峰值僅有不到2%的差距。
彭博社分析說,印度股市在今年第二季度持續上漲的背後,是因為外國基金正在加快購買印度股票。
在過去三週裡,每週都有超過1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這是自去年8月以來,流入印度股市最強勁的資金。
在全球經濟放緩引發擔憂的時候,印度成了許多投資者的避風港。據彭博社匯編的數據,自3月底以來,外資流入印度股市的規模已經達到44億美元。
摩根士丹利亞洲有限公司的首席亞洲經濟學家Chetan Ahya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寫道:「印度經濟正變得越來越強勁。」
近期的數據顯示,印度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在4月持續攀升,從3月的56.4升到57.2,連續22個月在榮枯線50以上。各項數據顯示,印度國內經濟、產業和消費動力持續回升。
美國銀行證券也在5月16日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印度已經從亞洲基金管理公司投資首選名單的最低位置,躍升到了「淨增持」地位。這表明投資者對印度市場的信心正在增強。
中國企業瑞士上市陷窘境
接下來,我們看看中國企業在瑞士上市的消息。
由於美中關係持續緊張,瑞士就成了中國企業海外上市的替代選擇。從2022年開始至今,共有13家中國公司,通過在瑞士出售全球存託憑證(GDR)籌集了43億美元。
什麼是GDR呢?它是股票發行公司在國外證券市場發行的一種證券,允許外國投資者購買和交易。
具體做法是:一家上市公司A根據存託協議,將公司股票寄存在一家國外銀行B,B銀行會發出單據作為寄存憑證,這些憑證就是GDR。外國投資者通過買賣這些憑證,可以間接投資A公司的股票。
中國和瑞士之間互聯互通的GDR業務,是從2022年7月28日正式開通的。當天,4家中國A股上市公司:科達製造、杉杉股份、格林美和國軒高科發行的GDR在瑞士交易所上市,這是首批中國企業在瑞士發行的GDR。這4家中國企業的存託銀行都是花旗銀行。
這套機制其實是始於2019年啓動的「滬倫通」,就是允許在上海或歐洲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在對方市場上市交易。中共證監會後來在2022年修訂了這個規則,將深圳以及德國和瑞士也納入其中。不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歐洲公司通過這個機制在中國上市。
據悉,現在還有35家中國企業正在推進海外發行GDR事宜,其中有32家的發行地點在瑞交所。
但是,大多數中國公司在瑞士上市後都遇到股價大跌、無人問津的情況,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華爾街日報》引述高盛中國股票投資組合策略師Si Fu說,這可能是投資者在120天的兌回限制期屆滿後出售股票所致。
因為GDR在上市120天後,可以轉換成境內對標的A股,可能有投機者利用了這個機制,在瑞士買入中國公司發行的GDR,並對同一家公司的中國A股實施做空,通過套利交易,從A股下跌中獲利。
據報導,兌回限制期屆滿的9家中國公司,在瑞士上市120天後,國內A股平均下跌了11%,最大跌幅為33%。其中一些股票此後又進一步下跌。
不過,最近幾個月,中共證監會已放緩核准新的GDR 的發行。根據證監會網站消息,從去年開始,證監會就向瑞士GDR上市申請人,例行詢問GDR投資者的潛在構成,以及GDR轉換為中國對標股票會如何影響市場。
最近,證監會發布了一套新的指引,稱企業必須說明目標投資者的構成、募集資金用途,以及其它事項。
對於這些中國企業的GDR 價格大跌、無人問津的情況,瑞士交易所營運商SIX Group的發言人Jurg Schneider 說,不只在瑞士上市的中國公司股票下跌,中國股市總體也在走低。
策劃:宇文銘
撰文:陳思雨
編輯:李松筠
剪輯:曲歌
監製:陳思雨
關注「財商天下」:https://bit.ly/GJEconUND
(責任編輯: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