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惡劣氣候環境 菲律賓培育稻米新品種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5月12日訊】東南亞國家菲律賓每年平均遭受20個颱風襲擊,再加上乾旱,導致稻米產量嚴重受損,因此科學家著手培育出能分別適應乾旱,水淹及鹽化土壤的稻米品種,希望能幫助農民對抗氣候的變化。

這片遼闊的綠意看似一般的稻田,其實是科學家多年培育的心血。

菲律賓是世界第二大稻米進口國,雖然菲律賓也出產稻米,但因為天災常導致作物受損,而必須仰賴進口。因此,菲律賓的國際稻米研究所(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正不斷研發改良能適應各種氣候及環境的稻米,目前著重在能抗乾旱,耐淹水,以及耐鹽性強的品種。

菲律賓國際稻米研究所科學家Shalabh Dixit:「隨著氣候變遷,生物和非生物的壓力影響增加,可用水源減少,我們需要基因更好的水稻,才能在變動的環境中,提供穩定的產量。」

科學家使用分子標誌輔助育種的方式,檢測挑選出稻米中,具有理想特徵的基因,再和其他稻米品種結合成適合的農作物。目前,抗旱以及耐淹水的品種都已經發布,並由菲律賓及印度等國的農民栽種,而耐鹽性強的品種,則準備由稻農試種。

Shalabh Dixit:「我們希望這些品種能提高穩定性,並降低水稻種植的風險,讓農民有更好的收入和降低生產成本。」

根據菲律賓農業部的報告,菲律賓在去年因為水患造成的農損約為67萬美元,其中稻米就佔45萬美元。

新唐人亞太電視林清玉綜合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