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由於經濟因素、 地緣政治因素惡化先後衝擊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疫情3年中共清零 令全球側目,以及中共滲透企業更加無所顧忌,外國公司和顧問更加頻繁地談論「中國+1」選項。 趨勢正在科技外流加速,中國世界工廠時代將結束。
外企供應鏈轉移 撼動中國世界工廠地位
日前全球半導體零件大廠日本京瓷社長谷本秀夫告訴《金融時報》, 在中美科技戰下,中國生產再出口海外的商業模式已經不可行, 中國已經不適合繼續作為世界工廠。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 谷本秀夫近日談到美國針對中國的高階芯片禁令時表示, 如果芯片設備製造商停止向中國供應產品,肯定會影響公司訂單, 在美國限制措施下,京瓷產品只會在中國製造、並在中國銷售, 並不會從中國生產後再出口海外。 該公司將供應美國市場的影印機製造產線從中國移到越南和泰國。
《紐約時報》最近報導,美國的科技公司逐步將供應鏈轉移出中國, 蘋果和谷歌最新一些手機已不再是中國製造。「中國的製造業帝國正 在動搖,」報道援引一位投資公司高管的話說。
最近幾份研究報告顯示,美國製造業即將迎來一場復興, 大量曾經流失的工作正在以創紀錄的規模回流。 其中全球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上星期題為「實現美國製造業復興」的 報告中說,自1997年以來, 美國製造公司和製造工廠的數量下降了多達四分之一, 然而最近的一些趨勢表明這一現象正在發生逆轉,美國已為「製造業 重新崛起奠定了基礎」。
此前拜登政府還採取了「小院高牆」科技規鎖政策以試圖推動與中國 的「定向脫鉤」。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發以來,日本政府也提出了「中國 +1」「中國+N」的戰略,歐盟也開始將供應鏈問題與人權、 環境等問題掛鈎。在此背景下,中國向東南亞、南亞、 拉美國家轉移的壓力較大,尤其是處於美國近岸外包戰略中的墨西哥 ,以及友岸外包戰略中的越南和印度。
中國經濟江河日下 已擔不起世界工廠之任
自由亞洲報導有網民近來發現,深圳鹽田港層層集裝箱積滿塵土, 空箱為29年來高位。還有商人指出,元宵節後, 江浙滬地區九成加工出口企業停止面試。
曾經是中國經濟最活躍的深圳,因大量企業外遷或倒閉, 正失去發展動力。有深圳網民上傳一段視頻中顯示, 一家工廠的招聘人員對著站立的應聘者,大聲吆喝著「只招1986 年以後出生的人」、「86年以上的可以走了,可以離開了……。」
有網民說,另一個經濟活躍的「長三角」地區九成以上的出口加工企 業在今年元宵節後,已經停止招工。而在江蘇、長沙等地, 多家企業不再招聘臨時工。在西南地區重慶、雲南, 大部分企業正在縮小生產規模,以維持運作。
在抖音平台,有網民列出十大電子廠暫停招聘的列表, 其中包括長沙比亞迪、蘋果昌碩科技、蘇州立訊等。 成都富士康招聘人員王女士對自由亞洲說, 只招高中剛畢業的年輕人,但沒有住房補貼:「高中畢業,2000 元底薪加上加班工資,加夜班補貼,然後加小時補貼。 一個月多的時候有5500到6000元,沒有津貼房租。」
在蘇州從事外貿加工的商人馬雅琴告訴自由亞洲, 受到中美貿易戰和疫情封控措施影響, 企業加速了供應鏈外移的步伐,美國試圖和中國全面脫鉤, 國內出口商接到的訂單同比下降90%左右。她說:「這次(美國) 肯定是要(跟中國)脫鉤了,對業內衝擊蠻大的。」
馬雅琴說,許多商人因虧損原因, 已經停止贊助大學的科研或學術項目:「大學面臨國家撥款下降, 很多社會名人在大學有自己的企業家學院,但企業家沒錢, 拿不出錢來,但還在招生,因此很艱難。 現在整個社會被經濟迅速下滑給裹挾住了。」
FT投資參考對中國中小型製造商的調查顯示, 超半數企業因利潤停滯而被迫業務轉型。但技術工人短缺、 借貸成本高企和知識產權保護不力,卻讓轉型之路困難重重。
中國在過去20年崛起為世界工廠在很大程度上賴於小型製造業城鎮 ,在這些城鎮有數百家、甚至數千家專門生產某種產品的工廠, 同時源源不斷的廉價農民工也為這些工廠提供了支持。
然而,此類小工廠現在大量倒閉或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因為隨著需求放緩、勞動力成本日益上升和產能過剩, 它們很難保持競爭力。
世界工廠地位早已衰落 揭中國經濟六大困局
山東大學經濟學院早前有篇文章就指出中國這個「世界工廠」經歷了 2001-2010年的十年輝煌,終於無可挽救地陷入衰落。 同時指出中國經濟的六大困局:
第一大困局:世界工廠地位衰落,產業結構調整極難。
企業倒閉潮,其他發展中國家進入低端製造業,中國產能過剩, 房地產綁架GDP,刺破泡沫意味著GDP大跌。
第二大困局:龐大的失業大軍。
農村過剩勞動力,隨著世界工廠的倒閉,大批農民工返鄉, 失業現象嚴重;外資白領,隨著大量外資撤出中國, 不少原來薪資優渥的白領失去工作;失業大學生, 由於學校裡要求大學生提供就業證明才發放畢業證, 學生被迫想方設法讓父母或者親戚單位提供假的就業證明, 學校提供的就業率已完全失去了意義。城市中那些初、 高中畢業後長期在家待業的青年,這些人,中國媒體將其稱之為「啃 老族」。
第三大困局:資源危機嚴重,對外高度依賴。
中國的環境污染是立體化的,即水(江河湖海)、陸(土地)、空( 空氣)全面嚴重污染,這方面資料很多;石油號稱「經濟的血液」, 中國現在60%以上依靠進口;鐵、銅、鋅等各種金屬礦, 對外依存度也都比較高;民以食為天,僅以糧食一項來說, 中國農業人口占60%,但糧食自給率到2014年已經降低至87 %,三大主糧如大豆、玉米、小麥都依靠進口。
第四大困局:地方政府深陷債務泥潭。
中國的總債務規模,前年據外國投行估計,高達中國GDP總量的1 68%(麥肯錫全球研究所2015年5月8日公布最新報告, 中國的債務總額已經達到了GDP的282%)。 其中只有很少部分是個人債務,大部分是政府債務與企業債務, 其中以地方政府債務居首,約有20萬億。
第五大困局:金融危機。
導致金融危機的因素除了債務危機之外,還有正在升高的壞帳率, 以及超發貨幣形成的巨大流動性過剩。 目前出現的房地產爛帳引起第三次壞帳高峰。近30年的中國經濟增 長,其中一個重要手段就是依靠超發貨幣。這些年來, 中國成了世界第一大印鈔機。2003-2013年的10年間, 基礎貨幣增加88萬億元人民幣,外匯資產增加了3.4萬億美元。
第六大困局:分配嚴重不公,貧富差距過大。
近20多年來, 中國權貴資本掠奪公共財與民財幾乎到了肆無忌憚的程度, 造成貧富差距十分懸殊、財富過度集中的不平等狀況。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全球退黨服務中心/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