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扶搖。歡迎和我一起探索未解之謎。
最近,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個新動作又勾起了外星人這個熱門話題。具體來講是什麼呢?NASA又準備向外太空發送新的望遠鏡,積極尋找外星文明的痕跡啦。
NASA新太空望遠鏡
一年多前,NASA向外太空派送了高科技的韋伯望遠鏡,在距離地球150萬公里的軌道上運行。這一年多來,韋伯給大家帶來不少驚喜。我們前幾期節目中就介紹了韋伯捕獲到的一些極其古老的星系的畫面,直接挑戰宇宙大爆炸理論。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NASA的這個新寶貝也將運行在韋伯的同一軌道上,是一個直徑6米的高科技望遠鏡,能捕獲韋伯望遠鏡看不到的紅外線和紫外線,精度更是達到了韋伯的千倍以上。而且還裝備有先進的日冕儀(coronagraph),可以阻擋恆星的光線,這樣光線微弱的行星也可以被看到了。
這所有種種特別的設計為的是什麼呢?NASA說,主要用來檢測太陽系附近25個類似地球的行星上的生命跡象,用來確認生命在銀河系中是否普遍存在。望遠鏡的名字也取好了,叫做「宜居星球觀測天文台」(Habitable Worlds Observatory),簡稱HWO。
這25個星球都是精心挑選出來的。從統計學上來講,如果我們能從這25個星球中找到生命,那就意味著銀河系中普遍存在著生命。如果找不到,那地球可能就是銀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了。
UFO迷們聽到這一消息很興奮,破迷之日總算要來啦。不過且慢,NASA說,因為資金問題,這台裝備精良的望遠鏡可能要到2040年才能建成。整個項目需要110億美元的資金,可美國國會2023年只給了NASA天體物理學研究部門15.1億美元的資金,差得太遠了。而就連這點撥款,以後或許也不保。因為在NASA四個科研部門中,天體物理學是今年唯一一個被削減撥款的部門,被一刀砍了4%。照這樣下去,可能等不到2040年,別說望遠鏡,連這個部門本身都得被砍掉了。
這就有點奇怪了。美國政府不是一直對外太空挺感興趣的嗎?自從1940年代UFO熱掀起以來,美國上上下下都對尋找外星人表現出了強烈的興趣。60年代轟轟烈烈的登月計劃,70年代開始發射的一系列太空探測器,都是大手筆。之前的哈勃望遠鏡和現在的韋伯都造價不菲,NASA可從來沒擔心過資金的問題啊。
不過嗅覺敏感的UFO迷們卻說這並不意外,外星人很可能就在我們身邊了,那再去外太空尋找就沒什麼意思了。事實上自從2020年解密了三段美國軍方拍攝的UFO視頻後,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一直動作頻頻。說起來這三段UFO視頻的解密過程也挺耐人尋味的。因為是有人先在網上爆光了這些視頻,五角大樓才出來回應的。不過國防部既沒有按照慣例闢謠,也沒有追究人家什麼責任,而是一口承認說這些視頻來源真實。
轉年6月,五角大樓公布了更多UFO報告和視頻。NASA緊跟其後,披露了181頁的文件,說自己的高層官員相信外星人曾經造訪過地球,督促政府向科學界公開信息。一年之後,50年來第一次,盛大的UFO聽證會在國會舉行,軍方高級官員們公開鼓勵飛行員們站出來做UFO目擊證人。下一個動作,國防部為UFO辦公室改名,擴大業務範圍,說水下也有不明飛行物,要一塊研究研究。到了年底,又一份UFO報告出爐,洋洋灑灑1500頁,收錄了366起目擊事件。五角大樓承認其中一半無法解釋。雖然報告還是沒下什麼結論,不過這一系列大動作下來,有網友就說,這分分鐘都是解密的節奏啊。
費米悖論
其實早在1950年UFO熱剛剛興起的時候,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恩里科‧費米(Enrico Fermi)就曾說過,地球應該在很早以前被外星人訪問過了,而且被訪問的次數遠不止一次。為什麼呢?因為別說是宇宙了,單單在銀河系中就有大約有2500億顆恆星。費米認為即使智慧生命以很小的概率出現在圍繞這些恆星的行星中,那麼僅僅在銀河系內就應該有相當大數量的文明存在。
11年後,天文學家德雷克(Frank Donald Drake)推出了一個相應的公式把費米的理論具體化。這就是後來被認為是搜尋地外文明計劃重要依據的德雷克方程。
然而,如果真有外星文明,文明都具有擴張性。如果宇宙誕生到現在137億年這個數字是準確的話,那些無計其數的高級生命為什麼沒有在這漫長的歷史中擴張到地球來呢?甚至在我們可觀測到的宇宙範圍中,我們也都找不到其他智慧生命存在的痕跡呢?這麼說來,銀河系中普遍存在著生命的推論是不是就不成立呢?
上述的推理就是大名鼎鼎的費米悖論。就是說理論上講,宇宙中應該充滿了生命,可事實是,我們找不到證據來證實它。關於地球是不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這個話題,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爭論不休。在費米悖論的基礎上,各種假說和理論紛紛出爐,讓人眼花繚亂。來給大家分享幾個,看看科學家們對外星人是怎麼認識的吧。
1. 稀有地球假說
這種假說認為複雜生命的形成需要多種偶爾條件的結合。地球上多細胞生物的形成需要不同尋常的天體物理和地質環境條件。簡單講,就是需要天時地利兩大因素。就說咱們地球上吧,大自然賦予所有生命同樣的條件,空氣,水和食物。可地球數百萬的生物物種中,只有一種高等智慧生命,這就是人類。猴子為什麼就建不了高樓,造不出大炮呢?這就顯示了在相同條件下,高等智慧生命並非能輕易地出現和存在的。
2. 智慧生物具有自我毀滅的性質
這種理論認為,在發展出無線電通訊技術或太空飛行技術的前後,技術文明很可能就自我毀滅了,所以就沒能出來訪問其它星球。毀滅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生化武器、核武器、意外的病毒感染、程序失控的人工智能或者資源枯竭。這類話題近年來也慢慢成了地球人類的熱門話題,有一部分人甚至認為人類的末日可能比想像的要更快到來,在我們能夠遠征外太空以前或許就已經自我毀滅了。
3. 動物園假說
這種理論認為外星生命有意避免與地球交流,一來讓人類自然進化和發展,二來避免因為交流帶來星際污染,類似於人們在動物園觀察動物。天文學家約翰‧鮑爾(John Allen Ball)在此基礎上還提出了實驗室假說。認為人類正在接受實驗,而地球是一個巨大的實驗室,不過一旦人類通過某些技術或道德標準後,外星人可能會跟人類接觸。最近這些年那麼多UFO目擊報告,是不是外星人打算現身了,所以故意讓人類看到的呢?
來自古代的證據
不過其實關於外星人存在的證據,有人說,從古代就有了。就看你信還是不信了。來給大家分享幾個網上傳得比較熱門的。大家一起來看一看,評判一下吧。
1. 瑪雅宇航員
1952年,在瑪雅古城帕倫克的一座神廟下面,發現了古瑪雅王朝巴加爾大帝(Kʼinich Janaab Pakal I)的陵墓。巴加爾是公元7世紀瑪雅西部地區的「霸主」,在世時古城帕倫克在建築和藝術各方面都達到了登峰造極的水平。而他的陵墓也成為了二十世紀考古界最重大的發現之一。
不過國王陵墓中的貴重物品雖然稀罕,卻並不是考古學家們最為看重的地方。讓巴加爾名揚四海的是墓中的一塊的石板,因為上面雕刻了太空人駕駛著宇宙飛行器的畫面。宇宙飛船的進氣口、排氣管、操縱桿、腳踏板、方向舵、天線,軟管及各種儀表清晰可見。1952年石板剛被發現的時候,大家都不知道畫上的這些物件有什麼寓意。直到1960年代,宇宙飛船上天後,人們才驚訝地發現,這不就是個操縱著宇宙飛船的宇航員嘛。可一千多年前,能有太空飛船嗎?或者說,有外星人來訪,邀請這位國王去體驗了一把?
2. 日本古代土偶的護目鏡
公元前1萬4000年,日本進入了繩紋時代。這個時代以陶器著稱。圖中這個泥人土偶來自於繩紋時代末期,大約距今3000年前。跟其他泥人細眉細眼的形象不同,這個泥人有一對碩大無比的眼睛,臉上有面具,身上有盔甲,看起來就像是個戴著護目鏡,全身包裹的太空人。那麼3000年前,是哪位太空人訪問了日本呢?
3. 壁畫中的宇航員
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的南斯拉夫維索基‧德查尼修道院中(Visoki Dečani)有一幅來自於1350年的壁畫,畫的是耶穌受難時的情景。畫作本身沒什麼特別之處,不過畫左上角和右上角的兩個發光體卻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放大了看,裡面都坐著人。其中左邊這位手臂長長地伸出來,似乎在操縱前面的什麼東西。這會是兩個古代的飛行器嗎?
4. 古代人造衛星
這幅畫作《聖體聖事的榮耀》(glorification of the eucharist)是16世紀意大利版畫家薩林貝尼(Ventura di Archangelo Salimbeni)創作的,表現的是創造地球。畫中耶穌和天父一人把著一個藍色球體的兩根觸角。對於這兩根造型奇特的觸角,幾百年來,大家一直都參不透是啥意思。一直到1957年,地球上的第一顆人造衛星Sputnik 1上天,人們才發現,這個帶觸角的球跟Sputnik 1長得幾乎像是孿生兄弟。那兩根觸角莫不是人造衛星的兩條天線吧?是外星人造訪地球,帶畫家參觀他們的設備,給他帶來了靈感,還是畫家本人穿越到了1957年呢?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講到這裡了。關於外星人,總有著說不完的話題,揭不開的謎。
那麼在上面的幾個古代藝術品中,您覺得哪一個最能成為外星人訪問地球的證據呢?
未解之謎,我是扶搖。我們下回見。
參考資料:
NASA擬以百億美元建新望遠鏡 尋找外星生命
五角大樓已收到數百份新的UFO報告
外星人從遠古時期就來到地球的六大證據
NASA新解密文件:相信外星人造訪過地球
歡迎訂閱Youmaker頻道:https://www.youmaker.com/c/UnsolvedMystery
訂閱頻道Ganjingworld頻道:https://www.ganjing.com/zh-TW/channel/1eiqjdnq7go2dgb6zFtQ9TYK11080c
訂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vQZ1p_-AXgAWiyHhE7CxQ
訂閱未解之謎Telegram群組:https://t.me/wjzmchannel
《未解之謎》節目組製作
(責任編輯: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