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口服藥Paxlovid在中國一藥難求 假藥泛濫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1月17日訊】中國疫情失控,輝瑞公司的新冠口服藥Paxlovid一藥難求,假藥泛濫,現在,全國藥品緊缺情況仍未緩解。

據大陸「八點健聞」調查,自去年12月份中共被迫放開疫情管控,新冠口服藥Paxlovid(俗稱「P藥」)在中國非常緊缺,正規購買的三條途徑都「失靈」——「醫療機構靠運氣,電商平台靠搶,零售藥店沒藥」。而非正常購買渠道卻越來越「火」,包括黃牛倒賣、海外原研藥和仿製藥代購,一盒P藥被炒到上萬元(人民幣,下同)。

西南地區某新冠定點醫院藥劑科負責人透露,2022年4月左右,醫院採購了一百餘盒P藥用作治療,「沒有備太多,因為用量不大」。

進入12月,需求量大增,原有的庫存很快被賣光,這家醫院向政府提交了需求後,最後能收到的藥物常常只有提交需求量的十分之一。

據南方某地級市的一位醫保局負責人透露,如今的P藥需要由醫保局出面向代理商協商採購,即便如此,各地醫院仍然沒辦法完全滿足需求,「我們一次性購入了1000盒,但是如果按照醫院們自己上報的需求,這個數字恐怕要再加上一個0」。

文章說,在一個銷售P藥的醫藥平台上,P藥的諮詢需求量高得離譜。據粗略估計,一旦完全放開購買,可能會在短時間內賣出去幾十萬份。

緊缺的原因是感染太快

文章認為,目前P藥供不應求,最大的原因在於「入關流程和物流運輸」。

一位醫藥行業從業者分析,關鍵原因在於,放開後感染的速度,遠遠快於P藥的入關流程和物流運輸。「國內醫藥流通的周期大概需要40天左右,國外進口的話時間會更久,一般來說可能2~3個月的時間都是正常的。放開後感染速度比較快,時間太短了,企業可能會來不及生產、來不及運輸、來不及報關」。

不均衡的賣方市場

文章認為,除了感染人數太多、太快之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賣方市場不均衡。

由於巨大的供需失衡,市場經濟的分配機制在P藥的流通中失靈,取而代之的是「計劃+人情」的分配。

文章說,當北京、上海的P藥已下沉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時,一些邊境省份一次的供貨量只有200多盒,甚至更少;醫藥電商平台作為普通人近乎唯一可以指望的院外零售渠道,平台每天只能定時定點釋放幾百份,甚至部分只會提供給內部員工。

據調查,在北京、上海等醫療資源優越的地區,P藥也短缺。

一週前,上海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次性備了幾百盒P藥,平均一天可以向患者開出20盒左右;上海另一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月7日到貨了50盒P藥,9日開始使用,10日還剩22盒,預計11日庫存就將清零,「這是第3批到貨,我們醫院至今合計進貨130盒」。

而在山東省某縣醫院,想拿到P藥,只能通過醫院自身長期合作的進貨渠道。放開以來,該院以2300元/盒的價格共進貨3次、購入18盒。

文章說,甚至,很多醫院的P藥數量仍是0,如新疆某邊境縣城的縣醫院和湖北省某縣級市裡的一家三甲醫院。

「P藥現在不是正常的市場銷售,也不能按照正常的藥品供應保障邏輯去考量,因為量太少了,不管哪個醫院都缺。」某醫藥公司人士說,「貨源一直十分緊張,有一次好不容易從供應商那裡拿到了幾件貨,一晚上就沒了。只能根據客情關係,向平時合作比較好的醫療機構客戶傾斜。但關係再好,也只能滿足相當小的一部分需求。」

仿製藥、假藥泛濫

文章說,買不到P藥的人,只能紛紛轉向藥品代購手中的仿製藥。

開始,人們紛紛購買的是印度Astrica公司生產的仿製藥Primovir,價格在1600~3000元不等。由於Primovir白色藥盒的右下角被塗成亮眼的綠色,人們叫它「綠盒」 。

陽光諾和藥物研究股份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劉宇晶12月中旬聽到「假藥」傳聞,開始幫忙檢測真偽。

檢測了4批後,劉宇晶發現,只有1批藥含有奈馬特韋成分,其他都是「假藥」。其中「奈馬特韋」成分被替換成了「奧司他韋」(另一種抗流感病毒的藥物),再到後來,藥裡連抗流感病毒的成分都沒有了,「裡面什麼都沒有,猜測只有一些輔料」。

後來,藥品代購們開始轉向由印度Azista公司生產的仿製藥Paxista,由於包裝為藍白色,簡稱「藍盒」,價格在2200元~3380元一盒,一位藥代聲稱,「藍盒」是「輝瑞印度代工廠生產的,只是包裝形式不一樣,配方工藝完全一樣,比綠盒質量好」。

文章說,仿製藥正源源不斷地從各種渠道,滲透進中國龐大的新冠病毒治療市場,填補著P藥留下的需求缺口。

「社交媒體上,找藥的迷霧沒有散去,焦慮的人們也沒有停止尋找。」

(責任編輯:李郦)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