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前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三個牧童旋風般地闖進了伯利恆鞋匠坎多(Kando, Khalil Iskander Shahin)的小店。孩子們說想賣幾卷羊皮給他。坎多像平常一樣,漫不經心地接過貨物,打開看成色。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他的人生在打開羊皮卷的那一刻,將會徹底改變。他從此不再是個默默無聞的鞋匠。
大家好,我是扶搖。歡迎和我一起探索未解之謎。我們今天就來講講這些羊皮卷背後的故事。
牧羊人的新發現
這幾張羊皮是孩子們在死海西海岸昆蘭高地的一個山洞裡找到的。那天他們為了找羊,無意中砸破了山洞裡的一個瓦罐,然後就看到裡面的這些羊皮卷。坎多不僅僅是個鞋匠,他同時也經營古董,一眼就看出羊皮卷有點來歷,因為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古老的文字。於是他很大方地給了孩子們28英鎊,買下了這些羊皮卷。孩子們高高興興離開了。可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賣掉的是價值連城的寶貝。
而關於這一點,坎多自己也不是很清楚。不然,他就不會把其中的4卷獻給了耶路撒冷一家敘利亞東正教教堂的大主教塞繆爾(Athanasius Yeshue Samuel)。可羊皮上寫的都是古希伯來文,也就是猶太人的古文字,這位大主教看不太懂,就出去四處請教,死海發現古希伯來文羊皮卷的說法也就悄悄流傳開來了。
不久,希伯來大學的猶太考古學家蘇肯尼克(Eliezer Sukenik)找到了坎多。那一天是1947年11月28日。第二天,蘇肯尼克帶著坎多手頭剩餘的3張羊皮卷回了耶路撒冷。也就在同一天,聯合國通過決議,允許猶太人成立自己的國家。大家紛紛上街慶祝。蘇肯尼克聽到這個消息也分外高興。復國之日終於要到來了。為了這一天,他們可是等了整整兩千年啊。
復國大禮
兩千年前,猶太民族把自己的先知耶穌送上了十字架,也從此受懲罰,開啟了流浪生涯。2000年來,就像是《聖經》上所說的,他們「被在天下萬國中拋來拋去,遭遇災禍」,不斷經受「刀劍、饑荒、瘟疫」(耶利米書24)。如果不是因為《聖經》裡那個他們還能復國的預言,他們大概撐不到現在。
而這些及時出現的羊皮卷,也更增加了他們復國的信心。為什麼呢?因為那三張羊皮卷中,其中一卷抄錄的就是《聖經》的先知書中最重量級的《以賽亞書》,記錄的是公元前7世紀猶太先知以賽亞的預言,其中有講到耶穌的誕生與受難。書中也預言了猶太人的復國。不過光有這卷經書還不算神奇,神奇的是,這些古卷都來自於2000年前,也就是猶太人開始流離失所的那個時間點。當年被封存的經書今日開啟,當年被趕走的人們今天回歸,是巧合,還是上天恰到好處的安排呢?
而另外那四卷經書,兜兜轉轉也在1954年找回來了,是蘇肯尼克的兒子,後來也成為著名考古學家的亞丁(Yigael Yadin)從美國買回來的。都說珍寶有靈性,自己知道找主人。塞繆爾帶著經捲去美國,到處展覽打算賣個好價錢,可就是找不到一個識貨的,無奈之下去《華爾街日報》打了個廣告。不知道是剛巧在美國還是一直在追蹤,亞丁很快找上門來了。一番談判之後,經書以25萬美金易手,這筆錢相當於現在的275萬美金,在當時可以說是天價,但以色列人很爽快地掏了錢。可見這些古卷在他們心中的份量。
死海古卷
這7卷經書,連同後來在昆蘭高地發現的其它羊皮卷,被考古界統稱為死海古卷。多年以來,人們在昆蘭高地陸續發現了12個藏經洞,發掘出了數以千計的羊皮紙殘片,拼湊出了大約800份經書。其中包含了除《以斯帖記》以外《聖經》舊約的全部經書,也有大量《聖經》中沒有,或被歸類為非正典的經書,再有就是一些記錄社區生活的文書。
鑑定結果表明,這些經書是在公元前250年到公元68年之間抄錄的。抄經人是當時生活在山洞附近的猶太愛色尼人(Essenes)的修士。公元68年,愛色尼人的住地被羅馬軍隊摧毀,他們匆忙離開家園,從此再沒回來過,只留下了這些瓦罐中的經書。沒有證據表明這些羊皮卷經過特殊的防腐處理。它們為什麼能在2000年的時光中完整保留下來,沒有風化,甚至連墨跡都沒有褪色?這至今都是個謎。有人說可能因為那一帶氣候乾燥吧,也有人說,這就是神跡。
以色列政府非常看重這些古卷,四處搜羅,在1967年的一場戰爭中,還把原本屬於約旦的昆蘭高地給搶了過來。從此他們也就名正言順地當上了死海古卷的監護人。而昆蘭高地,後來就成了以色列的國家公園。
末日之戰
現在絕大部分古卷都收藏在了耶路撒冷以色列博物館的聖書殿(Shrine of the Book),鎮館之寶就是最初找回來的那7卷經書。聖書殿的設計非常別具一格,靈感來自於最初找回的一卷經書,《戰卷》(Wall Scroll)。
《戰卷》描寫的是光明之子和黑暗之子之間的末日之戰。不過在《聖經》中是找不到這卷經書的。關於末日之戰,《聖經》中的不少預言都提到過,不過基本上都著墨不多。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我們之前的一期節目「末日預言兌現?」而在《戰卷》中,卻用了大量篇幅詳細描述了這場光明與黑暗之戰,足足有二十幾頁。
大戰中,光明之子由天使長米迦勒帶領,身披白色亞麻布袍子的祭司們在陣前輔佐,吹響號角指揮軍隊,跟彼列(Belial)帶領的黑暗之子基蒂姆(Kittim)軍隊抗衡。戰爭延續了40年左右,總共打了7場大仗。前六戰光明和黑暗各贏3場,可謂勢均力敵。第七場,神的大能之手擊倒了彼列和他的軍隊,光明一方贏得最終的勝利。最終,所有的黑暗都將被摧毀,光明之子將永遠和平地生活。因為經卷中幾次都提到了彌賽亞,這場戰爭也被稱為是彌賽亞之戰。
那麼聖書殿的設計是怎麼呼應這場大戰的呢?整棟建築呈現圓筒狀,一半埋在地下,象徵裝著經卷的那些瓦罐,地面上的圓弧形穹頂就是瓦罐的蓋子。穹頂被刷成了純白色,象徵著光明之子。穹頂的對面有一堵用黑色玄武岩砌成的牆,象徵著黑暗之子。聖書殿後來成了以色列的地標性建築,2013年的時候,以色列還專門發行了一枚金幣來紀念聖書殿的落成。
以諾書
不過死海古卷的價值可並不僅僅只是以色列的國寶。這些經卷對於考古界和神學界來說也是意義非凡的。其中很大一個原因,就是人們可以比照古捲來糾正現代《聖經》中一些錯漏的地方。因為《聖經》從幾千年前流傳到現在,從最初的古希伯來文,到後來的亞拉姆語、希臘語、拉丁文、英語以及各種其它語言,翻譯和抄寫的過程中,不知道有多少文字被有意無意地更改了。
以至於,現在的《聖經》中有不少前後矛盾或不一致的地方。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比如說,《創世紀》的第一章,創世神被稱呼為「伊羅興」(Elohim)。第二章就是大家都熟悉的耶和華了。大家推測這兩章可能是從不同的版本中抄過來的。但真實情況如何,沒人知道。
無神論者就經常會藉此攻擊,認為《聖經》中所說的那些故事不真實,所以《聖經》本身也不可信。大家也不知道是哪裡抄錯了,所以也不敢隨意更改。死海古卷的出現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資源來正本溯源,匡正經文。因為2000年前用古希伯來文抄寫的經文非常接近於原始的版本。這樣的機會可以說是絕無僅有。所以有人就說,死海古卷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
不僅如此,古卷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現在被稱為「次經」或「偽經」的非正典經書,也就是教會不推薦的經書。特別是「偽經」,被認為是內容真假難辨,或者怪誕離奇,或者不符合教義,所以被摒除在外。不過它們在死海古卷中的大量出現卻引發了人們更深層的思考。如果當年這些經書不在正典之中,修士們還會去大量抄錄嗎?如果在正典中的話,那書的內容應該是合適的,可後來為什麼會被剔出去呢?難道教會也得與時俱進,更改教義?都說神說出的話亘古不變,那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可以按需求隨時更改教義嗎?
說到這兒,也來給大家介紹一本死海古卷中殘存的「偽經」——《以諾書》。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本書值得不值得推薦。事實上《以諾書》在公元4世紀之前還是很受教會重視的,位列正典之列,新約的不少經書中都引用過《以諾書》中的內容。只是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這本書就被教會拉黑了。
以諾是猶太人的先知,亞當的第七代孫,生活在大洪水之前。大洪水中建方舟的那個諾亞是他的曾孫。以諾很長壽,活了三百六十五年才被上帝帶走。《以諾書》記載了大洪水之前以諾與上帝同行三百年期間看見的異象。
那上一次大洪水是怎麼來的呢?書中說,天上一批守望的天使背叛墮落,下到人間把知識和技能傳授給人類,與此同時,他們也和人間女子結合,生下了巨人。巨人們胃口很大,很快吃光了人類的食物,之後就開始毀壞大地資源,四處殺戮,自然界的動物植物都遭了殃。耶和華不得不降下洪水,摧毀了這一切。墮落天使被禁錮在了黑暗的地方,等候末日審判的到來。
以諾去向耶和華求情,但沒有被允諾。不過他被允許做神和墮落天使之間的中間人,得以在天地間旅行。他和天使一起飛翔,看山川,看河流,看到天堂和大地的盡頭有7顆星星被綁在一起,好像熊熊燃燒的大山。天使說,這裡是星星的監獄。
他又看到了七座山。三座山朝向東方,三座朝西。第七座山在它們中間。附近有深谷,長滿了芬芳樹,中間有一棵不斷散發著香氣,香氣讓人心曠神怡。天使說,當最後的審判永遠結束時,樹的果實會被授予正直和謙卑的人。
不過書中最為著名的,還是對末世的描述。書中詳細地描述了末日的審判,罪人在陰間永受刑罰,而義人則復活並得到永生。在末日,彌賽亞將再次降臨,並且他的王國和新耶路撒冷城將被建立。
由以諾開始,「將來」要分成十個日子不一樣的星期。第二個星期是諾亞的時代,接著是亞伯拉罕、摩西等等。公義將要掌權。新天新地將在第十個星期出現。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講到這裡了。大家又如何看待《以諾書》呢?
未解之謎,我是扶搖。我們下回見。
歡迎訂閱Youmaker頻道:https://www.youmaker.com/c/UnsolvedMystery
訂閱頻道Ganjingworld頻道:https://www.ganjingworld.com/zh-TW/channel/ua2MIMdFBSjyPJItn7rgaTw
訂閱未解之謎Telegram群組:https://t.me/wjzmchannel
《未解之謎》節目組製作
(責任編輯: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