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12月28日訊】中國的疫情引起世界擔憂,尤其是鄰國。印度已經啟動了高水平的預防措施。週三(12月28日)印度一對母女從中國返回,在機場檢測時COVID呈陽性。專家表示,中國正面臨著COVID-19混合變種的襲擊。
印度一名高級衛生官員28日表示,一名婦女和她6歲的女兒從中國經科倫坡返回,在泰米爾納德邦的馬杜賴機場檢測出COVID-19呈陽性。目前她們兩人已被隔離,COVID樣本已被送到實驗室進行進一步測試。
據亞洲國際新聞(ANI)報導,印度政府已宣布,將從12月31日起在首都的英迪拉甘地國際機場部署學校教師執行COVID任務。根據公告,教師將於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15日被部署,以確保機場的COVID工作順利進行。
同時,為防印度的COVID病例激增,12月27日,印度所有衛生機構舉行了模擬演習,以確保在氧氣支持和ICU病床方面,以及其它方面的準備已就緒。
印度COVID工作組負責人阿羅拉(NK Arora)博士在27日接受新德里電視台(NDTV)的獨家採訪時說,由於幾個因素,印度在抗擊大流行病方面比中國好得多,其中之一是「混合免疫」,即疫苗接種和自然免疫相結合。
中共先是妄圖把病毒隔離在外,無效後又推行所謂的「應陽盡陽」的政策,企圖快速達到群體免疫。網友批這就是「躺平,應死盡死,完全不顧人民的生命安危」。
「群體免疫是一個複雜的問題。讓我們不要去討論這個問題。我們在印度擁有的是強大的混合免疫力······印度出現了一波又一波的感染,許多人都接觸到了自然感染。」阿羅拉博士說。
他說,在印度,至少有96%的12歲以下兒童接觸過COVID,這使他們獲得了自然免疫。同時,印度高度重視病毒的基因組監測。而在中國,關於他們的疫苗接種狀況、病例的嚴重程度,以及在那裡傳播的變種的種類都存在著巨大的不透明性。
關於對BF.7變種的擔憂,阿羅拉博士說,中國現在的情況是混合變種攻擊,BF.7只占病例的15%。他補充說,中國的人民得到的中國疫苗「可能是無效的」。
印度上週在CoWIN平台上推出了鼻腔疫苗,即iNCOVACC。新德里的醫學組織Organized Medicine Academic Guild(OMAG)負責人吉拉達(Ishwar Gilada)博士在給莫迪總理的一封信中說,希望為中國提供無條件支持,「因為我們的疫苗比其它疫苗有效得多」。
「我們最近批准的鼻腔COVID疫苗不需要訓練有素的醫護人員來管理。為了更好地覆蓋農村人口,初級保健中心和/或村委會必須參與進來提供疫苗。」吉拉達說。
「它(鼻腔疫苗)被推薦作為第一個加強劑。例如,如果一個人已經接受了預防劑量,則不建議該人使用。」阿羅拉博士說。
阿羅拉解釋說,假設一個人想再打第四針疫苗。有一個概念被稱為「抗原沉降」。如果一個人反覆接受某種特定類型的抗原免疫,身體就會停止反應,或者反應很差。這就是為什麼最初接種mRNA疫苗要間隔6個月才接種。後來,人們將間隔縮短至3個月。但在這種情況下,「它並沒有太大的幫助。因此,目前打第四劑疫苗是沒有價值的」。
(記者李昭希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