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中共出台數據二十條 專家詳細解讀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12月22日訊】中共最新推出「數據二十條」,黨媒稱這是國內首份專門針對數據要素的基礎性文件,非常重磅。但評論指出,「二十條」迴避了中國數字經濟中的核心問題,顯示出黨掌管一切的企圖。

中共國務院12月19日對外公布了「數據二十條」,要求建立數據基礎制度體系,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數據二十條」的主要內容,是提出要建立四個制度,包括:數據產權制度;流通和交易制度;收益分配制度,以及治理制度。

什麼是「數據產權」?二十條中說得非常抽象。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分析,在數據處理的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數據產權。

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比如說很簡單。我去那個大型超市購物, 我每次購物的一些具體清單,這些數據是屬於我個人隱私。 你這個商場就不能把我這個數據賣掉。 但是,像我這樣的消費者他有成千上萬,他把我這些消費者這些數據進行綜合分析,然後他提供一些產品,比如說某產品的銷售量,銷售趨勢,做一些數字產品向外進行商業推廣。那麼這個數據的產權就歸這個大型超市。」

由於中國人口眾多,各領域產生的數據都是海量規模。在目前的數字經濟時代,對於市場分析,產品開發,科研醫療來說,這些數據都是戰略資源。黨媒預計,到2025年全球近三成數據將產自中國。

王赫指出,當局顯然意識到了數據巨大的經濟利益,但是中共的「數據二十條」迴避了核心問題。

王赫:「第一個就是數據使用,特別是公共數據的使用,那個政府濫權,這個他閉口不提。因為沒有一個法治狀態,政府任性而為。對政府本身權責利的規範,特別是跟政府發生了糾紛之後,這個怎麼辦?這是中國數據經濟發展的一個核心問題,但這個問題根本無解。而恰恰中國的政府是整個中國數字經濟的一個最大的麻煩。」

幾個比較典型的例子是,去年6月滴滴出行赴美上市後,隨即被中共當局以涉及敏感數據為由制裁,被迫下市。今年中共網信辦又要求境內互聯網科技公司上交算法資料,被形容為逼企業上交家底。另外,疫情期間地方當局精準地把維權民眾的「健康碼」變紅,或者「彈窗」不讓民眾進北京等等。

而「數據二十條」主要推進的四項措施,第一就是加強中共對構建數據基礎制度工作的全面領導,其次才是做大做強數據要素型企業;鼓勵試點;以及完善政策和標準。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他肯定會跟健康碼和其它的一些社會信用等級分數聯繫起來,作為一個全面控制人民的一個工具。所以對於老百姓來說,可能他的數據,他的資料被無窮的利用,然後無窮販賣。 他被無情的侵權,他們自己可能還不知道。」

旅美政經分析人士秦鵬指出,整個「二十條」沒有提及哪些數據才能共享、哪些數據才是企業的自有產權,通篇只流露出黨要管一切的意味,這讓人懷疑,中共是要把私有企業的數據公有化,從而實現一控、二抗、三爭利的目的。

旅美政經分析人士秦鵬:「一控,它就是指黨要控制一切數據,最終的目標它就是要用電子化的方式控制到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那麼二抗,中共頒布的《國安法》它要求所有的高科技企業都要去獲取國外的個人企業和國家的數據,實際上就是讓這些企業去充當中共的間諜。」

而「三爭利」,秦鵬表示,私企的數據都是花費金錢和智慧獲得的寶貴財產。一旦中共當局拿到私企的數據,一定會低價或無成本轉移到國營企業手中,想方設法轉化成金錢,這是典型的與民爭利。

編輯/尚燕 採訪/易如 後製/Tony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