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12月21日訊】2022年即將過去。回望充滿挑戰與動盪的這一年,中國大陸因嚴厲的清零防疫付出了極高的經濟代價:國家經濟大滑坡,零售業元氣大傷出現倒閉潮,失業率不斷飆高,而處於社會底層的農民工收入銳減九成。
據美國之音報導,世界銀行、國際貨幣組織等機構普遍預估,中國2022年全年的GDP增長大約在2.8%~3.2%左右,遠低於北京當局所預設的5.5%的成長目標。
報導表示,雖然北京當局已於12月初放棄了清零政策,逐步解除了對社會的封鎖管控,但清零防疫三年,已經讓中國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國民經濟發生大滑坡,而「手停、口就停」的農民工對此感受最深。
湖北省的一位民眾告訴美國之音,他村裡的農民工這一年收入銳減,甚至收入歸零者大有人在。他表示,他所在的村莊,60年代這一批人大多數是在沿海地區做小工,一年前他們的年收入一般是十幾萬元、二十幾萬元(人民幣 下同),但是今年就只有約兩三萬元,而且很多人還會失去收入。
這位來自湖北的農民工坦言,由於收入銳減,他已將支出由先前的每月超過5000元人民幣降至3000元人民幣以下,而他認識的居住在城裡的很多朋友有房貸、車貸要固定還款,都不知道他們是如何撐過來的。
不僅個人收入銳減,嚴厲的清零封控使得中國以小餐廳為代表的零售業,也因人潮頓減而被迫歇業,引發最新一波的倒閉潮。
「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中國已有49.6萬家與餐飲相關的企業註銷登記,這還不包括190萬家關閉的零售業。
比較典型的例子是:知名超商家樂福在今年前三季關閉了超過50家分店,而中國的家電零售巨頭蘇寧易購和國美電器已先後申請破產清算。
香港智易東方證卷有限公司行政總裁藺常念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今年以來,中國的清零政策,讓零售銷售至少損失了30~50%。加上製造業的供應鏈出現斷鏈,使得中國的產能受到重創,並進一步對中國的GDP增長造成影響。藺常念認為,支柱產業的蕭條至少讓中國損失了3個百分點的GDP。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邱達生則分析說,中國在200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後,曾經拿出高達4萬億人民幣救經濟,但大水漫灌的結果導致地方政府和部分民企過度借貸,財務惡化。在這樣的前提下,中共政府為了讓經濟「活血化瘀」,今年以來不得不緊縮對部分行業的監管。然而,緊縮銀根卻又導致中國房地產市場泡沫破滅,無法繼續「以債養債」的房企紛紛陷入債務違約的破產危機之中,同時有大批興建中的工程無法如期完工而成為爛尾樓。
報導表示,雖然北京當局陸續出台一些資金紓困方案,試圖挽救已深陷債務危機的中國房地產,但整個房地產市場已經積重難返。
(责任编辑:何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