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茲別克斯坦傳承「絲綢之路」傳統絹紙製作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10月09日訊】在中亞腹地、烏茲別克共和國城市撒馬爾罕,當地工匠至今仍保留著由絲綢之路商隊於1400多年前傳入的一種絹紙的傳統製作方法,頗有讓人穿越歷史的感覺。在距離烏茲別克城市撒馬爾罕市中心約9公里的旅遊勝地科尼吉爾,遊客可以看到幾個世紀前的造紙技術。

參觀者們可以親眼目睹造紙過程中所有的艱辛手工工藝流程。

造紙廠員工庫齊耶娃介紹,製作200張紙大約需要10天時間。他們選用只有1年樹齡的桑樹枝,浸泡2-3天後,用刀剝去樹皮。因爲桑樹本身就是一種蠶絲樹,具備膠水和澱粉,因而造出的這種被稱爲「絲綢紙」結實耐用,書寫的手稿歷時2000多年,仍然完好。

直到18世紀,撒馬爾罕一直是中亞絲綢紙生產的中心。200年後,絲綢紙又因其耐用性再度受到青睞,並用來修復古代書稿。

造紙廠代表穆赫塔羅夫介紹「絲綢紙」的得名有很多原因:它是桑樹製成的,是經絲綢之路傳入的,而且紙張光滑,像絲綢一樣。這種紙也被稱爲蘇丹紙,皇家紙,因爲很貴。

造紙流程沒有使用自動化技術和漂白劑等化學品,自然的淡黃色調給人一種古色古香的感覺。

中華傳統文明自古以來福澤全球各個民族,由絲綢之路傳出的絲綢紙如今又大量流回了中國及其它各地,用於藝術品製作、婚慶請柬、乃至服裝麵料,讓傳統傳承。而令人唏噓的是,中共當局當今的「一帶一路」,卻讓眾多參與國紛紛落入債務陷阱。

新唐人電視台記者徐哲、尚敬綜合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