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英論壇】四川電力哪去了 數據背後的祕密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9月11日訊】四川省今年夏天以來遭遇了極端乾旱,許多地區創下了高溫記錄,根據當地媒體的報導,直到9月1日,廣安大部地方的日最高氣溫仍然在刷新紀錄,創下歷史新高,其中華鎣達到43.6℃,武勝達42.8℃。大旱之後四川又遭逢強震,9月5日,四川甘孜州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截至9月7日,根據官方消息,地震已造成74人遇難。

此時,正逢中共二十大前夕保穩定的政治癲狂期,防疫和封鎖成為中共各級地方政府維穩的最佳藉口和最有效手段,在這次四川地震中已經傳出一些居民踹開被封鎖大門逃生的視頻,至於有多少人可能因為被封鎖在家中不能逃生而受傷乃至死亡,由於中共一貫的封鎖消息和打壓報導真相的記者,外界不得而知。在中共統治下,人禍往往更甚於天災。

今年四川的乾旱和缺水,導致這個中國第一水電大省的電力供應出現問題,根據中國媒體的報導,在四川15個嚴重受災的地市,遭遇了罕見的「三最」局面衝擊:歷史同期最高極端高溫、最少降水量和最高電力負荷,從而不得不大範圍限電。不過根據中國問題專家的分析,雖然乾旱導致四川的水力發電受到影響,但是今年四川的缺電,卻和四川突然飆升的用電量有關,這些超出的用電量,除了一部分是高溫導致的居民空調用電上升之外,還有一部分應該來四川的軍工生產。

四川缺電 因何犧牲服務業救濟大工業

根據中國媒體的報導,四川省今年夏天最大電力負荷出現在8月份,達到6500萬千瓦,7月份接近6000萬千瓦,2021年最高峰值是5200萬千瓦。 報導說,7月份,四川居民在極端天氣下日均用電量大幅增長,達3.44億度,同比增長93.3%;四川大工業日均用電量達4.31億度,同比增長13.11%,高於上半年大工業平均增速4.84個百分點;7月份,四川售電290.87億度,同比增長19.79%。

根據以上資料,可以得知,今年7月份,四川總耗電為290.87億度,居民耗電106.6億度(3.44億度乘以31天),大工業耗電133.61億度(4.31億度乘以31天),剩下則主要是商業用電大約是50.62億度(四川的農業用電占比非常少,在這裡暫時忽略不計)。

再根據同比增長的資料,推算出2021年7月份,四川總耗電為242.8億度,居民耗電為55.25億度,工業耗電118億度,商業耗電為68.75億度。

根據去年7月份和今年7月份耗電的資料對比,四川居民生活耗電同比增加了93.3%,大工業用電同比增長了13.11%,而商業用電同比則下降了26.3%。

從以上資料可以看出,在今年四川最缺電的時候,居民由於高溫避暑需要開空調而增加了近一倍的用電量,四川省的大工業依然開足馬力生產,用電量增長13.11%,而商業企業的用電量下降了超過1/4,成為四川缺電危機的犧牲品。

根據四川省統計局公布的資料,2022年上半年四川地區生產總值(GDP)為26176.47億元,同比實際增長2.8%。分產業來看,第一產業(農林牧漁業)GDP為1999.42億元,增長5.4%,占GDP比重僅7.6%;第二產業(工業與製造業等)GDP為9970.99億元,增長2.6%,占比38.1%;第三產業(服務業)GDP為14206.06億元,增長2.5%,占比54.3%。

很顯然,第三產業已經成為四川的主導產業,在2022年前6個月的GDP占四川總GDP的半壁江山,但是在進入7月份後的高溫缺電的困境後,第三產業成為首先犧牲的對象,根據前面計算的數據,第三產業7月份的耗電量比去年正常氣候條件下同比下降了26.3%,也就說是四川省犧牲了對GPG貢獻最大的骨幹行業,去保障工業和居民生活用電,這裡面的原因肯定不是因為工業對GDP比服務業更為重要。

那麼,是不是因為工業吸納的就業比服務業多,保護工業是為了保護當地的就業?我們再看一組2020年四川就業和產業關係的數據:2020年,四川全省年末城鄉就業人員4745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2489萬人,鄉村就業人員2256萬人。按產業劃分,第一產業1542萬人,第二產業1098萬人,第三產業2105萬人。也就是說,第三產業(服務業)對四川就業的貢獻占比44%,是三個產業中最高的。

由此可見,如果單純從經濟貢獻和就業的情況來考慮,第三產業對四川都是最重要的,在電力資源需要調配的情況下,應該首先照顧第三產業,而降低第二產業的用電量。但是四川的做法卻恰恰相反,這其中的原因耐人尋味。

旅居德國的國土資源專家王維洛博士近日在新唐人《菁英論壇》中指出,中國這幾年的電力消耗一直在很快的增長,超過了GDP的增長,但是這個電它到底用到哪裡去了?從裝機容量上來看,四川並不缺電,四川缺電的關鍵問題是它的電用到哪裡去了。王維洛博士說,中共現在要打台灣,它從俄烏戰爭中學到的就是,我們需要導彈,我們需要炮彈,我們需要很多很多的炮彈,而四川最厲害的是軍工企業,在建設大三線小三線的時候,中國把所有的軍工都移到了山區,四川的軍工企業最多。

大紀元資深編輯與主筆石山先生在《菁英論壇》中證實,王維洛先生提到這一點很重要,因為我確實有朋友跟我們講,說中國大陸裡面的這個軍工企業最近兩年是開足馬力,全力在生產。石山先生說,如果和平時期,當然不會有這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說這個俄烏戰爭裡面最重要的是什麼,最重要的是,打一個月就把和平時期儲存的這個彈藥基本上打完了,所以你要把這個戰爭持續打下去,恐怕要儲存很多很多的武器和它的彈藥,所以這個確實可以解釋一下四川的這個電力黑洞到底是一個什麼東西。

與老天猜謎 中共體制無法有效運作水電站

四川的電力結構以水電為主,2021年底水電裝機達8887萬千瓦、火電裝機1825萬千瓦、新能源裝機723萬千瓦。發電量方面,2021年四川省全年總發電量約4329億度,近80%來自於水電。按照水電的裝機容量來看,四川無疑是電力大省,它是不缺電的,但是今年進入汛期後,四川省來水偏枯異常嚴重,7月份,大渡河、岷江等省內主要河流來水相比多年歷史均值普遍下降40%以上,8月上旬更是減少60%以上。乾旱缺水導致四川的水電發電量大幅下降,估計水電有效發電容量降至4000~4400萬千瓦,直接腰斬。

四川今年的乾旱缺水是導致水電發電效率降低的一個自然因素,但是除此之外,中共以計劃經濟的思維運營水電站是導致水電站水量不足的人為因素。

王維洛博士對《菁英論壇》表示,在四川今年的這個缺水當中,一個最主要的問題是中國的水庫是完全由中央控制,而中央的政策與老天的選擇不一定能吻合。王維洛博士說,中國的水庫擔負著兩個任務,一個是防洪,一個是發電,這是兩個完全矛盾的目的,你要發電的話,就希望水庫裡的水是滿的,水位越高越好,發電越多;如果你要是防洪的話,你要把水庫給清空了,把水庫的水放到最低,空出來這個防洪庫容,用來儲蓄可能將來出現的這個洪水。但是,這樣就出現了一個問題,任何時候,你是把水庫的水是往高了放,還是往低了放?因為老天也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它下雨來洪水,還有一個是它可以不下雨,不來洪水,而今年老天就是來了一個不下雨、不來洪水。

王維洛博士說,去年河南鄭州因為洩洪導致大量人員傷亡後,在調查報告裡專門幾次都強調了習近平的一句話,叫做「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意思就是說,水庫在汛期到來的時候呢,你必須把這個水位給降下來,降到汛限水位,對於三峽工程來說,它的死水位元就是一百四十五米的這個水位,你就給我降到這個水位,其他的水庫也都是按照這個原理來進行運行。王維洛博士表示,根據習近平的指示,在今年6月上旬、6月中旬,三峽水庫以及四川金沙江上的這些水庫,都把水位放到了最低的水位線上,等待著這個洪水的到來,迎接洪水的挑戰,但是水不來你怎麼辦?今年氣象部門預報的是長江流域有偏大的洪水,黃河、海河、遼河有特大洪水,但是實際上沒有,就是說這種氣象上的偏離其實是經常發生的。

根據中國氣象專家總結的規律,長江流域的汛期被總結為七下八上,意思就是汛期集中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但是,氣象資料顯示,2021年長江的第一號洪水是在9月6號出現,只發生了這麼一次洪水,並沒有遵循七下八上的規律;同樣,2020年的長江總共來了五洪水,最後一次洪峰也是水位最高的一次洪峰,是在8月下旬到來,也偏離了七下八上的規律。

王維洛博士表示,我們人類所認識的,是通過我們所得到的資料進行了統計,得出了這個時候會來洪水,這個時候洪水會這麼大,但是自然界它並不一定是按照你的這個計畫,你的社會主義的這個計畫它來運行的。

水電實非綠能 大型水電站破壞環境

目前全球都在講綠色能源和減碳,中國興建了很多大型水電站,主要集中在四川和雲南,這些水電站也被中共作為發展綠色能源的一個成績,那麼水電站真的環保嗎?

在1996年的世界可持續發展高峰會議,曾經正式做出過把大型水電站排除出可再生能源行業的決定。但是到了2004年,聯合國水電與可持續發展國際會議在北京召開,會後發表了《水電與可持續發展北京宣言》,在這個宣言裡面,把各種大型、中型、小型的水電站全部都當做可再生的綠色能源。所以,中共在發展水電的時候,經常以水電的裝機容量來計算減碳成績,比如三峽工程每年將近發1000億度電,中共就宣傳說,三峽工程相當於每年節省5000萬噸煤(按一度電需要500克煤計算)。

王維洛博士在《菁英論壇》中表示,水電站的環保不環保,一直是一個爭論而且爭論的很激烈的一個問題。美國的科學家、加拿大的科學家在對拉丁美洲的一些水庫進行研究的時候,發現這個大型的水庫,特別是這些蓄水很深的水庫,它會排放出甲烷,而甲烷是一種溫室氣體,它的碳含量比二氧化碳要多得多。台灣中山大學的陳振東教授,就是亞洲研究水庫甲烷排放的一個專家,他就在2006年的時候發表了一個報告,講他對東南亞這些水庫的甲烷排放情況進行的調查,他說一個三峽水庫的甲烷排放量就超過了東南亞所有大的水庫的甲烷排放量。所以,這個從這點意義上來說,大型水利設施並不是什麼綠色和環保的。

此外,水電站減慢了水流速度,犧牲了江河的自淨能力,使江河被污染,水質變差。王維洛先生說,洞庭湖和鄱陽湖對於長江有多少重要啊,大家都叫它是長江的腎,腎臟,那麼修建三峽工程其實也可以說,它是出賣器官的一種交換,你把腎給賣了,然後呢你說我透析,我用透析的辦法來處理污染,那透析辦法是什麼呢?就是在長江的邊上建很多很多的污水處理廠,叫污水處理廠過來處理污染。

美國天主教大學能源和環境專家聶森教授對《菁英論壇》表示,從能源環保的角度看,如果只看發電這一部分,水力發電確實是很環保的,算是綠色能源,與太陽能、風力、地熱、生物質能等綠色能源相比,水力發電的成本也比較低,確實可能是最好的綠能。聶森教授說,但是如果你看整個的過程,當你在建造這個水電站的時候,你切斷了河流,影響了、弱化了河流的功能,你還要增加一些防洪裝置,那麼這些可能永久性的破壞了生態環境;再加上如果排放了那個甲烷,甲烷是溫室氣體,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甲烷對地球暖化所起的作用大概占10%,如果再加上甲烷的話,前前後後來看,水電站也並不是那麼環保。

能源關乎國家安全 綠能無法取代傳統能源

目前,西方國家的左派政府正在大力推行以所謂新能源(綠色能源)取代傳統能源的能源發展模式。他們採取的方式就是用行政手段限制傳統能源的開採,以及用政府補貼的方式減少新能源的成本。比如美國的拜登政府上台後,對國內的石油開採進行限制,並關閉了一條正在興建的加拿大和美國的輸油管道。

2022年8月16日,拜登總統簽署了《減少通脹法案》,其中包含要拿出3700億美元投資綠色能源,讓美國的各個方面都轉向綠色能源,這是美國歷史上針對綠色能源最大的單筆投入。具體的做法包括對清潔能源企業給予減稅以及對民眾購買電動車進行補貼。

聶森教授在本期《菁英論壇》中指出,就能源多元化來說,我們有這個化石能源之外,再加上這些綠能當然是好事,但是你要說要取代傳統能源,我看兩輩子都不會發生,現在世界85%的能源靠化石。聶森教授表示,包括太陽能、風能、水力發電等綠色能源基本上是靠天吃飯,能源利用率低,而以化石燃料、包括核能在內的傳統能源不受天氣控制,能源利用率高,隨時可以發電,可以實現能源自主或者半自主。

針對一個國家的能源政策取向,聶森教授強調說,能源跟國防、軍隊、外交和國家安全一樣,它是屬於全國的、全老百姓的一個政務,而不能作為一個政黨的偏好,就像不能說上來一個政黨,這個基本的國防就要改變,或者外交要改成什麼樣子,能源也是一個國家安全相關的事情,是不能拿來做民主選舉的主要議題的。聶森教授說,因為民主選舉起來,你支持核能我就反對核能,你支持這個這個煤,我就反對煤,它根本是非理性的,如果這樣用來做民主選舉的話,一個人又不容易認錯,所以經常就是一條黑路走到底。

新唐人、大紀元推出的新檔電視節目《菁英論壇》,是立足於華人世界的高端電視論壇,該節目將彙集全球各界精英,聚焦熱點議題,剖析天下大勢,為觀眾提供有關社會時事和歷史真相的深度觀察。

本期《菁英論壇》聚焦四川乾旱和缺電的議題,剖析中共能源危機產生的機制,以及四川缺電背後可能隱藏的軍工生產的影子。全部內容,敬請線上收看。

《菁英論壇》製作組

如引用文中內容,請註明來源為新唐人《菁英論壇》節目。

(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