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餚本天成 妙手偶烹之

作者:若語、梓依明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9月06日訊】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由於各地氣候、地形、歷史、物產及風俗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菜系。至清朝初年,川菜、魯菜、淮揚菜和粵菜成為當時最受推崇的四大菜系。清朝乾隆年間,江南才子袁枚嚐遍大江南北佳餚美食後,晚年撰寫了對後世影響極為深遠的《隨園食單》一書,系統論述了中華傳統烹調技法,並選錄南北菜譜三百餘種。

袁枚極為注重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因此在《隨園食單》中撰寫了《戒單·戒穿鑿》一文以為警示,本文試將其譯成白話文,以饗讀者,倘有偏頗之處,請以原文為準。

戒單·戒穿鑿 》譯文

是凡食物均有各自天性,決不可牽強地改變其本色本味,而應順其自然,必定會做出具有獨特風味的佳餚。正像燕窩本身就是好食材,怎麼能把它搗碎後再捏成團?海參直接烹製就是美味,怎麼可以把它先熬煮成醬?西瓜切開後,放得時間稍長就不新鮮了,有人居然把它烘焙成糕點;蘋果熟過了,吃到嘴裡已然失去脆甜的口感,竟然有人還將其蒸製成果脯。其他像《尊生八箋》書中記載的秋藤餅,李漁所說的玉蘭糕,都是不顧食材天性,人工合成的食物。孟子反駁告子時講,杞柳枝條因具備柔軟的天性,才用它編織成杯盤,而並非只要通過人力,什麼都可以用於編織杯盤,因此罔顧物質的本性因素是大錯特錯的。又好像一個人的德行操守,只要遵從聖賢的標準,他就是聖人了,難道非得標新立異,行為刻意隱秘古怪才可成聖人嗎?

結語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人應將至善之本性發揚光大,飲食亦然。因此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敬畏自然、返本歸真之理深入人心,上至治國理政,興國安邦,下至起居坐臥,日常飲食,點點滴滴都蘊含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

附:《戒單·戒穿鑿》原文

物有本性,不可穿鑿爲之,自成小巧。卽如燕窩佳矣,何必捶以爲團?海參可矣,何必熬之爲醬?西瓜被切,畧遲不鮮,竟有製以爲糕者。萍果太熟,上口不脆,竟有烝之以爲脯者。他如《尊生八箋》之秋藤餅,李笠翁之玉蘭糕,都是矯揉造作。「以杞柳爲杯棬」,全失大方。譬如庸德庸行,做到家便是聖人,何必索隱行怪乎?

(責任編輯:葉誠允)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