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商天下】降息後再推穩增長19條 中共加碼救經濟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8月27日訊】在幾天前中共央行意外降息後不久,8月24日,李克強主持的中共國務院常務會議,又推出了穩增長19條,這是繼5月份北京出台穩增長33條之後,做出的第二次全面穩增長的努力。當然,這也表明,中共之前出台的各項穩經濟的舉措都收效甚微,阻擋不住中國經濟在全面衰退的路上繼續下滑。

而在稍早時,也是在8月24日,中國的A股市場是「血流成河」,將近4,500隻個股下跌,外資繼續出逃。外媒的報導是,北京承諾的多項支持行動沒有帶來實效,投資者對中國金融市場的信心,已經所剩無幾,市場反彈不持久。

那麼,北京當局出台的新的一攬子措施,能否奏效呢?中國經濟還有救嗎?我們今天就來談談這些內容。

國常會再出台刺激政策 經濟學家為何悲觀?

中共統計局在8月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投資、消費、工業數據,都不及市場預期。中國經濟的整體疲弱,呈現出了繼續收縮的態勢,而備受關注的房地產行業更是如此。1~7月,全國商品房的銷售面積,同比下降23.1%,銷售額同比下降28.8%;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了6.4%,降幅比前6個月擴大1個百分點。

投資方面,只有基建投資「一枝獨秀」,1~7月的基建投資額,同比增長7.4%,比1~6月加快了0.3個百分點。從最近幾個月中共政府釋放的信號可以看出,依靠基建穩增長的用意非常明顯。但是顯然,基建投資不足以逆轉經濟下滑的趨勢。

事實上,在7月28日召開的中共政治局會議上,中共高層已經放棄了今年5.5%的經濟增長目標,因為上半年的經濟增長只有2.5%,這意味著下半年的經濟增速,必須要達到8.1%,才能達成這一目標,但這明顯是「不可能的任務」。於是,可以看到,中共當局在7月的數據顯示出經濟疲弱程度超出預期之後,又加大了經濟刺激的力度。

15日,就是統計數據公布的當天,先是中共央行,意外下調了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7天期逆回購利率,中標利率均下降10個基點,這是兩個利率在時隔7個月之後的再次下調。

隨後,中共央行又在8月19日時,分別下調了1年期和5年期以上的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前者下調了5個基點,後者下調了15個基點,分別降到了3.65%和4.30%。這也是自去年12月以來,中共央行第三次調降這兩個利率。

一年期LPR,是企業和家庭短期貸款的基準利率;而5年期以上LPR,是長期抵押貸款的基準利率。所以,中共下調LPR,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降低企業和家庭的融資成本,尤其是降低房地產貸款利率,以刺激房地產銷售。

但問題是,在目前情況下,房地產需求疲弱,主要是由於房企違約和爛尾樓等問題沒有解決,再加上經濟疲弱、收入不穩,人們沒有信心買房。因此,單單靠降低房地產貸款利率,並不能消除人們的疑慮,自然也就起不到救市的作用。

而且,據中原地產分析師估算,LPR下降15個基點,也只是讓30年期的100萬元房貸,最高節省下大約人民幣3萬元的利息,這顯然是「杯水車薪」,難怪有網民嘲諷說:「我缺的是100萬,而不是3萬。」另外,不少環京樓盤的業主還表示,如果政策放鬆,房價有上漲,哪怕是虧點兒錢,他們都要把房子賣掉。

中共幾個操作後,緊接著,就是在8月24日,又推出了穩增長的19條措施。可以看到,在這些措施中,財政和基建,依舊是刺激經濟的主要抓手。房地產方面,則強調允許地方「一城一策」運用信貸等政策,合理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其它措施還包括,支持中央發電企業等發行2,000億元債券,再發放100億元農資補貼,顯然,這是為了應對高溫乾旱天氣引發的電力短缺和糧食欠收。另外,措施中還包括,國務院還會派出穩住經濟大盤督導和服務工作組,到一些經濟大省聯合辦公,看來,這是中央擔心地方政府都「躺平」了,没人抓緊落實政策了。

但是,儘管出台了一大堆新的刺激政策,可經濟學家卻還是比較悲觀。比如,高盛集團的經濟學家就對彭博社表示,這些措施,不足以改變他們目前對中國經濟增長做出的3%的預測。

經濟學家們普遍認為,由於中國的房地產行業非常疲弱,而且中共仍堅持「動態清零」的防疫政策。所以,中國的經濟增長「將保持低迷」,除非採取重大的政策寬鬆措施。但是,到目前為止,中共當局傳遞出的訊息都是:不要指望大規模的額外刺激措施。

資本外流與貨幣貶值持續 中共政府已無能為力

另外,對於中共近期出台的一系列穩經濟措施,金融市場的反應也很冷淡。

8月24日,A股高開後一路震盪下挫,三大股指數集體收跌;其中,創業板指數跌幅超過百點,創下三個月以來最大的單日跌幅。除了農業股上升外,其餘板塊幾乎全線下挫,而且,汽車產業鏈、半導體產業鏈,消費電子板塊領跌。同時,外資也延續了近期的賣出勢頭,北向資金當日淨賣出66.15億,淨流出50.27億。

分析認為,A股在24日的表現,很可能是受到了人民幣匯率的影響。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的中間值,一直守在6.8,這是一個重要心理關卡。但是在中共降息後,人民幣匯率加速貶值,在8月23日,美元兌人民幣還一度升到了6.8847,創下了兩年來的新低。而從年初到現在,人民幣相對美元,已經嚴重貶值超過8%。

事實上,由於資本外流,人民幣一直在承受著貶值壓力。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自今年2月以來,中國債市已經連續6個月出現外資淨流出,境外投資者累計減持人民幣債券820億美元。

導致資本外流的因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美聯儲持續加息,二是中國經濟疲弱,三是地緣政治風險,包括擔憂中共的對俄立場會被美國制裁,以及台海衝突升級帶來的戰爭風險等,而且這些因素在短期內都不會消失。

雖然說,一定程度的匯率貶值可以刺激出口,但這是一把「雙刃劍」,匯率貶值,將會對進口企業的生存造成壓力,並且會導致物價上升,對民眾生活造成負面影響。所以,中共一直試圖穩定匯率。

那麼,它是怎麼做的呢?

除了限制企業和個人換匯,以及下調外匯存款準備金之外,中共還通過減持美債來維持匯率的穩定。

根據美國財政部8月16日發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中國已經連續7個月減持美債。截至今年6月,中國已經累計減持了1,009億美元,總持倉規模下降到9,678億美元,持有量創下12年新低。

有些人說,中國減持美債,是因為持有美債的風險升高。但事實上,在中國減持美債的同時,其它國家卻在增持美債。比如在6月份,中國減持了130億美元的美債,但其它國家合計增持了222億美元的美債。

所以,中國減持美債的最主要原因,是通過賣出美元資產、買入人民幣,來維持匯率的穩定。但這樣的做法,一方面會導致外匯儲備的減少,另一方面,會進一步收緊人民幣的流動性,從而抵銷降息和其它貨幣寬鬆政策所起的作用。所以,中國如果要通過消耗外匯儲備來穩定人民幣匯率,肯定是不能持久的,但是,導致資本流出的因素,卻不會在短期內消失,所以也是得不償失。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共最終選擇了降息,說明當局已經決定忍受人民幣的進一步貶值,並希望通過人民幣適度貶值來增加出口競爭力。畢竟,中國只剩下出口的成績還比較拿得出手。

果然,在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下行之際,中共官媒《證券時報》就在24日發頭版評論稱,在全球經濟景氣度下滑的背景下,人民幣適度貶值,有利於維持出口競爭力,對於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有積極意義。

所以,就像我們看到的,自從中共央行降息後,人民幣兌美元已經下跌超過1.6%。但是,就算中共不得不接受,但人民幣還是跌得太快了,這就讓中共當局非常不安。據路透社報導,中共國家外匯管理局,在24日致電多家銀行,警告它們不要大幅拋售人民幣。中共官媒也在宣傳說,中國強勁的出口,應該抵消美元走強和美聯儲加息的影響。

在25日,中共當局又採取措施支持人民幣,將貨幣參考匯率設定在了高於預期的水平。儘管如此,彭博社的分析認為,歷史表明,人民幣定盤價走強,往往只會產生短期影響。許多市場參與者預計,人民幣會進一步走弱,因為人民幣反彈,需要中國宏觀經濟實質性的改善。只要中國堅持「動態清零」,並且房地產行業仍然處於困境,美元兌人民幣,很可能突破7的水平。

分析還認為,如果人民幣進一步下跌的話,中共央行很可能會像4月份那樣,進一步下調金融機構的外匯存款準備金率。

但是,不管中共現在怎麼做,可能都無法扭轉人民幣匯率下滑的趨勢了。

彭博社在22日報導說,投資者對中國金融市場的信心已經所剩無幾,市場反彈不持久,北京承諾的多項支持行動沒有帶來實效。對於基金經理而言,這就意味著,將會面臨更多股票損失、債券資金外流、信用違約和貨幣貶值的前景。

報導還稱,自3月16日以來,中共官方至少25次做出支持經濟、市場或企業的承諾,但是,只有4項措施,讓股市上漲了2%以上的幅度。市場的平淡反應,說明在提振投資者的信心方面,習政府可以說是越來越無能為力了。

大家知道,市場和消費者的信心,對於維持金融和經濟穩定至關重要,中共當局理應把恢復信心視為當務之急。但現在的狀況則是,面對消費和投資需求疲弱,中共卻不能對症下藥地解決問題,又怎麼可能恢復市場信心呢?

就像一位經濟學家所說的,在試圖實現經濟強勁增長的同時,又追求疫情下的「動態清零」,其結果就是:「中共政府正在打一場必敗之戰!」

財商經濟研究所
策劃:宇文銘
撰文:李松筠
編輯:蔚然、宇文銘
剪輯:曲歌
監製:李松筠
訂閱財商天下https://bit.ly/2XuEbjP

(責任編輯:李紅)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