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中國經濟面臨三重危機: 疫情房地產失業率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8月01日訊】中國第一財經研究院的最新報告指出,中國經濟今年上半年遭遇「至暗時刻」,下半年仍面臨疫情、房地產市場風險、青年失業率高等多重風險。雖然報告提出政策建議,但評論指出實際操作存在的難度。

中國第一財經研究院7月27日發布《2022中國宏觀經濟半年報》,總結中國經濟今年上半年因疫情和封控遭遇「至暗時刻」。而下半年中國經濟仍面對多重挑戰:首先是疫情制約居民消費與企業投資;其次,房地產行業多起風險事件打擊居民購房信心;再次,青年失業率高是社會的不穩定因素,將影響國內的消費需求等。

針對這些風險,報告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議。

首先是疫情防控,報告指出目前全國一般核酸有效期是48或72小時,限制了居民活動範圍,對整體消費、生產都產生了負面影響,因此建議對低風險地區可以放寬到7天或更久。

財經專家指出,放鬆封控肯定對經濟恢復有好處,問題是在中共政治高壓下,地方政府不敢放鬆。

台灣財經專家黃世聰:「說要放鬆這些所謂的攤派化的核酸,或者封控措施來說的話,這一定要最高領導人願意放行。目前顯然的態度就是,習近平自己本人他是一直堅稱要清零。至少我認為說二十大之前是不可能會改變的。因為至少這是可以維穩,或者說增強對社會的控制力道的一個方法。」

旅美經濟學者鄭旭光:「我看他這個報告實際上也是一個非常謹慎的建議,沒有說它能根本解決問題。因為他也不敢說動態清零不對,結果只能是鬆鬆綁,等於在堅持動態清零之外,還有一個堅持科學精準。它就等於科學精準就是一個對衝力量。」

其次是房地產風險,最近二十多個省市爆發爛尾樓業主停貸潮,標普全球評級公司最新估計,中國今年房地產銷售量將暴跌約30%。

對此報告提議,「保交樓」是第一要務,地方政府要成立房地產專項紓困基金,實行監管,協調房地產業、銀行、消費者間的權益分配,來恢復行業信心。

黃世聰:「目前地方政府本身都已經沒有錢了,那還要去成立一個紓困基金,請問這個錢要從哪裡來?另外就是說所謂的監管,過去為什麼會爆發這麼多的問題?主要就是因為地方政府對於銀行的監管太鬆散,甚至地方政府跟銀行本身就有掛鉤、存債。你說要自己人去查自己人,我覺得這個可能性很低啊。」

此外報告提議要進一步擴大消費刺激政策。包括給舉行優惠購物的商家減稅等補貼;鼓勵金融機構在消費信貸領域實行更多優惠措施。還有,在上海等數字人民幣的主要試點城市,向特定家庭和小微企業發放數字人民幣,直接進行現金補貼。

黃世聰:「有疫情我又要開始清零,我要封城。所以這種不確定性會讓民間的消費力會減少非常多。廠商願意,比如說一些小店家他願意經營下去的可能性也很低。所以主要是這些政策,你用了一些可能不符合經濟的運作的規則去影響經濟,那當然會讓經濟整個被你打趴了。」

財經專家黃世聰分析,清零政策不變,當局再多刺激經濟的政策都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此外還會導致外資不斷出走,讓中國的經濟發展,就業率雪上加霜。

由於可預期的各種危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7月26日再次下調中國GDP增速預期到3.3%,之前的1月份預期是4.4%,4月份降到3.6%,遠低於中共自設的目標5.5%。

編輯/尚燕 採訪/常春 後製/鐘元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