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7月06日訊】7月4日,中國央行、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以下簡稱香港證監會)、香港金融管理局(以下簡稱香港金管局)發布聯合公告,開展香港與內地利率互換市場互聯互通合作(以下簡稱「互換通」)。
公告稱,近期中國央行會同香港證監會、香港金管局等部門,研究跨境衍生品交易清算模式,形成「互換通」方案,通過互聯互通方式便利境外投資者參與境內人民幣利率互換市場。於即日起6個月之後正式啟動「互換通」。
「互換通」業務是指通過兩地金融市場基礎設施連接,使境內外投資者能夠在不改變交易習慣、有效遵從兩地相關市場法律法規的前提下,便捷地完成人民幣利率互換的交易和集中清算。
利率互換是一種利率衍生品。具體而言,銀行和客戶同意在預先約定的日期以一定名義本金數額為基礎,相互交換利息支付。利息支付可以是固定利率,也可以是浮動利率。最常見的普通利率互換是固定利率與浮動利率的互換。
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境外投資者達成人民幣債券交易11.47萬億元。截至2021年年末,境外投資者持有人民幣債券規模達到4萬億元,約佔全市場總託管量的3.5%。從銀行間衍生品市場來看,自2006年在銀行間市場推出以來,人民幣利率互換作為主要品種,2021年成交21.1萬億元。
公告稱,「互換通」業務不僅有利於投資者管理利率風險,也有利於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主權移交25週年,中國官方表示將全力支持香港經濟發展,不過,香港榮景已不再。
然而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6月6日說,由於受內外因素衝擊,香港今年第一季度經濟明顯惡化,相較同期收縮4%。當局將香港今年經濟增長預測下調至1%-2%。
法新社6月29日的報導「回歸25年後香港經濟前途未卜」,認為經濟不確定性正在籠罩著香港。文中引述數據指出,在1997年主權移交時,香港的本地生產總值曾佔中國GDP(國內生產總值)的18%,而在2020年,這個比例跌至不到3%。
報導表示,香港市場發生巨大轉變,在1997年之前,外資支撐了一半的市場,但現在卻過度依賴日益孤立的中國資本,需要努力擺脫政治動盪和疫情引發的邊境關閉造成的損害。
7月1日,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曾經擔任香港有線財經台台長的顏寶剛認為,在北京日漸收緊的控制下,香港逐漸失去資訊和新聞自由,這正是國際金融中心需要擁有的重要元素。
「金融中心如果沒有資訊及新聞自由,投資者會難以掌握資訊的真實,在作出投資前可能會受到不必要的政策干擾,那麼他們(投資者)就需要更高的風險溢價(Risk Premium),才會投資到當地市場,」他說,「上一年港股表現明顯跑輸歐美市場,已經看到投資者作出了選擇。」
顏寶剛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資訊自由與國家安全同等重要,但從香港候任特首李家超是紀律部隊出身的背景來看,北京在未來5年將國家安全為首要任務。
6月30日,據路透社報導,香港8位商界領袖表示,香港幾乎是世界上最後一個仍然要求旅客在抵達時進行隔離的地方,這種情況必須盡快改變,以便吸引人們前來。香港新任特首李家超需要重啟這個曾經繁華的全球金融中心。
(轉自看中國/責任編輯: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