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22年06月17日訊】一年一度的618購物節即將來臨。不過,這個在中國僅次於「雙11 」的年度第二大購物節,今年卻因遭遇苛刻的防疫政策而顯得步履蹣跚。尤其在剛解封不久的上海,依然嚴格的防疫措施使「快遞」變成了「慢遞」,出現了快遞物流「大塞車」的狀況。
近日,不少上海市網民在網絡社群中發帖抱怨稱,自己網購的物資遲遲不到貨,「下單好幾天卻沒收到物流信息」;有的明明在網上查到包裹已運抵上海,但貨物卻卡在轉運站一直沒發送出來。網友只好哀嘆上海的「快遞」已經變成了「慢遞」。
據陸媒報導,近期上海許多物流轉運站的接單量大幅增加,每天平均在3000件到5000件之間,近期單日的案件量已突破1萬件,而且還有可能持續上升。
然而,按照上海防疫政策的要求,物資運抵上海市後,必須經過消殺處理並靜置一段時間後才能分配運送,導致許多貨物滯留在轉運站不能及時發送。
一名物流從業者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表示,解除封鎖後,目前各大轉運站點回到工作崗位的人大約都在8、9成,全員復工的站點很少。以往在購物節前的快遞高峰期都需要補充人手,「但現在不僅沒有補充,原有的人手還有流失」,必然導致有些網點「爆倉」。
台灣中央社的記者透過網購平台購物時發現,貨物從外省發送至上海後,在轉運站停留數日毫無動靜,致電業者詢問原因,獲得的答覆是「貨物太多,人力太少,請多體諒」。
報導還提到,由於物流運送效率變低,再加上嚴格的防控措施,快遞不能再送上門,只能放在社區門口由買家自行取件。而不少物流業者為了運送便利,會將同一個社區住戶訂購的商品在相同時間運送,然後再打電話通知住戶取件。但常常有住戶受到各種限制而不能及時取走自己所購買的物資,導致不少社區門口出現了快遞堆積成山的「疫後奇觀」。
其實與往年相比,由於手防疫封控等的影響,今年零售商參與購物節活動的熱情已大大降低,不少電商都明顯降低了折扣提供額度。
路透社14日曾報導稱,由於疫情反覆和清零政策影響,中國許多城市在過去3個月期間實施不同強度的封鎖措施,導致民眾收入下降,僅能削減支出、緊縮消費,這些嚴苛封城措施也擾亂了供應鏈,經濟大受打擊,零售商也蒙受重大損失。雖然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平台鼓勵品牌提供更大折扣來刺激疲弱消費,但一些公司和代理商接受路透社採訪時仍然表示,計劃今年減少參與折扣,因為實在負擔不起。
報導提到,茵曼品牌創辦人兼董事長方建華5月在微信撰文稱,零售商因為大環境承受損失,尤其是上海的零售商,不少人計劃在618購物節中「躺平」。
(記者何雅婷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