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將烏克蘭戰爭升級為核威脅,並在布查等城市進行屠殺、系統性地強姦兒童,但中共還是繼續在外交上支持俄羅斯,並威脅稱歐盟或走向解體。
在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烏克蘭人已準備好與俄羅斯進行為期十年的抵抗戰爭之後,4月18日,中共官媒《環球時報》這個北京當局最極端民族主義的喉舌——以友善的警告為幌子威脅稱,這場戰爭可能導致歐洲分裂並落入美國控制。
《環球時報》的不具名社論中寫道:「正是來自美國和北約的經濟和軍事援助延長了軍事衝突,令烏克蘭想打一場10年的戰爭。」
如果烏克蘭真的經歷「流血十年」的戰爭,那麼「捲入戰爭的歐洲將完全失去安全自主,完全依賴美國的保護傘。它將不得不面對能源,食品,難民和通貨膨脹方面的10年危機。社會動盪將浮出水面。(歐盟)集團甚至可能在這個問題上分裂。」
儘管北京和莫斯科「沒有上限」的夥伴關係旨在威懾美國,但它們最近聲稱,烏克蘭戰爭顯然完全是邪惡的資本主義美國及北約的過錯。
因此,中國共產黨試圖轉移責任,並對布魯塞爾使用威脅和恐嚇策略,將其與華盛頓分開。原因不難理解。
從經濟和軍事的角度來看,這兩個民主超級集團(歐盟和美國)及其日本和台灣等國的盟友共同構成了國際防禦體系。這個體系對抗北京和莫斯科領土擴張計劃,並創造「新型」國際關係的最大希望。
如果烏克蘭和新疆能給我們任何啟示的話,北京設想的這種「共同命運」將不會得逞。充其量,這將是極權國家的發展主義,這種發展主義製造了鬼城,並使房地產開發商在貸款違約中失敗。
在最壞的情況下,種族滅絕和內戰將出現在各大洲,因為前民主國家的公民都會抵制中共向新疆維吾爾人實施的那種新殖民主義。對中共的反抗將接踵而來。而現在,我們都需要清醒過來,以減輕上述任何一種風險。
在短期內,北京希望歐盟屈服於俄羅斯的要求,並迫使澤連斯基將整個烏克蘭的控制權讓給莫斯科。這將加強北京對台灣威脅的可信度,並使強制統一更有可能,而且所需的努力也更少。
這也將緩解北京外交困境:人們現在都看到了北京未譴責俄羅斯軍方令人震驚的暴力。
但莫斯科和北京嚴重誤判了華盛頓、布魯塞爾和倫敦的團結和承諾,即保護烏克蘭免受普京的血腥襲擊。我們不是傻瓜。
正如Didi Tang 4月19日在倫敦《泰晤士報》(The Times of London)上所指出的:「北京正試圖利用歐洲和美國在支持烏克蘭政策上的任何差異,在西方播下分裂的種子。北京擔心,統一戰線會損害其與華盛頓競爭的野心。」
越來越多像Didi Tang這樣的新聞記者開始報導北京實現全球霸權的分而治之的戰略。這令人耳目一新,但還不足以阻止中共。
北京在觀察烏克蘭的情況,並相應地修改其入侵台灣的計劃。
據《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n Review)4月20日援引中共軍方消息人士的話說,中共的軍事規劃者期望閃電入侵台灣,因為駐紮在沖繩的美國海軍陸戰隊需要7天時間獲得華盛頓的許可才能登陸台灣、從軍事上保障寶島的民主。為了遏止這種情況,又鑒於美國及其盟國對俄羅斯入侵者使用的防禦性武器所展示的力量,北京正在增加核武庫。
換句話說,中共準備威脅對美國發動核戰爭,以阻止美國保護台灣。俄羅斯現在暗示了類似的威脅,以阻止供給烏克蘭軍隊的軍事物資的湧入。
因此,北京和莫斯科正試圖將核武器不僅用作威懾力量,而且將其作為強制力量。他們想迫使世界民主國家遵循他們的意願。如果給他們半個機會,他們就會這樣做。
所有這一切都表明,美國,歐盟和日本等盟國是世界民主的最大的捍衛者。民主依賴於這些國家的團結,以及對莫斯科的經濟制裁,和運送武器給烏克蘭勇敢的捍衛者。
但是,讓我們超越今天的戰爭來思考。畢竟,烏克蘭的威懾力薄弱是失敗的客觀教訓。烏克蘭人最終將贏得戰爭,但卻是在普京的炸彈造成數百萬公民喪生和毀滅數十個城市之後。
民主還取決於有效的威懾,而這種威懾只能通過力量來實現。台灣的威懾力目前很弱,因此招致了北京的攻擊。因此,要防止這種可悲的可能性,並在全球範圍內保護民主,就需要通過先發制人的防禦來加強對台灣的防禦。這些可以而且應該包括「絆索部隊」和核武器。
作者簡介:
安德斯·科爾(Anders Corr)擁有耶魯大學政治學學士學位(2001年)和哈佛大學(2008年)政府學博士學位。他是《政治風險雜誌》(Journal of Political Risk)出版商,科爾分析公司委託人。他在北美、歐洲和亞洲進行過廣泛的研究。他撰寫了《權力的集中》(The Concentration of Power)(即將於2021年出版)和《不侵犯》(No Trespassing),並編輯了《大國,大戰略》(Great Powers, Grand Strategies)。
原文「China Threatens the Breakup of Europe」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立場。
(大紀元專欄作家Anders Corr撰文/曲志卓編譯)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