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4月22日訊】上海官方日前宣布,實現局部清零目標。中共希望復工復產的腳步也立刻跟進。但企業復工效果和產能,都面臨極大困境。來看報導。
隨著當局宣稱上海兩個區已實現社會面清零,中共也陸續發布一系列措施、試圖強力重啓經濟動能。
上海市16日公布首批復工企業白名單,包括666家公司,以汽車產業鏈相關企業為主,佔比37.7%;其他還包括半導體和集成電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等重點企業。
4月19日,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正式恢復生產。同一天,上汽集團旗下上汽乘用車臨港工廠在復工復產壓力測試下的首台整車也下線。
但由於上海疫情形勢依舊嚴峻,所謂全域靜態管理並未解除,很多社區還處於封控或管控狀態,企業所需員工難以全部到位。一是符合條件的員工人數本來就不足,而且部分小區物業和居委會不認復工復產文件,不放人出小區,再加上即便開放的小區,也隨時可能因為出現陽性病例而被調整狀態。
由於人力限制,不少整車廠只能採取「單班工作制」代替通常的「兩班制」生產,再加上物流和供應鏈採購的限制,都影響復工後的產出水平。
雖然中共國務院副總理劉鶴18日提出要使用「全國統一通行證」,強調「不得以等待核酸結果為由限制通行」,試圖確保物流和供應鏈運營。
中共工信部也向上海派駐工作組,力保重點企業和重點產業鏈。
但分析認為,中共這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作法,解決不了目前的困局。
時事評論員王赫:「事實上,(企業)運作是一個產業鏈,你自己這塊可以了,你的上游和下游(企業)怎麼辦呢,它需要整個全社會的貫通和流動起來。而整個鏈條的全環節暢通是根本做不到的,由於封控、封城的措施是全域性、整體性措施。就像一個人,一個僵硬的身體裡只有幾條脈在運轉,這個人能活得過來嗎?」
知名經濟學者郎咸平18日發文表示,「(這)是一個好的信號,但細看滿足防疫條件的不多,還有擔責的問題會讓很多企業退縮。」
實際上,獲得政府「青睞」的3M、杜邦、BASF等外企,質疑官方把防疫責任轉嫁給企業,而拒絕了上海市政府的復工要求。
時事評論員王赫:「現在都講究系統思考、系統解決,但中共目前的作法是非常僵化的重點突破。這就體現中共政權的本質,它一鬥爭要分『敵我友』,按照它的利益來說的話,分成三六九等,要各個擊破,對重要的還要利用,最終達到自己的目的。」
新唐人記者李蘭紐約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