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適當的對華貿易政策是拜登政府面臨的一大挑戰。種種原因,路走得艱難。4月12日,《名利場》雜誌報道,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稱,從長期來看,中共對美國的貿易挑戰,遠超今天的俄羅斯危機;同時,美國與中共談判的善意努力,可能已經「達到了極限」。這暗示拜登政府對華貿易政策將有重大調整。
戴琪已經領教了與中共打交道的困難。例如,1月31日,戴琪參加活動時說「我們正處於(美中)貿易關係的一個非常困難的階段」,「對話並不容易」。2月25日,出席美國農業部年度農業展望論壇時,戴琪說她自去年10月初以來,一直與中共接觸,希望中共能「負責任地」履行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的承諾,而中美貿易關係極其困難且越來越難。3月18日拜習視頻會後,中共依然如故。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對中共也作出了兩大評估。一個是,2月16日,發布的《202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承諾報告》,認定中共沒有履行20年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的承諾,反而保留、甚至擴大由國家主導的非市場經濟和貿易方式。
另一個是,3月31日,發布的關於外國貿易壁壘《2022年國家貿易評估報告》(2022 National Trade Estimate Report On Foreign Trade Barriers),指出中共雖然履行了美中第一階段協議的一些條款,但尚未履行一些更重要的承諾,遠未履行其採購承諾——2021年底之前購買價值比2017年水平高出20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和服務;協議並未給中共政府主導的、非市場貿易體制,及其對美國經濟、美國工人和企業造成有害影響的現狀,帶來根本的變化。
對此,3月30日,戴琪對眾議院籌款委員會表示,美國政府在貿易方面與中共政府保持接觸所作出的真誠努力可能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不能坐等中共發生改變,需有新工具捍衛美國利益。美國新聞網站「政治」(Politico)報道說,戴琪的講話透露出拜登政府的這位首席貿易官員的態度出現了明顯的變化。
戴琪認為,一方面,美國需要採取更多措施,包括在國會通過立法,促進對創新、半導體和製造業供應鏈回歸美國本土的投資;另一方面,「繼續向中(共)國施壓,要求其做出改變」。她稍前說過,「我們沒辦法繼續袖手旁觀(sitting on its hands),坐等中(共)國做出決定。我們需要翻開遊戲規則新的一頁。」
當然,美中經濟廣泛交融,不可能驟然脫鉤。戴琪說:「我們真的需要在方法上保持清醒,要有策略,但也儘量不要太情緒化。」從去年10月4日首次發表對華貿易政策演講起,這也算是她的一貫風格。比如,3月23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布公告稱,針對「301條款」對華加征的關稅中,已恢復部分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豁免,此次關稅豁免涉及此前549項待定產品中的352項。在美國高通貨膨脹率和對華高逆差的背景下,美方不得不繼續關稅豁免,但卻減少了豁免面目,頗有意味。
關鍵的問題是如何「翻開遊戲規則新的一頁」?4月5日,在新加坡接受彭博電視採訪時,戴琪表示,美國尋求重新調整與中國的商業關係,並非要讓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離異」(divorce),而是要為貿易帶來改革,塑造更具戰略性的貿易方式。
所謂「塑造更具戰略性的貿易方式」,也就是拜登政府施壓的方向,大致有三。第一,美日歐三邊協調對華。例如,戴琪聲稱,在過去一年裡,美國解決了與其他國家的長期爭端,比如與歐盟和英國長達17年的飛機補貼爭端、與歐盟、英國和日本長達四年的鋼鋁關稅之爭,而這正是為了應對中共構成的「更大威脅」。
第二,採取一種新的對華貿易政策,通過更新的、更有效的來捍衛自身經濟利益,更好地與中共競爭。戴琪一直表示,貿易法需要更新,以應對中共大規模工業補貼的挑戰,改變其「扭曲市場貿易」做法。根據消息人士的說法,美國下一步可能將開展新的貿易調查,這或將導致對中國商品徵收關稅,甚至禁運。
第三,推出印度-太平洋經濟框架。2017年退出TPP後,美國在亞太經濟合作領域參與不足;而中共主導的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已與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中共還在申請加入TPP的替代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拜登政府決定不參加CPTPP,而是推出排除中共的印度-太平洋經濟框架。戴琪表示,該框架不會降低關稅,但將包括「有意義的經濟成果」,旨在為數字商務、環境和勞動力設定新的、基於市場的標準。加CPTPP,而是提出排除中共的「印度-太平洋經濟框架」。
可以預計,今後一段時間,拜登政府的對華貿易政策將加大攻勢。
雖然拜登政府對這樣兩個問題——「競爭-合作-對抗」對華總體策略是否有局限性?(二)如何有效抑制中共因素對重整美國經濟的威脅?(參見筆者「拜登政府對華貿易政策需考慮兩大問題」一文)——尚無全面認識,但是,俄烏戰爭戰爭爆發以來中國形勢的急遽變化(包括中國經濟的衰蔽),或許會使拜登政府重新評估中共,從而使這個攻勢變得分外凌厲。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