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氣候變化:誘導美國人走社會主義

(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Lance Roberts撰文/原泉編譯)

美國精英推動的「拯救地球免受氣候變化影響」,實際上是在誘導美國人走向社會主義嗎?我最近論述了中央銀行政策和日益加劇的財富不平等之間的明確聯繫。

然而,(前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哈佛大學經濟和公共政策教授)肯‧羅戈夫(Ken Rogoff)的一篇文章表明,真正需要的是更多的「財政政策」。

「但對於傳統的貨幣政策來說,利率調整是一個過於遲鈍的手段,無法在緩解(財富)不平等方面發揮主導作用。財政政策——包括稅收、劃撥和有針對性的政府支出——要有效得多,也更有力。」

再分配政策的問題是,在解決「貧富差距」方面取得的成績並不理想。總的來說,收入最低的90%的人的財富在下限處趨於平衡,而收入最高的10%的人則更加富有。

問題在於美國的資本主義制度,它是歷史上唯一一個建立在自由原則基礎上的經濟體系。這些基本自由促進了前所未有的創新和財富創造。

進步派的問題是試圖把「妖怪放回瓶子裡」。為了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美國創造財富引擎的基本自由必須被逆轉。

但你如何讓每個人都同意放棄這些自由,並接受較低的經濟生活標準呢?

歸零數學

比爾‧蓋茨在2010年做了一個TED演講(TED Talk),他給出了一個簡單的公式來理解如何解決二氧化碳問題。當人們開始思考行動的後果時,聽這個演講非常有趣。

(譯者註:TED是致力於分享創新想法的非營利組織,其核心理念是透過20多分鐘的演講,邀請各領域的人士分享他們的想法與理念。)

CO2 = P x S x E x C

如果你想減少環境中的二氧化碳,簡單的數學告訴你,二氧化碳背後的因素必須降至零。那麼這四個因素是什麼呢?

P = 人口

S = 人們平均使用的服務

E = 每項服務所需能源

C = 每單位能源的二氧化碳。

正如比爾‧蓋茨在23分鐘的演講時所說,「這些數字中的一個必須非常接近於零。」

最大的問題是人口增長,人口越增長,對每一個其它單位的需求就越大,正如蓋茨所指出的:「如果我們在新疫苗、醫療保健和生殖健康服務(又稱節育和墮胎)方面做得非常好,我們可以將人口數量減少10%到15%。」

在這個等式中,限制人口增長是減少對環境、我們消費的服務的需求,以及生產這些服務所需的能源的基本要求。

既然人口不可能歸零,下一步就是減少提供的服務,這就是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的必要條件。

通過縮減經濟來拯救地球

Vox網站的凱爾西‧派普(Kelsey Piper)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認為,這可能確實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但因為富裕社會如此專注於經濟增長,收益被立即重新投入到經濟中,同樣的碳排放生產出更多的東西,但實際上並沒有減少碳排放。」

倫敦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的人類學家傑森‧希克爾(Jason Hickel)認為,在我們目前的框架內,這個問題是無法解決的。他說:「在一個以增長為導向的經濟體中……可以幫助我們降低對環境影響的效率提升,被用來促進增長的目標,將自然界越來越大的區域拉到開採和生產的軌道上。問題不在於我們的技術,而是增長。

那麼,他的解決方案是什麼呢?放棄幾乎所有國家的經濟政策的指導方針,即以長期的經濟增長為目標,增加人均財富,擴大公民購買他們想要和需要的物品的能力。相反,希克爾認為,富國應該專注於將排放降至零,即使其結果是經濟大大縮水。

他認為,如果美國也採取大規模的再分配和社會主義勞動政策,那麼目前的福利水平可以維持在芬蘭當前GDP的十分之一。

當然,要說服美國人必須接受較低的生活標准,需要讓他們相信幾件事:

1. 世界正處於災難的邊緣,所以現在必須做出改變。

2. 為了拯救世界,個人必須願意接受更少的物質和服務;而且

3. 他們必須對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況感到「內疚」,並願意做出犧牲。

如上所述,雖然人口確實可以減少,但這種減少是有限度的。其餘的必須通過提高能源效率和減少消費來實現。

氣候變化的實質就是促使經濟增長放緩。

作者簡介:

蘭斯‧羅伯茨(Lance Roberts)是RIA Advisors公司的首席投資策略師,也是《真實投資報告》( Real Investment Report)的主要編輯,每週全美有十多萬人訂閱該簡報,其涵蓋與財富和生活相關的經濟、政治和市場話題。他還主持The Real Investment Show播客,他的觀點經常被主流媒體所引用。羅伯茨對影響金融市場趨勢的見解和評論,使他在2020年路孚特全球社交媒體100位有影響力的人名單中獲得一席之地。

原文:Climate Change: Gaslighting Americans Into Socialism, Part 1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李紅)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