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印太戰略是對抗中共侵犯的關鍵

(大紀元專欄作家Antonio Graceffo撰文/劉文鑒編譯)

拜登政府現在誓言要加強美國對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參與,以對抗共產主義中國對該地區日益增長的侵犯。

「我們每個國家,乃至全世界的未來都依賴於一個自由和開放的太平洋(地區)。」總統拜登2021年9月24日在首屆四邊安全對話國首腦峰會的演講中說。四邊安全對話(The Quad)是由美國、印度、澳大利亞和日本形成的非正式戰略對話。

2月11日,白宮發表了《印度太平洋戰略》白皮書,書中寫道,區域政府應該有做出自己主權選擇的自由,不受脅迫。這包括維持一個基於規則的方法,以管理和共享使用包含在南中國海和東中國海之內的海域。

根據該白皮書,川普(特朗普)政府「承認印度太平洋地區是世界的重心」。

在提及該白皮書時,一位美國政府高級官員告訴路透社:「我們的中(共)國戰略在範圍上是全球性的,該白皮書承認印度太平洋地區是一個競爭特別激烈的地區。」

白宮有理由認為中國(共)威脅不僅僅限於亞洲太平洋地區,而是一個全球問題,所有的國家均受其影響。

北京的侵略行徑

中國(共)政權正在動用其經濟、外交、軍事和技術力量,擴展其在全球的影響範圍和主導權,在這一過程中,它欺凌其它國家。

• 澳大利亞因呼籲調查COVID-19(中共病毒)的起源,遭到該政權的威脅和欺凌以示報復。
• 僅去年一年,台灣的領海與領空就遭到了961次中國(共)軍事入侵。
• 在過去三年中,中國(共)侵犯印度的領土完整,導致了數次小規模衝突。
• 中國(共)海軍一直在持續不斷地騷擾越南的民用和軍用船隻。
• 去年,中(共)國船隻在菲律賓領海內向菲律賓船隻發射高壓水炮。
• 日本和中國(共)在尖閣諸島(釣魚島群島)的主權上有著長期的爭議。
• 2021年,馬來西亞指責中國(共)侵犯其領空。
• 印度尼西亞感到需要武裝其海上力量,以防止中(共)國船隻進入其納土納群島周圍海域。
• 歐盟國家及英國就中國(共)在新疆侵犯人權多次與中國(共)發生外交爭端。
• 北京(處處)針對立陶宛,因其支持台灣。

美國及其盟國對抗中共威脅

美國的印度太平洋戰略依賴於其與區域盟國的防務協議,這些盟國中許多最近或一直都在與中共發生爭端,這些國家包括日本、南韓、菲律賓和泰國。根據現有的協約,例如澳英美聯盟(AUKUS)、五眼聯盟和四邊安全對話,該防務戰略包括澳大利亞、英國、印度和新西蘭。白皮書還呼籲與歐盟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結盟,它們在反對中國(共)霸權方面有著共同利益。

美國維護印度太平洋自由的防務計劃以保持台灣獨立為前提,台灣潛艇艦隊將會與美國和澳大利亞艦隊一起,在日本南部、台灣東部和馬來西亞北部的環礁內遏制中國(共)海軍,在這方面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這繼而將允許美國第七艦隊控制中共通過馬六甲海峽來獲取石油。

白皮書說,美國「將保衛我們(自己)的利益,阻止對我們自己國家以及我們的盟友和夥伴,包括跨台灣海峽的軍事侵略」。

單單提及台灣海峽,表明美國加強了對保護台灣的承諾。根據《台灣關係法》,美國已經承諾為台灣提供武器,用以自衛。2022年1月,《武裝台灣法案》遞交美國國會,該法案將會強化美國對台灣防禦的承諾。

白皮書還提到了拜登政府計劃在未來幾個月推出的印太地區經濟框架,這種多邊夥伴關係將成為增進美國與該地區的貿易、投資及外交關係的基礎。這個經濟戰略旨在確保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和信息自由,沒有操縱。這些目標正好與建立安全可靠的互聯網、值得信賴的全球電信系統和5G網絡,以及開放式無線電接入網絡(O-RAN)技術相吻合。

改善印太地區的民主質量是另一個目標,其中包括支持民主制度、法治、透明度和政府問責制。這一點,再加上來自美國越來越多的貿易和投資,應該會使這些國家能更好地抵禦北京的經濟脅迫。

為了提高印太地區的生活水準,美國計劃將其經濟參與定位在發展創新和加強經濟競爭力上,這將導致高薪就業機會的產生。

建立和保障區域供應鏈網絡是另一個優先事項,在這方面,白皮書強調了與東盟夥伴國協調以及加強與這些國家的貿易與投資聯繫的重要性。

最後,印太戰略白皮書呼籲美國與其盟國協同努力。簡而言之,白宮正在呼籲世界上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聯合起來反對中共政權。

作者簡介:

安東尼奧‧格雷斯福(Antonio Graceffo)哲學博士,在亞洲生活了20多年。他本科畢業於上海體育學院,並擁有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工商管理學碩士學位(China-MBA)。格雷斯福是一名經濟學教授和中國經濟分析師,為各種國際媒體撰稿。他的一些關於中(共)國的書籍包括:《一帶一路之外:中國(共)的全球經濟擴張》和《中(共)國經濟短期課程》。

原文:US-led Indo-Pacific Strategy Is a Solid Step to Countering China’s Aggression 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立場。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李紅)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