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平:中共強制一胎化政策是拐賣婦女現象惡性泛濫的根源—從徐州八孩母親視頻說起

正值新春佳節之際,一段徐州豐縣8個孩子母親的視頻在網上瘋傳,引發群情激憤。嚴重的問題在於,拐賣婦女,女性被逼淪為性奴,受非人虐待,這類罪惡在當今中國數量驚人,相當普遍。最令人氣憤的是,面對這種光天化日之下的罪惡,很多村民居然見慣不驚,遇到別人來解救,他們甚至還對你同仇敵愾;地方政府分明知情卻置之不理,甚至互相勾結,狼狽為奸。於是,人們對地方政府的不作為,對人販子的無人性,對當地村民的底層之惡,口誅筆伐。這些批判當然都是正確的,但是我以為我們切不可忘記,導致當今中國拐賣婦女現象惡性泛濫的根源,是中共,是中共強制推行40餘年的一胎化政策

拐賣婦女是一種古老的罪惡,古今中外都有。魯迅小說《祝福》裡的祥林嫂就是一個被拐賣的例子。外國也有。現實生活中不存在君子國,犯罪是人性的偏差。如果一種罪惡的數量低於一定的比例,那就未必是社會的問題,未必是制度的問題,未必是政府的問題,而只是人的問題,人性的問題。然而,當一種罪惡,例如拐賣婦女,竟然發展到遠超尋常的巨大規模,而且那麼猖獗,那麼明目張胆,並且很少受到應有的懲罰,那就必定是整個社會出了問題,那就必定是制度的問題,是政府的問題。

著名作家賈平凹寫過一部長篇小說《極花》,寫的就是拐賣婦女的故事。不少人批評賈平凹的《極花》是為拐賣婦女辯護。賈平凹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這個人販子,黑亮這個人物,從法律的角度是不對的,但是如果他不買媳婦,他就永遠沒有媳婦,如果這個村子永遠不買媳婦,這個村子就消失了。」賈平凹這句話招來猛烈抨擊。可是請注意,在這句話背後是一個可怕的事實:這個村是個光棍村;而我們知道,在今日中國,這樣的光棍村絕不止這一個,而是很多很多。徐州豐縣那位被拐賣的婦女有8個孩子。我敢說,這8個孩子絕不是出自同一個父親。可以想見,如果地方官員想把被拐賣的婦女帶走,勢必招致光棍村光棍們的集體反對。如果這些光棍們圍上來說:你要把我們的女人帶走,那你就再給我們找個女人來,聾的啞的、瘋的傻的都行。試問這位地方官何言以對?

2004年,我在自由亞洲電台發表過一篇評論《共產過了是共妻》。文章寫道:「當今中國,嬰兒男女性別比例持續多年嚴重失調。專家估計,15年之後,中國將出現至少3千萬人的光棍大軍。怎麼辦?」

去年,官媒公布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數據顯示,中國男性比女性多3490萬人,適婚年齡的男性比女性多了1752萬人。

談到男女比例失調的問題,在別的時代、別的國家,也發生過男女比例失調的現象,但那基本上都是女多男少。譬如,經歷了一場長期的戰爭,導致青壯年男性大量死亡。女多男少通常不會構成社會問題,因為許多社會都有一夫多妻的習俗,或者是為了緩解女多男少的問題,臨時性的允許一夫多妻。另外,單身女性不是「動亂因素」,很少威脅社會穩定。當今中國的問題卻是男多女少,所以會帶來極其嚴重的社會問題。

中共官媒承認,在農村,嚴重失衡的性別比,使得男性找對象更難;但是它把性別比的嚴重失衡歸咎於農民重男輕女的落後思想,沒有比這種指責更錯誤的了。既然中國農民曆來重男輕女,那為什麼在歷史上沒有出現像今天這樣嚴重的男多女少呢?可見,重男輕女不是問題,在強制一胎化之下的重男輕女才是問題。在強制一胎化政策下,農民重男輕女實在是一種理性的選擇。一對農民夫妻,如果有一個兒子,幹農活給力,娶個媳婦進門,家裡增加了一個勞動力,父母老了也有個照應。如果只有一個女兒,幹農活可能不夠給力不說,一旦嫁出去了,家裡就只剩下父母兩個人了,重活誰來干?老了誰來照應?一胎化政策給農民帶來巨大的苦難,到頭來還要把這種苦難歸咎於農民自己。真是倒打一耙,豈有此理。

賈平凹說:「你不知道批判誰,誰都不對,好像誰都沒有更多的責任。」確實如此,在拐賣婦女這個犯罪鏈上,從地方官到人販子到村民,誰都不對,但誰都沒有更多的責任。因為在這背後有一個最大的責任人,那就是中共當局,是中共當局強制推行40餘年的一胎化政策。中共搞大躍進搞人民公社,導致史無前例的人為的大饑荒,餓死了至少三千多萬人;中共搞一胎化,導致了史無前例的人為的性饑荒,造就了三千多萬光棍大軍。面對這三千多萬光棍大軍,怎麼辦?

賣淫合法化也不能完全解決問題,因為光棍大軍不但有性的需求,還有家庭的需求,還有傳宗接代的需求。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過女多男少的經驗,因此也有一些解決女多男少問題的方法。唯有今日中國的男多女少,是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過去都沒有經驗過的。中共的強制計劃生育政策,除了執行手段的粗暴殘忍,單單是它造成的災難性後果,例如老齡化問題,例如光棍大軍的問題,都是不需要任何遠見卓識,單單憑常識就可以看到的問題。我注意到,對現今中國的拐賣婦女問題,莫說外國人,就連很多中國人自己,在評論時都嚴重失焦。大部分評論都只是圍繞著地方官–人販子–村民這個鏈條做文章發議論,沒有看到或者是沒有聚焦於中共當局的強制一胎化政策。我寫這篇短評,希望能喚起更多的人對這個焦點的關注。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自由亞洲/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