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幕】華為逃避美國制裁的暗招(下)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12月25日訊】美國政府最新制裁了34個中國實體,其中包括一家一年前華為剝離出的通信科技公司。大紀元通過調查華為手機品牌在市場上的異動,發現華為已經布下種種暗招,試圖逃避美國制裁

上接前文

分析:華為欲藉手機突圍的背後原因

華為能否透過暗中布局手機業務、最終逃避美國制裁,目前尚不得而知。但從官宣中看,華為似乎是在掙扎求生。

2021年8月華為發布上半年經營業績後,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表示,公司未來5年的戰略目標就是「活下來」。

2021年上半年華為實現營收3,204億元人民幣(495.6億美元),下滑將近三分之一;其中降幅最大的是包括手機業務在內的消費者業務部門,營收下降47%至1,357億元人民幣。

18年前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誓言「決不做手機」。時至今日,任正非依舊發出誓言,但變成了「決不放棄手機」。原因之一在於,時代的變遷使得手機業務撐起了華為龐大的商業帝國。

過去十多年中,華為手機業務收入幾乎持續兩位數增長。

華為年報顯示,以手機為主的消費者業務收入,2018年在華為營收中占比升至48.4%,超過了華為的運營商業務;此後成為華為最大的營收和利潤來源,2019年占比高達54.4%。

換言之,在美國制裁華為之前,華為所掙的每一元錢,其中大半是來自手機。

2020年起,美國的貿易禁令開始奏效,當年華為消費者業務同比增幅僅為3.3%,還不足2019年(34%)、2018年(45%)增幅的十分之一。

到了2021年上半年,華為消費者業務營收同比暴跌47%。其中,手機業務更是加速坍塌。

按照消費者業務目前近乎腰斬的跌勢,華為手機用不了多久就會被淘汰出局,所以徐直軍定下未來5年的目標是活下來。

不過,單純「活下來」,對華為而言可能不難。

因為華為並非普通的中國民營企業,它擁有中共政權超乎尋常的支持,並據此確立了不同尋常的經營路線:國外低價傾銷,國內高價中標。

例如十多年前,國際電信業知名分析師、Recon Analytics公司創始人羅傑‧恩特納(Roger Entner),曾經估測華為和中興的報價,要比競爭對手便宜30%~50%。

陸媒財新網2014年1月也曾報導,華為搶奪非洲電信市場,靠的不僅是低價,還有中共國資銀行龐大的資金支持。

與在海外的低價策略截然相反,華為在中國大陸走的是高價路線。

多年來,華為給中國運營商和企業客戶的報價通常都高過對手價格,甚至按照招標方的上限進行報價。

尤其是在2019年美國制裁華為後,華為在中國大陸的運營商和企業業務保持了相對穩定,甚至逆勢上漲,從而大大抵銷了美國制裁帶來的衝擊。

最新的一個例子,是華為2021年10月29日從中國移動手中拿下的5G大單。

根據中移動官方採購與招標網(網址:b2b.10086.cn)公告信息,華為拿下了中移動「2021年4G/5G融合核心網新建設備」75億元人民幣採購招標的第一份額,該招標的第二份額由中興獲得。

中移動在2021年共放出2個5G大單。更早前(2021年6月26日)的「5G 700M無線網關主設備集中採購」大單,總金額約380億元人民幣;華為也中標最大份,約占60%份額,金額約為230億元。

中移動是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之一。與中移動一樣,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集中採購大單通常也都分給了華為、中興等中共支持的企業。

華為在國內橫掃電信業大單的態勢,顯示其實際上並無所宣稱的生存壓力。因此,華為在手機業務所下的種種暗招,目的似乎超出了經濟利益。

華為「大老闆」任正非2021年11月做出的充滿挑戰意味的宣告——「打出一個和平環境,讓任何人都不敢欺負我們」,或可揭開華為布局手機的謎底。

任正非發出戰前動員令 暴露華為以美國為敵

2021年11月3日,華為官網心聲社區對外公布一則題為「沒有退路就是勝利之路——軍團組建成立大會」的視頻。

任正非在視頻中做出類似「戰爭」動員的表態,宣稱「要打出一個未來30年的和平環境」。

該視頻顯示,2021年10月29日,華為在廣東省東莞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舉行「軍團組建成立大會」,任正非和公司領導為華為員工進行所謂授旗。

由於美國制裁重創華為主力業務,華為被迫在2021年成立「煤炭軍團」、海關與港口、智慧公路、數據中心能源和智能光伏等「華為軍團」,企圖拓展新的業務領域。

任正非偏愛共產黨軍事化語言的癖好,常遭西方媒體詬病,並被中共黨媒辯解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

然而,檢視華為發展手機的戰略,例如華為海思的布局,不難看出任正非所做「戰爭」動員的敵對目標就是美國,華為公司的發展戰略正是以美國為假想敵。

例如,2018年美國對中興實施斷芯制裁,中共隨即在國內掀起所謂打破美國卡脖子的「造芯熱」。然而,那時候華為創立的海思半導體(Hisilicon)已經研製芯片14年。2018年海思營收達75.73億美元,在全球無晶圓廠IC設計公司營收榜單中,排名第五。

2004年華為成立海思的初衷,是為2003年創立的華為手機公司研製芯片。但在當時,華為還給海思安排了不為人知的任務。

直到2019年5月15日美國宣布對華為實施出口管制,華為面臨美國斷芯打擊,海思女總裁何庭波在做出回應時,無意間洩露了華為創辦海思的深層目的。她在當年5月17日發布的內部郵件中承認,海思是華為為「極限生存」而打造的「備胎」。

何庭波在郵件中稱,華為多年前就「做出了極限生存的假設,預計有一天,所有美國的先進芯片和技術將不可獲得」,而海思為公司的生存打造「備胎」。

那麼,華為是何時對海思做出「極限生存的假設」?華為官網文件證實了是在2004年,海思成立之時。

2019年11月,華為官網心聲社區公布了《任總與2012實驗室座談會紀要》,披露了任正非為海思設定的戰略目標。

根據該文件,2004年任正非告訴海思總裁何庭波,「我給你四億美金每年的研發費用,給你兩萬人,一定要站起來,適當減少對美國的依賴」,「芯片暫時沒有用,也還是要繼續做下去。」(《任總與2012實驗室座談會紀要》網絡存檔

有趣的是,那時候中美關係並不緊張,而是正處蜜月期,美國政府才剛剛支持中共加入關貿總協定。

而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2021年8月的內部講話(網絡存檔),成為華為「反美」的又一個註腳。他在座談會上告訴新員工,「美國打不死我們」,「不能打倒我的都會讓我更堅強」。該講話紀要現已被華為官網撤下。

華為「芯片夢」建立在手機上

實際上,海思研發芯片的道路並非坦途,成立10年中推出的手機芯片都不堪重用。直到2015年推出麒麟950 SoC芯片後,海思才開始翻身。

在海思砸入重金研發手機芯片的十多年中,無論海思芯片性能如何欠佳、惡評如潮,任正非堅持讓華為手機搭載海思芯片。業界由此公認,海思的成功是建立在華為規模龐大的手機業務之上。

據市場研究公司IC Insights報告(原始PDF鏈接),海思(HiSilicon)2020年一季度成為中國大陸首家躋身全球半導體十強的企業。報告說,海思營收的激增主要歸因於華為,因其產量的90%用於華為產品。

不過,海思的躥升之路同樣被美國的貿易禁令給終結了。

Counterpoint數據顯示,海思的智能手機芯片出貨量,全球份額占比在2020年一、二季度攀升至12%、15%後,迅速滑落;2021年二季度已跌落至3%,掉出全球前五名。

而且,由於美國的禁令,以及華為前兩年囤積庫存的耗盡,海思芯片出貨量預計將加速下跌。因為海思是芯片設計公司,其設計出的芯片依賴外部廠商進行製造。

以華為最先進的麒麟9000芯片為例。它的生產要經歷設計、製造、封裝和測試等環節。其中最重要的設計和製造環節,必須依賴美國技術。尤其是類似麒麟等高端芯片的製造,全球只有荷蘭ASML公司的光刻機可以滿足要求,而後者嚴重依賴美國科技;所有用到這些光刻機的企業,都會因此受美國禁令鉗制。

海思即便能設計出麒麟芯片,也製造不出來;因為中國大陸的晶圓廠無力製造,而台灣和日本美國的芯片廠不能為其代工。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曾承認,後悔當初只做了芯片設計,而沒有做芯片製造。

在芯片夢瀕臨絕境的背景下,手機突圍似乎成為華為的救命稻草。

華為對美國構成新威脅

三年前任正非之女孟晚舟被加國羈押,以及中共發起的人質外交報復行動等事件,讓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對華為和中共的危害,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

美國政府隨後陸續發布了反制華為的一系列貿易禁令,遏阻了華為在手機、5G等業務上的不當擴張,消弱了其助中共為虐的科技能力。

美國政府反制華為的三連擊,主要包括:

第一擊,2019年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及其70家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實體名單。

第二擊,2020年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升級禁令,要求使用美國設備和技術的外國半導體公司,也須遵循針對華為的出口禁令。

同時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修改美國《出口管理條例》(EAR),包括修改「直接產品規則」(Foreign Direct Product Rule)和「最低含量計算準則」(De Minimis Rule),以封堵華為利用關聯公司、或透過美國境外供應鏈來獲取美國芯片的漏洞。

第三擊,2020年8月17日,禁令進一步升級。美國政府不但擴大了制裁範圍,將共計152家華為關聯公司列入貿易黑名單;同時還加大了制裁的力度,限制華為採購外國製造商使用美國技術製造的芯片。

然而,華為最近在手機領域的異動,表明它正試圖逃避美國的封鎖,對美國構成新的威脅。

對此,美國政治家們已經做出了預警。例如2021年10月共和黨聯邦參議員盧比奧(Marco Rubio)呼籲拜登政府將華為公司拆分出來的「榮耀」公司也列入黑名單。

盧比奧說,「榮耀」公司本質上就是中共政府的一個「武器」,它不受限制的接觸美國拒絕華為使用的技術,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了威脅。

本次調查也確認了,不僅是榮耀,整個手機業務都是華為和中共手中的武器。

華為和海思的業績記錄,以及多國政府對華為的公開指控都表明,手機業務不但為華為賺取到大筆的金錢,滲透中國和海外社會、竊取隱私數據;還直接消化掉華為研製的芯片,推進華為在芯片領域的發展。

在此背景下,華為在手機領域中的眾多合作夥伴,都可能成為被其利用的漏洞。尤其是華為產業鏈中,那些既未被華為控股,也沒有任何異常貿易記錄的合作公司,通常很難被美國監管機構關注到。

大紀元披露的華為手機布局,也曝光了華為向美國發起的另一個挑戰,那就是華為正在與美國政府爭奪時間。

2021年8月,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在內部會議中說,「美國對華為卡脖子」涉及到的只是成本問題、工藝問題和時間問題。

近年來華為多次表示,要突破芯片、操作系統等卡脖子的問題。公開報導顯示,華為和海思正在涉足芯片製造,甚至準備在武漢市新建其首座晶圓廠。

針對谷歌停止GMS授權,華為推出了鴻蒙系統(Harmony OS),而且正試圖全面推廣。

就連先進芯片關鍵設備極紫外(EUV)光刻機的唯一製造商,荷蘭艾司摩爾(ASML)公司的CEO Peter Wennink也曾於2021年4月表示,出口限制行不通,他認為中國15年內就能自己做出來。

另據騰訊深網2021年11月報導,余承東近期在消費者業務內部宣講會上表示,華為手機還會做下去,2023年要王者歸來。

與此同時,美國政府在對華為的制裁上,面臨國內廠商和就業等多重因素的掣肘。

路透社2021年10月21日報導說,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期間,華為和中芯國際的供貨商向美國商務部申請下來總額分別達610億美元、420億美元的出口許可。

目前美國對華為的制裁,除了限制出口的實體清單外,還有投資禁令「中共軍工企業黑名單」(Non-SDN Chinese 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 Companies List)。

不過,美國制裁措施中被公認威力最大的,是有「經濟核武」之稱的SDN黑名單(特別指定國民和阻截人員名單,Specially Designated Nationals and Blocked Persons List)。SDN制裁要求銀行、美元清算機構等金融機構將遭制裁對象踢出美元主導的金融系統。

路透社2019年12月曾報導說,川普(特朗普)政府考慮過對華為實施SDN制裁,但最終擱置了該計劃。

在不久前的軍團組建大會上,華為大老闆任正非不點名地針對美國發出了挑戰令「要打出30年的和平」。

美國,做好準備了嗎?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李紅)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