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12月16日訊】百年滄桑,回望辛亥,經濟凋敝,政治腐敗,強鄰虎視,民不聊生,內憂外患與日俱增。凡有志之士,無不主張推翻封建專制,革除暴政,通過建立民主共和來拯救中國。他們以飛蛾撲火般的堅定與決絕,選擇了犧牲和革命,在那個黑暗和絕望的年代裡,為中華民族尋喚著光明、希望與重生。
這些19世紀「80後」海歸均出身於鐘鳴鼎食之家,卻為了民族的自由和復興,放棄錦衣玉食,割捨萬丈柔情,用自己的生命去敲響苦難深重的古老中國的黎明鐘聲!
同是「富二代」,現今的「富二代」,有幾人能望其項背?
1911年4月27日(黃曆辛亥年三月廿九日),孫中山、黃興等革命黨人發動了廣州起義(也稱「三・二九廣州起義」),百餘位來自全國各地的革命志士以及海外留學生在黃興帶領下,強取兩廣總督署,與清軍經過一晝夜的激戰後,終因寡不敵眾,革命失敗。事後革命黨人潘達微冒險收殮烈士遺骸72具葬於廣州東郊的黃花崗,史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實際死難者,數倍於此)。
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曾這樣評價廣州起義:「是役也,碧血橫飛,浩氣四塞,草木為之含悲,風雲因而變色。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怨憤所積,如怒濤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載而武昌之大革命已成。則斯役之價值,直可驚天地、泣鬼神,與武昌革命之役並壽。」
據史料記載,參加黃花崗起義的七十二烈士平均年齡只有29歲,其中9人是留日學生。這些19世紀「80後」海歸均出身於鐘鳴鼎食之家,卻為了民族的自由和復興,放棄錦衣玉食,割捨萬丈柔情,用自己的生命去敲響苦難深重的古老中國的黎明鐘聲!
林覺民:「亡大清者,必此輩也!」
1911年4月24日夜,香港臨江的一幢小樓上。夜闌人靜,萬籟俱寂。從廣州到香港迎接從日本歸來參加起義志士的林覺民,在屋裡來回踱步,思緒萬千。自己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可上有年邁高堂,下有弱妻稚子,自己卻將奔赴起義,生死未卜,想到此處不禁潸然淚下。可是既已決心「為國犧牲百死而不辭」就義無反顧。在留給父親的《稟父書》中,因不忍風燭殘年的年邁老父,在經歷喪子之痛的同時,還得勞神讀信,故只寫了寥寥數語:「不孝兒覺民叩稟:父親大人,兒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補於全國同胞也。大罪乞恕之。」在寫《與妻書》時,「淚珠和筆墨齊下」。曾經花前月下的美好,此時已成「窗外疏梅篩月影,依稀掩映,吾與汝並肩攜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語?何情不訴?」的追憶。今天再讀《與妻書》,為國捐軀的豪情壯志與對愛妻的繾綣深情兩相交融。帶著為自由而戰的慷慨激昂,帶著對愛情的忠貞不渝,纏綿悱惻而又大義凜然。這種「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的壯烈情懷,在百年後的今天變得似曾相識卻又遙遠陌生,想來不禁讓人頓時心生萬千感慨。
林覺民,字意洞,號抖飛,幼時過繼給叔父林孝穎為子。其嗣父是個飽學多才的儒生,以詩文聞名於時;嗣母黃氏生性善良仁愛,是典型的賢妻良母,也算是書香門第,家境優渥。林覺民天性聰慧,讀書過目不忘,深得嗣父的喜愛,自幼就由嗣父親自教導讀書。13歲時,他應父命參加童生考試。但林覺民此時的志向已不在功名而在救國,他在試卷上寫下「少年不望萬戶侯」七個大字後便擲筆而去。
1905年,林覺民考入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師陳寳琛在家鄉興辦的新學堂——全閩大學堂(後稱「全閩高等學堂」)。在此期間他閱讀了大量《蘇報》《警世鐘》這樣的進步書刊,他常對同學說:「中國非革命無以自強。」林覺民性格剛直,善於言談,不畏強權,大器早成,在同學中頗具威信。全閩大學堂首任總教習葉肖韓曾意味深長地對林覺民的父親說:「是兒不凡,曷少寬假,以養其剛大浩然之氣。」一次,林覺民在閩縣城內七星廟作「挽救垂亡之中國」的演講,激動之處,拍案捶胸,聲淚俱下。全閩大學堂的一個學監恰好在場,聽罷感慨道:「亡大清者,必此輩也!」
林覺民漸漸對官立學堂的陳腐守舊心生不滿,而力讚鄒容在《革命軍》中所提倡的「革命與教育並行」,便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在閩縣(福州)城北創辦了一所私立小學,又在城南創設了一家閱報所,其間收納了許多鄒容的《革命軍》、陳天華的《猛回頭》這樣的進步讀物,宣傳民主共和思想。在自己家中,林覺民辦起一個別具一格的家庭女校。他首先把自己的新婚妻子陳意映動員起來,又發動堂嫂、弟媳、堂妹等親友家屬十餘人入學。林覺民除了教她們國學,還傳授西方的思想文化,介紹世界局勢,抨擊封建禮教。在林覺民的影響下,她們紛紛放開小腳,走出家門,成為剛建立的福州女子師範學堂的第一屆學生。
1907年,林覺民自費留學日本,就讀於慶應大學。這是一所由日本民主革命先知福澤諭吉創辦的著名大學。到日本後不久,他就加入了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期間撰寫了《駁康有為物質救國論》,反對君主立憲,主張革命,實行共和,並出版《莫那國犯人》和《六國憲法論》兩本譯著。在留日學生中,林覺民與林文、林尹民(覺民堂弟)的才學引人注目,又都是福建侯官同鄉,且同居一處,故有了「三林」的稱號。
彼時身處日本的中國留學生們,聽到的都是國內時局動盪、起義失敗的消息,在他們之中瀰漫著一種消極頹靡的情緒。林覺民鼓舞大家,國內時局危在旦夕,我們既然是革命志士,就應該站起來仗義執劍,戮力同心,以死報國。只有這樣,才可能拯救中華於水火。1911年初春,病中的林文收到黃興的信件,稱「事大有可為,請偕同志來」,頓時大感振奮,即刻召開了支部會議,決定與林覺民等一起回國籌備起義。
1911年4月27日下午5時,廣州起義爆發,林覺民隨黃興進攻兩廣總督署。原計畫十路人馬一起進攻,由於謀劃協調不周,最後只有黃興所率的第一路義軍毅然舉事。當義軍攻到總督衙門時,兩廣總督張鳴岐早已聞風逃跑,起義軍舉火焚燒了總督衙門後,遭遇清水師提督李準親率的援軍。在激烈的巷戰中,林覺民被一顆流彈擊中,滿身是血,力竭被俘。
被俘後,兩廣總督張鳴岐和水師提督李準親自提審林覺民。林覺民拒絕下跪,氣宇軒昂,坐地侃侃而談,縱論世界形勢和革命道理,奉勸清吏革除暴政,盡早建立共和政體,英雄本色盡顯無遺。水師提督李準為之動容,下令去掉鐐銬,搬來椅子讓他坐下講,始終未曾打斷。後來林覺民虛弱難撐,無法言語,仍向李準要了紙筆,以書代語。張鳴岐不禁感嘆:「惜哉!此人面貌如玉,肝腸如鐵,心地如雪,真奇男子也。」
林覺民慷慨就義時,年僅24歲。
(轉自看中國/責任編輯:李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