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中企憂制裁囤積芯片 加劇全球「芯荒」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11月28日訊】全球芯片從去年底開始出現嚴重短缺。新研究報告指,除了疫情之外,導致芯片荒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公司因為害怕美國制裁而恐慌性囤積芯片。

德國智庫「新責任基金會」(StiftungNeueVerantwortung)上週公布的研究報告說,美國在2019年對華為實施出口禁令後,一些中國公司因擔心面臨類似困境而開始囤積芯片,這成為擾亂全球芯片供應鏈的一個重要因素。

中國製造業在芯片這個關鍵領域嚴重依賴國外進口。美國對華為實施芯片斷供,令這家科技巨頭瞬間進入「求生模式」。因為擔憂遭遇華為一樣的困境,中國企業開始恐慌性補庫存。

華為官網公布的視頻顯示,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說,為「應對不確定性」,有些企業「由原來的零庫存,到3個月、半年,甚至越來越長的備貨周期」。

中共海關的數據顯示,中國在2018年時進口了4175億個集成電路芯片,2019年增加到4451億個,而去年更是大增20%,達到創記錄的5435億個。進入2021年以來,進口量仍在大幅增長。今年第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個季度的芯片進口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33.6%、29%和23.7%。

雖然全球爆發「芯片荒」,但實際上,最近幾個月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和出貨量卻在大幅增加。美國半導體協會(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SIA)本月公布數據指,2021年第三季度全球半導體銷售額總計1448億美元,達到歷史新高,比去年同期增長了高達27.6%,比今年第二季度也增長7.4%。

台灣半導體代工企業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最近接受美國《時代雜誌》(Time)訪問時說,更多的芯片被送到工廠,但沒有用在產品中,這意味著「肯定有人在供應鏈的某個地方囤積芯片」。

儘管中國大量進口芯片,但也沒有擺脫「缺芯」困局。中國汽車行業受影響最大。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說,中國6月汽車銷量環比下降12.6%。

陸媒報導,中國汽車芯片奇缺,主要原因是有商家刻意囤積,抬高價格牟利。中共監管部門8月在官網發布公告,宣稱要「嚴厲查處囤積居奇、哄抬價格、串通漲價等違法行為」。

(記者景中明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林清)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