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11月26日訊】立陶宛允許台灣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立即受到中共報復。立陶宛外交部長11月24號表示,立陶宛將應對「短期」經濟痛苦,通過調整供應鏈與其它民主國家合作,向世界展示如何抵抗中共的施壓。
立陶宛允許台灣設立代表處,中共立刻宣布外交降級,還把貿易做為報復武器。
立陶宛外交部長蘭茨貝爾吉斯:「你本來打算販賣番茄醬,但貨物突然被卡在邊境,或中國某個港口的海關。即使總額不大,但人們感受到痛苦。的確痛苦,但這是短期的,因為市場會適應,公司會適應。」
立陶宛外交部長蘭茨貝爾吉斯11月24號表示,立陶宛將做出調整,應對「短期」經濟痛苦,向世界展示如何抵抗中共的施壓。
蘭茨貝爾吉斯:「現在我們明白了,中國(中共)手握那麼大的力量,那麼大的經濟實力。一旦它有政治需求,它只要一拉繩子,基本上每個人就會和它一致。絕對不應該是這樣,這不是我們想要生活的世界。」
立陶宛之前在5月正式宣布退出「17+1」的「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近期和美國進出口銀行簽署6億美元的出口信貸協議。立陶宛外交部還協助企業尋找新的進出口來源,並與美國和歐盟合作擬定手段,防止「獨裁政權利用經濟施壓手段達到政治目的」。
立陶宛是歐盟中最小的國家之一,但率先在外交上以小搏大。BBC引述歐洲議會前政治顧問馮儒莎的觀點說,立陶宛此刻的強硬態度並不是「反華」,而是反對威權體制或價值。因為有過被前蘇聯併吞的慘痛歷史,立陶宛在90年代初爭取獨立成功後,一直強調自由獨立生存的重要性。
台灣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李酉潭:「立陶宛雖小,但是他有反抗過蘇聯這麼大國的極權專制的這種經驗。很重視國格,很重視獨立主權的重要性,更加重視價值觀、意識形態跟中共極權專制的不同。我認為他給所有自由民主國家一個啓示,那就是團結很重要。」
另一個表示要在外交上堅持獨立立場,不受中共脅迫的國家,是德國。
下月開始執政的德國新政府今天公布施政計劃,準備從「夥伴、競爭和體制對手」三個層面發展對中關係,同時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指出「唯有在和平和雙方都同意的情況下才能改變台海現狀」。
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指出,德國新政府之所以會調整政策,是因為中共對內向左轉,對外大肆擴張,和德國利益發生碰撞。
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這個碰撞,第一、德國對中國經濟的一定程度的依賴,成了中共對德國施加影響的籌碼。第二、中共搞2025產業發展政策,這個非市場經濟的這麼一種發展模式,跟德國的產業、經濟發生的直接的競爭。那麼第三、中共現在要改寫國際經濟規則。」
德國新政府還計劃加強和美國協調對中政策,並和其它理念相同的國家合作,以「減少對中國的戰略依賴」。
李酉潭:「德國在默克爾卸任的時候就已經反省了對中國政策的不當。作為歐盟最重要的龍頭國家,德國終於看清中共極權專制的本質。而這個外交政策的這個改變,讓我感覺到最重要就是他的做法跟美國看齊。實際上就是西方自由民主聯盟,價值聯盟團結在一起。」
美國還在進一步擴大這個價值聯盟。拜登政府下個月召開民主峰會,主題包括防范威權主義、處理和打擊腐敗以及推動尊重人權。會議共有110個受邀參加方,其中包括台灣,而中共和俄羅斯則不在名單上。
編輯/尚燕 採訪/常春 後製/陳建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