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為何不爭吵?3個方法戒掉吵架

編譯/劉景燁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10月30日訊】當你說話的時候,對方的反駁一直不在點子上,就像在抬槓,讓你感到一點點挫敗,好像面子也不太掛得住了。不知不覺中,你和對方的音量都大了起來,你開始感到渾身繃緊、氣堵頭頂,就像一個高壓鍋。

當事情過去之後,你也許會想,當時是怎麼吵起來的?這種感覺不太妙,也不可能讓事情本身好轉,那麼應該怎麼避免?

哈佛大學醫學院的一篇文章說,這種下意識陷入爭吵的情況,其實源於身體的求生本能及其帶來的害怕情緒。要想在緊張的情境下避免爭吵,提升溝通效率,我們需要日常練習三種習慣。

爭吵是一件傻事?

爭吵,其實是一件傻事。

當與別人意見不合的時候,我們有時會下意識把別人的反對當作一種冒犯。這會讓大腦的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感知到威脅,於是發出戰鬥的訊號。

這時,我們的血壓會升高,呼吸會變急促,肌肉會繃緊,腎上腺素會激增。這些生理反應會削弱我們開放思維的能力,讓我們的思想集中於眼前的勝負。

麻省總醫院臨床心理醫師克罗诺普洛斯(Antonia Chronopoulos)說:「當我們處於生存模式的時候,我們不太容易考慮創新的解決辦法。這時的主要目的就是防禦、逃跑或鬥爭。」

當然一個巴掌拍不響。我們想要控制局面的高分貝喊叫,很可能激起對方同樣的身體反應,使雙方都難以自制地陷入唇槍舌劍。

另一方面,即使我們有時強壓住了怒火,上述的身體反應也很難消失。我們沒有爆發出怒吼,但肌肉仍會緊繃,呼吸仍會短促,思想仍會縮窄,所以也無助於我們尋求理性的解決辦法。

我們不希望生氣,希望與別人協調解決問題,可是這種憤怒爭吵的來源,卻是人類身體在久遠歷史中形成的求生本能。一旦陷入緊張的情境,它很容易就能「綁架」我們的情感和行為。要想在突如其來的「丟臉」情境下保持冷靜,維護溝通,我們就必須日常練習一些好習慣了。

簡單3個方法 幫你「戒掉」吵架

1. 記錄自己的行為

要想避免爭吵,我們首先要了解,它會在什麼情況下發生。所以要記得經常回顧和記錄自己的言行。

每個週末,我們不妨回想一下,過去一週有哪些事讓我們生氣了?這些事涉及了哪些人,哪些話題,哪些地點,有沒有讓我們吃不好、睡不好?如果把憤怒程度分為10個等級,我們當時處於哪一級?

寫下這些情況之後,我們也許能總結出自己的「生氣模式」,從而更多地關注那些容易惹怒自己的人或事,提前做好應對策略。例如,我們可以帶點舒緩壓力的飲食,或把一些可能不愉快的交談安排在自己精神狀態比較好的時間。

2. 調整呼吸

在交談過程中,我們要經常注意自己的呼吸,當感覺有些急促的時候,我們最好就要調整了。

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調節呼吸的方式。我們可以做幾次深呼吸,或者藉口上廁所離開,從1數到10之後再回來。重要的是,要讓大腦暫時斷開焦慮,以便回到實際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

情緒能影響呼吸,而呼吸也可以反過來影響情緒乃至身體。美國知名整體心理學家妮可・勒佩拉(Nicole LePera)說,讓呼吸慢一點、深一點,有助於降低心跳的速度,讓心情冷靜下來。而經常處於呼吸短淺的狀態,則容易導致高血壓、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等問題。

勒佩拉總結了一套每天早上練習五分鐘的呼吸方法:從肚子最深處開始吸氣,到沒辦法吸進更多空氣時,憋氣兩、三秒,隨後慢慢、輕鬆地吐氣,最後規律地呼吸一回(吸氣、吐氣)。她說,隨著不斷地練習,她發現自己變得更冷靜、更平和了,而且可以在情緒激動、最需要冷靜的時候,刻意透過深呼吸來讓身體安穩下來。

除了呼吸之外,克罗诺普洛斯醫生還提議,我們可以日常做一些「辨別訓練」,即經常有意地放鬆身體,感受鬆弛和緊張之間的區別。這有助於我們及時發現和調整自己的緊繃狀態,例如盡快放下聳起的肩膀,鬆開緊握的拳頭。

3. 以談判代替爭吵

在一天開始之前,我們可以先做個規劃,看今天可能有哪些不愉快的事。當這樣的事發生時,我們就算感到非常生氣,也不要大喊或指責。即使是暗暗磨牙,也比互不相讓的爭鬥強得多。

這時,我們不妨向對方坦言:「你說的某某事,真的讓我很不高興。」

然後要立刻轉變話題:「我們怎麼才能解決這件事?」

這種談話方式,讓鬥爭變成了談判,更有助於雙方理智思考一件事,而不是專注於自衛和攻擊。

人與動物的最大區別在於理智和文明。當以上這三種方法形成習慣,我們就不那麼容易被身體的應激能力帶動,從而更能有效率地溝通和解決問題。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張莉)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