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10月23日訊】對於無法睡到自然醒的人來說,哪種鬧鐘聲可以幫助快速醒來?一項有關鬧鐘對睡眠慣性影響的研究,揭示了答案:換個鬧鐘鈴聲,起床更清醒。
許多人可能會認為,那種刺耳的警報聲能讓人迅速地清醒過來,但實驗數據顯示,旋律性的鈴聲反而存在更好的效果。
睡眠慣性指的是,剛睡醒之後人的認知能力缺失、警覺性降低、感知和運動能力下降的現象,簡單來說,就是剛睡醒後昏昏沉沉的感覺。
睡眠慣性會隨著清醒時間的延長而逐漸緩解。一般來說,這種狀態集中發生在睡醒後15~30分鐘內,嚴重時可以持續4~8小時。
研究統計了50名志願者的鬧鐘鈴聲,結果發現,相比於那些「嗶嗶嗶嗶」的鬧鐘鈴聲,更具旋律性的鈴聲,能讓人更加迅速地清醒過來。
可能是因為無旋律的警報聲可能會打擾大腦活動,使其更加混亂。而溫和的旋律,能夠幫助我們從睡眠狀態更有效率地過渡到清醒狀態。
影響你「不清醒」的睡眠因素
有人從睡夢中醒來能迅速清醒,但還有人可能會在起床後「傻」一會才行。睡眠慣性的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因人而異,並且受到多種因素影響。
1、睡眠情況
睡眠不足會加重睡眠慣性帶來的不適感,例如,很多人在熬夜之後,第二天醒來常會感到昏昏沉沉,無精打采。
2、晝夜節律
身體希望你能遵循晝夜節律:在生理時鐘認為該睡覺的時候睡覺。比如人在夜間醒來,會感到睏倦。這也是很多人覺得倒時差困難且痛苦的原因之一。
3、睡眠週期
若從「淺睡眠」的階段中醒來,將會是一個清醒的早晨。如果在「深睡眠」階段被吵醒,那可能就要面對一個渾渾噩噩的上午了。
讓你「起不來」的6個睡眠習慣
1、睡衣太緊
睡衣緊不僅會影響呼吸,還會導致血液循環不暢。睡覺時最好穿寬鬆點的睡衣。女性在睡前一定要摘掉胸罩。
2、蒙頭睡覺
隨著棉被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氧氣濃度不斷下降,時間長了會導致缺氧,造成睡眠質量不高,醒後感到頭暈、乏力。
3、枕著手睡
睡覺時將手枕在頭下,會影響血液循環,導致胳膊麻木酸痛,還會使腹內壓力升高,久而久之還可能引起胃食管反流。
4、張嘴呼吸
用嘴呼吸易吸進灰塵,還極易使氣管、肺受到冷空氣的刺激,影響睡眠質量。
5、睡前吃太飽
吃太多會讓大腦興奮,導致入睡困難或難以進入深度睡眠。人體夜間新陳代謝能力最低,睡前飲食還會加重代謝負擔,引起消化不良。
6、相對而睡
和他人相對而睡時,一方吸入的氣體大多是對方呼出的廢氣,氧氣濃度低,易導致大腦供氧不足。習慣「相擁而眠」的夫妻,或抱著孩子入睡的家長都要注意。
做7件事「無痛苦」起床
如何才能擁有一個元氣滿滿的早晨?從入睡到起床,試著做好下面幾件事。
1、洗個溫水澡
晚上花十來分鐘洗個溫水澡,可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能自然而然地迎來睡意,幫助睡個好覺。
2、創造睡眠環境
床墊宜相對堅實,不要過度鬆軟塌陷;選擇一個舒適的枕頭,枕高約10厘米為宜;臥室光線宜暗,建議拉上窗簾;對大部分人來說,18.3攝氏度是理想溫度。
有條件可以嘗試裸睡,有助身體降溫,進而提高睡眠質量。
3、把床和「困」聯繫起來
床只用來睡覺,不要在床上看書、玩手機、看電視、吃東西等。睡前可以想像些令自己舒適安逸的環境,如海灘、森林等。
如果在20分鐘內不能入睡,就起床去做其它事,等非常困了再回床上睡覺。
4、晚上11點前入睡
對於成年人來說,要保證每晚睡眠時間在7~8小時左右,晚上11點至第二天凌晨3點被認為是進入深睡眠最好的時間段,建議設置一個上床鬧鈴提醒。
5、醒來玩會手機
醒來很困時可以看一小會兒手機幫助清醒,順便還可以檢查下消息或行程安排等,達到醒目醒神的效果。
6、在床上坐著緩緩
慢慢坐起來伸展下身體,坐2分鐘,讓被窩外的冷空氣刺激頭腦清醒,然後再起床。冬季注意披上衣服,以免著涼。
7、起來喝杯溫水
早上醒後喝杯溫水,能刺激休息了一夜的胃腸開始工作,發出進食信號,人體也會隨之清醒。注意不要喝涼水,久之不利胃腸健康。
(轉自看中國/責任編輯:李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