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10月16日訊】大家好,歡迎收看《百年真相》。
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介紹上海灘流行樂歌壇的標杆性人物——陳歌辛。一些年輕的觀衆朋友,可能對這個名字不太熟悉,但是相信您一定多多少少都聽過他的作品,比如這首每逢過年必放的賀歲金曲《恭喜恭喜》,您應該不陌生。這首歌的詞曲作者,就是陳歌辛。
陳歌辛本名為陳昌壽,生於歌舞繁華的上海。陳歌辛可以算是音樂天才,一生沒有進行過專業系統的音樂學習,卻憑藉對音樂濃厚的興趣和與生俱來的天賦,成長為上海音樂界的傳奇人物。
1930年,風流儒雅的陳歌辛加入了明月歌舞團擔任鋼琴教師。這個歌舞團可不簡單,它是由「中國流行音樂之父」黎錦暉創辦,大家耳熟能詳的三四十年代的大歌星,比如,周璇、王人美、黎莉莉等都是這個歌舞團的成員。
也是在這一年,陳歌辛結識了熱愛藝術的富家少女金嬌麗,並最終抱得美人歸。美滿的婚姻激發了陳歌辛的音樂靈感,婚後多年,他的流行樂創作一直處於巔峰狀態,寫下許多廣為傳唱的歌曲,比如獻給妻子金嬌麗的《永遠的微笑》,還有《鳳凰于飛》、《夜上海》等。
陳歌辛喜歡在旋律中融合中、西方音樂的特點。他不僅產量高、質量高,而且風格多變。當時,很多歌手都願意唱他寫的歌。為什麼?一唱就紅。
據陳歌辛的長子陳鋼回憶,陳歌辛寫歌可謂神速,別人苦思冥想,幾天也寫不出的好曲子,他一晚上甚至能寫出三四首。陳歌辛常常在半夜興奮地叫醒妻子金嬌麗,展示剛剛創作完成的新歌,還自信地表示:「明天一拿出去,全流行。」
說到這兒呢,就要為大家介紹陳歌辛最具傳奇色彩的一首曲子——紅遍全球的歌曲《玫瑰玫瑰,我愛你》。這首曲子,相信大家多少聽過些。它是1940年,陳歌辛為電影《天涯歌女》創作的插曲。由當紅歌星姚莉演唱,一經發行瞬間就火了。火到什麼程度?當時,只要走進上海的一間歌舞廳,擰開一個電台,就能聽到這首歌。
而且,這首歌不僅火遍中國大江南北,還火到了遙遠的美國。二戰結束後,《玫瑰玫瑰,我愛你》被翻譯成英文,傳入美國,由當時最著名的爵士歌手弗蘭克‧萊恩翻唱,1951年便登上美國流行音樂榜的榜首。這是中國第一首走出國門、被外國人翻唱的流行歌。美國人甚至還願出百萬美金的版稅尋找原作者。只因當時中共正在大陸大搞「清算美帝主義」的知識分子改造活動,煽動中國人的反美情緒。陳歌辛迫於政治壓力,只得放棄前往美國領取巨款的機會。現在想想真是相當可惜。
聽到陳歌辛創作的歌曲,名稱多與「春天」、「花朵」、「夢」相關,大家會不會覺得他就是個沉醉於風花雪月的多情才子?要這麼想那可就錯了。陳歌辛有著藝術家的社會責任感。抗戰初期,他因創作幾首抗戰歌曲,於1941年12月16日被日本憲兵綁架,關進「極司菲爾路76號」魔窟,受了三個月的酷刑。
1946年初,中華民族迎來抗戰勝利後的第一個黃曆新年,陳歌辛以「慶餘」為筆名,創作了我們在節目開頭聽到的那首賀年新歌《恭喜恭喜》。這首歌只有四句曲調,卻有五段歌詞,像是一首迴旋往復、唱不完的詩歌。歌詞中「恭喜」二字出現了多達數十次,但並不會讓人覺得厭煩,反而覺得朗朗上口。後來,這首歌經鄧麗君等歌手翻唱,成了每年必唱的賀歲金曲。
以陳歌辛的才情,可以預見他的藝術前途不可限量。可是,他的命運卻在冥冥之中蘊含在他的名字之中。歌辛——充滿了歌者的辛酸。這是怎麼回事呢?
早在1938年,陳歌辛就認識了中共地下黨員揚帆,共同為電影《兒女英雄傳》譯配了蘇聯歌曲《伏爾加船夫曲》。他還曾在上海左翼文人夏衍、田漢等人的引導下,創作宣傳中共革命的作品。
抗戰勝利後,在1946年6月,陳歌辛被國民政府以漢奸嫌疑逮捕,關了7天,後無罪釋放。陳歌辛被釋放後,夏衍邀請他前往「左翼文人」雲集的香港居住,陳歌辛欣然前往。1946年底到1950年,他在香港度過了一段安逸舒適的生活,創作成果也頗為豐厚。大家所熟悉的《夜上海》、《花樣的年華》等描繪上海灘的經典歌曲就是陳歌辛那個時候創作的。但是,也是在這裡,給他埋下了日後悲慘命運的伏筆。
在與那些左翼文人的交往中,陳歌辛不知不覺被他們影響,對中共充滿了不切實際的幻想。1950年,夏衍回到上海擔任中共的文化局長後,力邀陳歌辛回上海發展。而陳歌辛想也沒多想,就欣然答應,滿懷著憧憬和希望重回上海。陳歌辛可能做夢也沒有想到,他的人生軌跡就因為這個決定而從此改變。
剛剛回到上海的最初,陳歌辛還是相當被器重的,他來到上海電影製片廠擔任作曲,又受聘於上海音樂學院,教授作曲配器課程。然而此時,他也和其他被黨領導的藝術家一樣,失去了創作的自由,作品也不再有以往的靈性與光彩。寫慣了浪漫情懷、才子佳人,突然只能歌頌中共、歌頌無產階級,陳歌辛還真有些轉不過彎兒來。
既然藝術之路受限制,那就只求能安安穩穩過日子吧。可是很快,中共就對各種文藝形式舉起了屠刀。在中共的眼中,三四十年代的流行歌屬於「靡靡之音」,反映「醉生夢死的腐朽生活」,或「迎合小市民低級趣味」,陳歌辛早期創作的歌曲就屬於此類的典型。
於是,一夕之間,陳歌辛的《漁家女》被打成「反動」的「黃色歌曲」。雖然大家聽著曲,看著詞怎麼也找不出這《漁家女》到底「黃」在哪裡。可是黨說是「黃」的,誰也不敢說個不字。當時剛剛卸任的中國文聯主席周巍峙,還發表文章《批鬥黃色音樂》,狠批陳歌辛等人的作品。
等到1957年,毛澤東發動「大鳴大放」的「陽謀」,給知識分子羅織罪名時,雖然陳歌辛什麼都沒有說,卻也被劃為「右派分子」,發配到安徽白茅嶺老幹農場勞動改造。
為什麼陳歌辛會被劃為右派?從歷史的記載中,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個是說由於指標壓力。音樂家賀綠汀曾在一次會議中公開隱情,說「反右鬥爭」時他受到中共官員陳毅的保護,本該屬於他的右派名額由陳歌辛「頂替」。
另一個說法呢,是說陳歌辛1957年的絕筆之作《梅花開咯》,在歌名與歌詞內容觸犯中共大忌。也許有觀衆朋友會覺得奇怪,怎麼這也犯忌?我們這兒來給大家分析下,梅花是中華民國的國花,這首歌,歌名說梅花開放,歌詞讚梅花品格,這難免讓中共浮想聯翩,而在那個荒唐的年代,即便是牽強附會,也足以定罪了。
因為受到「右派」罪名的牽連,陳歌辛家人的境況也十分艱難。當時,陳歌辛有三男一女四個孩子。頗有音樂天分的長子,就是後來創作「梁祝」小提琴協奏曲的陳鋼,在上海音樂學院背負「右派孝子賢孫」的罵名;次子陳鏗是個數學奇才,原本在復旦大學讀書,卻被下放到江西餵豬;女兒陳小麗變得沉默寡言;而幼子陳東則過早地缺失父愛;家裡的全部重擔都由妻子金嬌麗一人擔負。
而陳歌辛在農場「改造」的生活,也是充滿艱辛啊。同在農場「改造」的作家艾以回憶,農場的「右派分子」都住在茅草屋裡,幾十人甚至上百人擠在一個大通鋪上。除了白天進行高強度勞動,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圍著茅草屋的通鋪轉,在那裡吃飯、休息、改造思想。繁重的勞動,惡劣的物質條件加上孤獨無助的生活,每個人都承受著身心的雙重壓力。
習慣了大都市的藝術生活,陳歌辛一下子來到荒無人煙的山區,生活與心境的落差讓他水土不服,無法適應沉重的「改造」生活。幸好有家人給他接濟食品和營養品,支撐著他勉強度日。
每到過新年的時候,金嬌麗都不辭辛苦,在漫天風雪中步行80里趕到農場,只為與陳歌辛相聚一夜。他們不能像在家裡那樣,喝著紅茶談天說地,只能「用剛洗過舊鞋的泥水放在小鉛桶裡煮滾而飲」。更為心酸的是,水還沒喝完,農場探視結束的哨子又吹響了,金嬌麗只能「一路哭到家」。
而三年大饑荒的到來讓陳歌辛這些右派們的日子更加難過了。1961年,農場口糧大幅減少,右派的伙食壓縮到每天只有一頓乾飯,一頓稀飯,就這樣,還得幹很多苦力活,所有人都在鬼門關前掙扎。艾以說,當時農場還流行一種怪病,從「四肢無力、日漸消瘦」變成惡性貧血,死前卻「全身浮腫,渾身皮膚腫脹得發亮」。
1961年1月25日的早上,當「右派」們起床準備開始一天的勞作時,只有陳歌辛沒有動靜,叫他也沒反應,等掀開被子一看,大家才發現,年僅47歲的陳歌辛「臉色慘白,停止了呼吸,不知什麼時候已離開人世」。
在飢寒交迫、人人難以自保的時代,農場每天都有人餓死,荒山上每天都有新抬去的屍體,草草掩埋後變成野獸的食物。除了他的家人,也許沒有人顧得上去關心一位藝術家的逝去。事後,金嬌麗趕到農場為丈夫收屍,只能在沒有墓碑的墓地裡,撿回了206根遺骨。
陳歌辛的故事就此劃上句點。我們回顧他的人生,為他憑藉才華聲名鵲起而讚歎欣喜,為他錯信中共慘遭迫害而扼腕嘆息。他的際遇,折射出了時代之殤。在中共荒唐且殘酷的運動下,那個曾經群星閃爍的文化盛況一去不返,那些曾經風光無限的明星也都淪為專制統治下悲慘的受害者。
今天的節目就到這裡,謝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期再見。
歡迎訂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J0WwxWijk8NemAqLtqj4Sw
訂閱Telegram群組:https://t.me/bainianzhenxiang
【百年真相】節目組製作
(責任編輯:李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