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年輕人中流行的「躺平文化」

編譯:信宇

借用中國社會當下「躺平」文化一詞的用法,近日,大紀元專欄作家約翰‧麥克‧格里昂(John Mac Ghlionn)刊文表達了他對現在不少美國年輕人亦選擇「躺平」(Lying Flat)這一現象的看法。

格里昂首先引用《城市雜誌》(City Journal)特約編輯艾莉森‧施拉格(Alison Schrager)的文章觀點:認為,美國出現的「躺平」現象,對於美國經濟並不是好兆頭,並表示贊同。施拉格是位於紐約的曼哈頓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

Z世代和千禧一代正在以創紀錄的數量離開勞動力市場。為什麼呢?施拉格認為,正是由於「高額的失業福利和刺激性消費支付」政策。此外,由於全球疫情整個國家基本上被封鎖了18個月,許多人後來發現自己「有一大筆存款」。畢竟,他們沒有地方去消費政府免費發放的這些補貼。這是施拉格的觀點。

但格里昂表示,這並不完全正確。根據雅虎-哈里斯(Yahoo-Harris)的民意調查,年輕的投資者都寄希望於賭博,因為11%的Z世代已經用他們的刺激性補貼購買了加密貨幣。同時,15%的千禧一代,即年齡在25至40歲之間的人,已經投資了加密貨幣。這是使用「免費」政府補貼的明智之舉嗎?相信讀者諸君自有判斷。

在美國,那些選擇「躺平」的人應該認識到,美國人「從未工作得這麼少」。施拉格指出,這個說法得到了《美國全國經濟研究》(NBER)期刊2006年一項研究成果的支持。自2003年以來,美國男性每月平均獲得28小時的額外休閒時間;而另一方面,美國女性平均增加了24小時。

2020年7月25日,華盛頓州西雅圖舉行「青年行動日與聲援波特蘭」示威活動,消防員剛從一家被暴徒破壞的星巴克咖啡屋中走出來。(Jason Redmond/AFP via Getty Images)
格里昂提出疑問並回答:有了這麼多額外的休閒時間,為什麼美國的Z世代和千禧一代仍然選擇「躺平」呢?是因為他們天生懶惰、忘恩負義嗎?不是的,不是天性如此。他們的精神迷失了,其中一些人迷失程度令人難以置信。

格里昂說,作為一個具有心理學背景的人,他相信這個問題千絲萬縷,需要追根溯源。頻繁「跳槽」和拒絕上班為我們國家的未來描繪了一幅令人擔憂的畫面。這個問題存在著一種根本性的脫節,無法通過立法來消除。

權益與自我吸納
格里昂做了兩點說明:「首先,雖然我討厭使用這個詞,但我是一個千禧一代。第二,本文提出的觀點不是為了給所有Z世代或所有千禧一代成員貼標籤。本文觀點旨在對我們國家及其公民所面臨的問題進行廣泛的描述和探討。拒絕上班其實是頹廢社會的一種更深層次症狀。

「我認為,『躺平』的決定與自戀和權益有更大關係,而不關乎懶惰。公眾都認為,千禧一代是痛苦的自戀者;Z世代的人似乎更糟糕;而上帝眷顧那些2010年以後出生的人,即阿爾法一代(Generation Alpha)成員。」

接著,格里昂引用心理學家卡瑞爾‧麥克布萊德(Karyl McBride)的說法,權益被定義為「自己應該得到特殊待遇或外界應該主動達成自身目標的不合理期望」。麥克布萊德撰文認為,在自戀者的世界裡,他或她自己必須永遠是第一位的。這被稱為自戀權益。

麥克布萊德警告稱,自戀權益主義者缺乏「對他人產生共鳴」的能力。因此,他們被衝動和瘋狂的慾望所支配,或者像弗洛伊德所說的,被身分或地位所累。自戀者說話時,其他人都必須洗耳恭聽;所有人都必須服從。他們認為自己是卓爾不凡的,甚至是出類拔萃的,為此,外界必須把他們當作皇親國戚來對待。

自然而然地,由於具有操縱和欺騙別人的傾向,自戀者發現自己極難與他人建立或保持良好的溝通。在這個「自拍時代」,個人需求是第一位的,而社會需求則被拋在身後了。《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科普期刊2011年一項相關主題研究結果顯示,在過去30年裡,美國大學生的自戀程度增加了30%。30年後,預計情況仍將惡化30%。

格里昂表示,隨著社會的原子化和對於一夫一妻關係的長期承諾逐漸減少,美國年輕人逐漸選擇向內轉。傳統的價值觀已不再具有吸引力,取而代之的是虛無主義風靡於世。目前的社會正變得越來越自私。

他認為,在美國,要維持一份工作,聽起來似乎很容易,實際上卻非常艱難。蓋洛普(Gallup)統計數據顯示,85%的美國人討厭自己的工作。作為一個美國人,就是要以希臘神話人物西西弗斯(Sisyphus)般的毅力堅持下去,至少以前歷代美國人就是這麼走過來的。與前輩們相比,當前的年輕美國人似乎缺乏幾分韌勁。

「復原力與社會福祉密切相關,要求具備足夠能力,不僅能夠適應新環境,而且能夠經歷磨難砥礪前行。」格里昂說,「然而現在,對於年輕一代而言,堅韌不拔的精神卻是一種稀缺資源。當前,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對婚姻的承諾減少了,對社區的承諾減少了,對宗教的承諾減少了,因而他們對工作理念的承諾也在減少。這個趨勢令人深感擔憂,而且目前尚未發現行之有效的解決之道。」

譯註:千禧一代(millennial),也稱為Y世代(Gen Y),指1980~1995年間出生的一代人,即在跨入21世紀以後達到成年年齡的一代人,這代人的成長時期幾乎與互聯網的形成與高速發展時期相吻合。

Z世代(Generation Z,簡稱Gen Z),意指在1995~2010年間出生的一代人,又稱網絡世代、互聯網世代,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科技產物影響很大的一代人,是第一個自小同時生活在電子虛擬與現實世界的原生世代。

阿爾法一代(Generation Alpha),指2010年以後出生的人,他們手持智能手機成長,是迄今為止最受科技影響的一代,用阿爾法(Generation,α)這個希臘語第一個字母來定名是因為他們是完完全全在21世紀出生的第一代。)

作者簡介:

約翰‧麥克‧格里昂(John Mac Ghlionn)是一名研究員和散文作家,其作品發表在《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悉尼先驅晨報》(Sydney Morning Herald)、《新聞週刊》(Newsweek)、《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美國觀察家》(The Spectator US)等國際知名媒體。他也是《美國保守派》(The American Conservative)期刊的撰稿人。

原文:I Refuse to Work: China’s 「Lying Flat」 Culture Comes to America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