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8月31日訊】近日,中共官方提出「農戶承包地退出機制」,決定收回農戶承包地,土地改革運動疑似再度來臨。中國農民害怕土地被強制收回,對未來感到擔憂。
中共搶奪農民土地
8月27日,中共農業農村部披露,將按照中央要求,指導地方在尊重農民意願的基礎上,退出承包地的資格,建立農戶承包地退出機制。
中國農民土地承包制從1978年實施,2015年當局提出「退出承包地」,2016年和2018年也相繼提出,並在一些地方進行試點。但2019年11月官方又稱「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不變」,並將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
不料,今年當局再度提出「退出承包地」。江蘇宜興評論人士張建平稱之為「第四次土地改革」,對於中共的「自願」退出土地承包之說,他表示質疑。
張建平8月30日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所謂自願(尊重農民意願),中國沒有人會相信,我們現在打疫苗不也說自願嗎,這是非常可怕的,這是政府信譽的問題」。
湖北潛江農民王女士29日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說,「退出承包地」可能令導致農村強拆、強征土地的情況更嚴重,未來農民的生存問題堪憂。
「當地大部分農民土地都被強占了,從2004年就開始了,一直到現在還在繼續強佔」,王女士說,「強占的情況各種各樣,有的是辦廠,有的是官方賣給開發商造房子,有的是市政府要用地。」
她說,「這個政策出台,他們不是更有理由了嘛。」
中共農業農村已表示,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在試點地區整治利用閑置宅基地。釋放政府要從農民手中奪地的信號。
大陸資深媒體人黃金秋認為,土地資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社會資源,「土地承包退出機制」可能是要把土地集中到政府手中做一些事情,比如賣地等。
他對大紀元表示,中共要實行「農戶承包地退出機制」,要先解決兩個問題,一是農民的長期生存問題,二是大陸的糧食問題。
「農民退出經營之後,這個農田耕地的『紅線』還能不能守住?」黃金秋說,如果低於官方所謂的「18億畝耕地紅線」,可能就會產生糧食危機,造成飢荒。
另外,農民的就業問題怎麼解決。黃金秋說,都到城裡去,「城市可能也沒那麼大的就業容量」。
王女士已開始擔憂未來的生活,她說:「像我就是農村的,我的生活來源完全是靠種地。那如果政府採取強制性的辦法強迫老百姓退出土地的話,對以農田為生的老百姓來說,那是相當不公平的,這等於剝奪農民的飯碗了。」
她直言,由於各種苛捐雜稅「確實有少部分農民不願意種地,但我們絕大部分還是以農田為生,如果一刀切的話,讓我們怎麼活?」
「供銷社」復活 重返計劃經濟
近年來,中共當局的政策急速左轉,大有重返毛澤東計劃經濟時代的趨勢。今年7月,當局開始在農村推行「供銷社」試點工作,預期兩年內完成目標。
「供銷社」是計劃經濟的產物,也是物資匱乏的象徵。中共當局的做法,引發外界擔憂。
深度觀察中國經濟、科技和時政的評論人士秦鵬對大紀元說,供銷社殭屍復活與中國經濟現狀有直接關聯,中共感受到了經濟和政治危機重重,試圖解決問題。
自中美貿易戰開打以來,中國經濟大幅下滑,外資撤離,製造業面臨困境。2020年初,中共病毒疫情在武漢爆發,並蔓延全球。中國經濟再受重創,不少私營企業、商鋪、工廠倒閉,失業人口增多,民眾購買力明顯下降。
8月16日,中共統計局公布7月經濟數據,幾乎全部都比悲觀的預期更差,消費、投資、出口全面放緩。大陸經濟學者任澤平在微博發文稱,中國經濟正從「滯脹走向衰退」。
另外,大陸財經專欄《格隆匯》日前發布官方統計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31省市僅上海市出現「財政盈餘」,其餘30個省市均存在收不抵支問題。顯示中共財政資金嚴重匱乏。
有分析認為,中共推出一系列左轉政策與當局內外交困的處境有關,是一種預防措施。中共正在考慮,一旦國際形勢有變,或者是爆發戰爭,陷入物資匱乏,需要官方高度調配的時候,供銷社等「內循環」體系就能派上用場。
(記者羅婷婷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