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7月經濟數據全面下滑 上半年30省市收不抵支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8月17日訊】中共官方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逾30個省及直轄市中,除上海市外,財政收支幾乎都存在「收不抵支」情況。中國7月的經濟數據也全面下滑,尤其內需明顯放緩。同時,多家國際金融機構下調對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期。業內人士指,中共官方的清零式防疫正在損害製造業和消費支出。

中國大陸財經專欄《格隆匯》日前發布了官方統計數據。這些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全國31省市中,僅上海市出現「財政盈餘」,其餘30個省市均存在收不抵支的問題。

數據還顯示,全中國只有14個省市的財政自給率超過50%,而西藏、青海、甘肅、黑龍江和新疆等省的財政自給率不足30%,表明地區財政的平衡性較差,對中央補貼的依賴度較高。

從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看,則各省市均超過6成。其中浙江、北京、江蘇、廣西、陝西、海南、湖北等7省市稅收占比超過80%,貴州和河北稅收收入占比較低,僅為61%。

從財政支出增速看,上半年僅16個省市實現公共財政支出正增長,與2019年相比,31個省市財政支出增速全部回落,其中,貴州上半年公共財政支出下降12.5%,比2019年同期大幅下滑33.9個百分點。報導分析稱,這些數據表明,隨著地方政府債務壓力上升,各地項目投資審核趨嚴,非重點、非剛性支出被明顯壓減。

另據台灣中央社報導,中國7月經濟全面放緩,工業、消費、投資按年增速都遜於預期。對此,中共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淩暉8月16日對外解釋稱,中國7月份國民經濟主要指標年增速下降,是高溫、暴雨以及部分地區發生局部新冠疫情(中共肺炎)散發造成的。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則表示,本月數據明顯下滑,進一步確認了工業生產擴張放緩的趨勢,繼續擴張的動能有限;財聯社也引述華泰證券的分析指出,中國大陸今年7月的外需邊際弱化,內需放緩更為明顯,後續出口仍有風險。

此外,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人民幣3兆4,925億元,年增8.5%,為今年內最低。

對此,溫彬分析說,由於近期疫情持續演變,中國大陸部分地區重啟隔離措施,對旅遊、住宿、出行、餐飲等線下消費和服務消費造成衝擊。另外,多數主要商品消費成長乏力,也對消費形成了較大拖累。

面對經濟成長放緩的壓力,中信證券表示,在貨幣政策方面,預計央行有可能在第四季採取降準對沖風險;而在財政政策方面,預計後續月份將加快推進預算內投資和地方政府債券的發行進度。

「第一財經」引述瑞銀首席經濟學家汪濤的觀點表示,中共政府仍然在嚴控房地產和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融資,著重防範金融風險,因此目前中國並未開啟新一輪大幅寬鬆周期,而本輪疫情防控可能會讓下半年經濟面臨的挑戰超出政府預期。

近期,中國十幾個省爆發了不同程度的中共肺炎疫情,德爾塔(Delta)變異毒株迅速在中國大陸擴散,各地政府均採取了管控方式防疫。但經濟學家指出,這種防疫模式將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

據美國之音8月17日報導,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渣打銀行和花旗銀行在內的國際金融機構,近日紛紛對中國的經濟增長預期發出預警或下調增速預期。

例如:摩根大通本週早些時候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該機構的分析師將今年第三季度的增長預期從4.3%下調至2%;把2021年全年的GDP增長從9.1%下調至8.9%。

高盛將中國第三季的增長預期從5.8%下調至2.3%,將全年增長預期從8.6%下調至8.3%。該機構的分析師在報告中稱,他們已經看到全中國匯總數據表現「疲軟」。

(記者何雅婷綜合報導/責任編輯:徐耕文)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