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8月02日訊】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發布7月台灣製造業和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內需產業明顯反彈,製造業也是呈現擴張走勢。不過學者示警,部分產業已經出現存貨調整的情況,值得台灣業者高度重視。
台灣中經院公布,7月製造業、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NMI),製造業在經過兩個月趨緩後,回升1.2個百分點至65.2%,尤其台灣確診人數明顯下降,7月部分內需商業活動,慢慢恢復到正常水準,NMI7月一口氣轉為擴張,大幅反彈7.2個百分點至53.2%。
中經院第三研究所助研究員陳馨蕙:「(住宿餐飲零售)目前的活動還是呈現緊縮,但是緊縮的速度是有趨緩,跟營運活動異常中斷的情況下,我們慢慢回復到一個,往正常營運水準靠近的一個趨勢跟走向。」
台灣疫情控制漸入佳境,有機會迎接新一輪報復性消費,不過學者也提出示警,觀察7月 PMI組成的「存貨指數」,數據上升到62.7%,是從2020 年 6 月以來,首次出現客戶存貨「高於需求」情況,7月訂單雖然還在增加,但追加速度、力道,已經沒有前兩季來的積極。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張傳章:「前兩季不顧一切拉高存貨來降低供應鏈風險的氛圍有所轉變,在部分中下游比較長鏈的業者,調整庫存的動機比前兩季都來的明顯。」
中經院第三研究所助研究員陳馨蕙:「我們在過去三季的一個追貨的現象,目前在追貨的情況,可能有一些趨緩。比如說記憶體,或者說原物料相關的電子產品,事實上有出現調節存貨的現象。」
記憶體或電子產品上游金屬原物料,臨時砍單成了新常態,學者建議,如果製造業者存貨成本相對較高,不要都同一時間點備料,或卡在高價格帶,整體來看,製造業向上趨勢不變,歐美經濟走向解除封鎖,下半年供給和需求面,有望逐漸恢復正常。
新唐人亞太電視高健倫、沈唯同台灣台北報導
本文網址: https://www.ntdtv.com/b5/2021/08/02/a103180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