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7月22日訊】1992年創立的匯源果汁,堪稱是大陸的國民飲料,十多年前的匯源,已經是中國最大的果汁企業,還曾創下港交所最大的IPO紀錄,創始人朱新禮的故事也非常勵志,從山東一個窮村子的村委會主任到一度登上了福布斯富豪榜,還在電視節目中和馬雲、柳傳志這些知名企業家平起平坐。
不過現在,有關匯源的勵志故事正在成為過去時,7月16日,北京匯源食品曝出了破產重整的消息,而這之前,北京匯源飲料已經被法院強制執行近16億元,年初匯源果汁還從港交所退市,而朱新禮也早就被列入了信用不好的「老賴」行列。
當年的果汁大王是怎麼走到了瀕臨破產的地步呢?
國有罐頭廠瀕臨破產 變身為果汁業龍頭企業
匯源果汁的創辦人朱新禮,出生在山東沂蒙山區的沂源縣。在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後,很多嗅覺敏銳的人看到了商機,在中國大陸掀起了一波「丟掉鐵飯碗」的下海潮,其中就包括40歲的朱新禮,朱新禮當時剛剛調任了縣裡的外經委副主任不長時間,但他找到沂源縣領導,想要去一個全縣最差的企業幹。最後,朱新禮去了瀕臨破產的沂源縣罐頭廠,在此基礎上創立了山東淄博匯源食品飲料有限公司,這就是匯源集團的起點。
當時這個國有罐頭廠已經連續3年發不出工資,還欠著巨額外債。面對這樣一個「爛攤子」,朱新禮想到了「補償貿易」的辦法,通過跟境外設備供應商談判,引進外國的設備,再用生產的產品來抵償設備款。通過這種形式,朱新禮簽下了800多萬美元的單子。
1993年,匯源引進並正式投產了中國第一條無菌冷灌裝生產線,朱新禮還高薪聘請了一位德國食品行業的工程師幫忙把關質量。同一年,朱新禮在德國慕尼黑的國際食品博覽會上,談妥了一項出口訂單,這成了匯源的「第一桶金」。
隨後,匯源開啟了在全國密集擴張的步伐。1994年,朱新禮把匯源的總部遷到了北京。1997年,朱新禮掏空家底,用7000萬元的價格買下了央視新聞5秒鐘的廣告權,這筆廣告費比當時匯源果汁一年的銷售額還多,但這5秒種的廣告,讓匯源打開了中國市場,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到2000年時,匯源果汁就以23%的市場份額,高居中國果汁產業榜首。之後連續十多年,匯源果汁的市場份額都穩居國內第一。2007年2月,匯源果汁在港交所上市,籌集資金24億港元,成為當年港交所規模最大的IPO。那時的匯源,占領了中國果汁市場的半壁江山,中高濃度果汁占了45%的市場份額,一時風光無限。
匯源果汁的迅速發展,也吸引了飲料巨頭的關注,就在2008年,匯源果汁迎來了一個命運的轉折點。
可口可樂收購案 匯源命運轉折點
2008年9月,可口可樂宣布將以每股12.2港元、總價179.2億港元(24億美元),全額收購匯源果汁。如果併購成功,這將會成為當時中國市場涉及金額最大的外資併購案。朱新禮個人擁有匯源公司42%的股份,成功併購後將進帳74億港元。消息一公布,匯源果汁當天的股價就大幅上漲。
本來,這樁收購案是「你情我願」,雙方都很看好的。可口可樂看上了匯源果汁在中國市場的頭牌地位,而匯源果汁則看上了可口可樂擁有的渠道和現代飲料企業管理體系。在媒體會上,朱新禮也表示匯源的出售和企業經營壓力無關,是匯源心甘情願地「嫁給」可口可樂的。
但沒想到,這樁交易引發了全社會的關注和強烈抵制,引起了所謂民族品牌存亡的全民大討論。網上一項將近7萬網民參與的調查顯示,82%的網民反對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果汁。而在2008年8月,也就是匯源收購案公布的前一個月,中國的《反壟斷法》才剛剛開始實施,而匯源收購案就這樣撞到了槍口上。
但是,為了提高資產評估價值,朱新禮已經大舉擴產。在收購之前,朱新禮先後在安徽、山東等多個省份建設了水果加工基地,僅兩個月就投資了20億元,希望在拿到可口可樂的收購款之後,加碼投資果汁產品的上游環節。而為了配合收購,朱新禮還大舉裁撤和可口可樂重合的營銷渠道,減少成本。
在併購交易沒有完成前,匯源就急於砍掉了自己的「銷售大腿」,但是最終,命運卻跟朱新禮開了個大玩笑。2009年3月,中共商務部以「反壟斷」之名正式否決了可口可樂的收購案,這也成了匯源果汁由盛轉衰的關鍵節點。公開資料顯示,2007年匯源果汁年總收入27.07億元,淨利潤6.4億元,但是在2008年,匯源的淨利潤暴跌86%,只剩8,890萬元。
醉心於大農業 導致資金鏈斷裂
不過,有分析認為,這次收購計劃的失敗對匯源有一定影響,但不是最致命的。匯源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它布局了太多的「大農業」項目,而這些項目要求的資金量非常大,把匯源很多的資金給扯進去了,這是造成匯源資金問題的核心原因。
在沂源山區長大的朱新禮,有一個回歸上游農業的田園夢,在2001年6月底,朱新禮成立了北京匯源飲料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匯源飲料」),開始在農業產業鏈上的全方位布局,涉及到了生物技術、飼料、生物大數據開發,以及和農業相關的旅遊產業、還有養老產業等等。
近十年來,匯源在農業板塊不斷大手筆擴張,朱新禮也成了中國第一位打通了果樹種植、加工、銷售全產業鏈的企業家,一度被封為農業的「守望者」。
在2006年,匯源集團以2.2億美元的價格出售了匯源果汁35%的股權,引入法國達能、美國華平基金等基石投資者籌劃在香港上市,這次融資不僅讓匯源果汁估值上漲到6.28億美元,也在更大程度上助力了匯源在農業上的投資。
在後來的採訪中,朱新禮也多次提到,可口可樂的收購對匯源來說是一個機會,如果把美國人的25億美元投到中國的現代農業上來,就能幫助很多農村、農民實行規模化、科技化、品牌化多方面的經營,同時還能借助可口可樂平台,把中國的水果和濃縮果汁輸送到全球去。
但是,在可口可樂收購案失敗後,朱新禮並沒有放棄匯源的「大農業」夢想,匯源果汁和匯源集團全產業鏈下的大農業格局,一直都是朱新禮管理下的兩條並行軌道。而匯源果汁暴露出的債務危機,則凸顯了這一並行模式下的重心不平衡。
據《中國經營報》報導,截至2019年3月,匯源集團已經在中國10多個省規劃和建設了20多個農業產業園區項目,縱貫南北,橫跨東西。其中,在湖北鍾祥建設了匯源目前最大的生態綠色產業園,投資規模高達142億元。
但是,由於大量項目仍然處於早期發展階段,回收周期相對較長,這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企業的現金流。而在2018年3月,匯源果汁的一紙公告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債務成謎 黯然退市
2018年3月,匯源果汁爆發債務危機,匯源發布的公告顯示,在沒有得到董事會批准,沒有簽訂協議,也沒有對外披露的情況下,上市公司匯源果汁借給北京匯源42.82億元的貸款。
按照香港聯交所的上市規定,這筆貸款總金額已經超過資產比率的8%,但是既沒有經過董事會批准,也沒有及時進行相關披露,屬於重大違規,因此匯源果汁被勒令停牌。
而在停牌期間,匯源無法遵守聯交所的復牌條件,因此從今年的1月18日起,匯源被香港聯交所除牌。在停牌期間,匯源還爆出向P2P公司貸款,甚至以果汁抵債的消息。
事實上,匯源果汁從2011年開始,就主要依賴政府補貼、融資借貸、出售資產等維持企業運作。從2011年到2016年,匯源果汁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之後的淨利潤都是虧損。
但是,就在2018年6月公司停牌期間,北京匯源集團還計劃投資200億元在雲南彌勒市建設高原特色水果交易中心以及田園綜合體,並且在半個月後,將投資額進一步被加碼到300億元。而匯源近年來投資的大農業項目,多數進展緩慢、定位不清,有的更是直接擱淺。
但是,除了發展大農業之外,匯源果汁還存在產品過於單一、新品屢屢失敗、戰略無序、營銷無力等等一系列問題。果汁行業主要分為低濃度、中濃度和百分百果汁三大板塊。尼爾森數據顯示,2018年匯源在100%果汁及中濃度果汁的市場份額還是穩居業內第一,然而,這兩個市場目前已趨近飽和,增長極其有限。而低濃度果汁市場,可口可樂和康師傅的市場份額都高於匯源,而且市場地位無法撼動。
匯源雖然源源不斷地砸下重金,拓展產品邊界,比如先後推出過冰糖葫蘆、速凍水餃等等新品,還曾經涉及普洱茶、減肥茶、白酒等領域,但是這些努力,最後大多都是以失敗告終。
在「病急亂投醫」的背後,匯源果汁還一直存在著家族式企業的頑疾,匯源集團的一位離任高管曾經提到,在匯源內部,80%是山東人,20%是外地人,「山東幫」和「非山東幫」的鬥爭也一直存在。另外,朱新禮讓自己的兒子、女婿、女兒輪流擔任副總裁,弟弟當總經理,但是自家人卻一直在砸自家招牌,朱新禮的女婿、侄子都曝出過以公謀私、私賣商標等醜聞。
在過去幾年裡,為了改變這種狀態,朱新禮曾重金從李錦記挖來總裁蘇盈福,又挖過前百事可樂中國高管梁家祥等人擔任匯源果汁CEO。但是由於內部阻力太大,這些人幾乎沒有一位在職時間超過兩年。蘇盈福曾經說過,公司討論什麼決策,家族成員只要星期天回家一起吃個飯,基本都成形成共識。
匯源果汁沒有找到可以重新激發公司「造血」能力、提升利潤的項目,但是公司在借款模式下的利息支出卻不斷增大。到了2017年,匯源果汁的利息支出已達到5.46億元,是1.35億元淨利潤的4倍還要多。
作為商界傳奇大佬之一,朱新禮在2018年的時候,還是胡潤百富榜上身家35億元的富豪,但是現在,朱新禮已經多次成為被限制高消費的「老賴」。2019年底,因為德源資本被法院查封,朱新禮41億元資產遭凍結。如今呢,就像是「每日經濟新聞」報導中所說的,在朱新禮的沂源老家,已經沒有匯源和他家人的身影,但在全國各地,朱新禮卻有著眾多前途不明的項目和著急的債主。
6月初,匯源食品的臨時管理人曾經公開招募投資者。但是,如今的果汁市場競爭激烈,而匯源果汁的巨額債務依舊懸頂。危機之下,誰會來搭救昔日的果汁大王呢?
策劃:宇文銘
撰文:李松筠、蔚然、宇文銘
剪輯:曲歌
製圖:R1
監製:文靜
財商天下: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2AiO-ehTTIZ3PpnTkecvA/?sub_confirmation=1
(責任編輯: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