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她修成千手觀音(一)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5月19日訊】歷史上帝王、將相、富貴人家能修煉得道的並不多見,你聽說過妙善公主嗎?你知道妙善公主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嗎?妙善公主捨身救父,挖眼為妙莊王治病將其感化,終於成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公元前6世紀父城(今李莊鄉古城村)國王,王后名寶德,未有太子,只生育三個女兒:長女妙顏、次女妙音、三女妙善。後世依據其三女姓名第一字都是「妙」推斷莊王姓妙,因此又稱妙莊王。

第一回 濁酒三杯涼亭小宴 明珠一顆好夢投懷

話說時在周朝的末年,中原列國,互相征伐,刀兵相乘,連結不解,正鬧得人無安枕,野無淨土。那時西方興林國卻正值承平之世,端的風調雨順,國泰安民。

講起這個興林國,在西域諸國中,可稱是巍然獨立的大國,領袖各邦。但因地勢關係,與中原素來不通往來,雙方隔絕。這也只為兩國中間,隔著一座山,人稱須彌山。這一座山,高可按天,廣袤有數千里,橫亙在西北高原上,好似天生的界限一般。在當時,交通不便,中原人雖知道有這座名山,只因為此山幽深險阻,氣候又異常寒冷,山上的積雪,就是盛暑的天氣,也一般地不會融化,終於沒人敢去冒險西行。那興林國又恰恰建在須彌山的西北,在閉塞的當時,自然不會與中國相通了。

這興林國在西方諸部落中,歷史最為久遠,開化也比較早些,又佔著三萬六千里的國土,幾十萬人民,自然雄長一世,惟我獨尊,各小部落不容不臣服了。

那時在位的國王,名叫婆迦,年號妙莊,倒是個賢明之主,統治著數十萬人民,使得男耕女織,各安生業,在位十多年,把一個興林國治理得國富民豐,蒸蒸日上。妙莊王是一國之主,安富尊榮自不必說。正宮王后,名叫寶德,又是個賢良的婦人,與妙莊王十分敬愛,家庭方面也充滿了和融氣象。

但是,天下無十全十美的事,人生雖富貴無雙,到底不能沒有缺陷。妙莊王貴為國主,富有天下,只是有一樁事情,不是國王威力所能攫取,也不是金銀所能買到的,卻是膝下只有二位公主,並沒有一個太子。妙莊王已是六十多歲的人,嗣位無人,自然望子情殷。為著此事,常使他悶悶不樂,有時不免要長吁短嘆。俗話說得好,「子息是有錢買不到,有力使不出的」,他縱然煩惱,也終歸無用。在希望和焦急愁悶的環境中,一天天地過去。春去秋來,匆匆的又是數年。

那時,正是妙莊王十七年的夏季,御花園中的一池白蓮,正迎風爭放,香霧輕浮。寶德王后因這幾天來覺得妙莊王愁悶不樂,便在蓮池的涼亭之中設下筵席,請妙莊王飲酒散悶,

當下夫妻二人,在亭中分上下首坐定,官娥綵女,分班斟酒送菜。妙莊王心中,雖然為著子嗣問題不自在,但深體寶德後的一片好意,不免強顏歡笑。一方面看著池中的萬朵白蓮,參差的開放著,襯著碧綠的荷蓋,清雅可愛。微風過處,輕輕的顫動著,好像含羞欲語的神情。那一陣陣淡遠的清香,也從風中傳播過來,沁人心脾。妙莊王在這種環境裡邊,也覺別有天地,很是有趣,心上的一片愁悶,早被清風吹散。

就此與寶德後互相傳杯,開懷暢飲,有說有笑起來。寶德後見他快樂,也自歡喜,親自執壺斟酒,又命群姬當筵歌舞。如此一鬧,早就是明月西斜。

妙莊王酒已過量,不覺玉山頹矣,乘著一團酒興,命撤了席,扶著宮娥,攜了寶德後,逕回寢宮安息去了。

一覺醒來,已是紅日滿窗。寶德後早已梳洗完畢,便服侍妙莊王起身, 讓他洗盥之後,一面端整飲食,一面向妙莊王道:

「妾昨夜得一奇夢,未知主何吉凶?夢到一處地方,正是海邊模樣,一片白茫茫的,無邊無岸,波浪滔滔,很是怕人。

「正看間,忽然‘訇’的一聲響亮,海中就湧出一朵金色蓮花。初出水時,大小與尋常蓮花無異,離水面也很近。不料這金色蓮花,卻愈長愈高,愈放愈大,金光也越發耀目生花,連眼也睜不開來。於是,便將眼合了一會兒,待到重新睜開來時,哪裡有什麼金色蓮花?兀立在海中的,卻是好端端一座神山,山上卻縹縹緲緲的似有許多重疊的樓閣,以及那寶樹珍禽,天龍白鶴。這許多景象,究竟距離得遠,倏隱倏現的,看不真切。中間只有一座山頭上,湧出一坐七級浮屠。浮屠頂上,端端正正安放著—顆明珠,放出千萬道奇光異彩,十分莊嚴。

「我正看得出神,那一顆明珠,忽然冉冉地升空,轉瞬之間變得一輪旭日,漸漸逼近海岸,不多時已高高地懸在我的頂上。又是‘轟’的一聲響亮,那輪旭日竟拋拋滾滾地落到我懷中來。我嚇得忙了手足,欲待逃去罷,兩足又好似生了根的一般。我不覺拚命一掙,竟自掙醒過來,好端端地睡在床上,哪裡有什麼海,有什麼山和一切的景象?到此,始知是南柯一夢。這種夢不知是何予兆,主何吉凶?」

妙莊王聞言,心中暗暗歡喜,向寶德後安慰道:「御妻夢中所見,分明是佛國極樂世界的真形,凡人難遇,自然是大吉之兆。再說那明珠,分明是佛家舍利,化為旭日,就是陽像;投入懷中,不消說是孕育之兆了。御妻得此夢征,今番懷孕,一定生男無疑,正是大可慶幸哩!」

寶德後聽了這一番話,自然歡喜不盡。此事傳遍宮中,於是合宮上下都存著萬分的希望。

再說寶德後自從這天起,懷孕的象徵逐一地顯露出來,經過了兩三月時間,腹部便顯著地膨起來。可是自從懷孕之後,身體倒很強健,只是有一樁,凡是魚肉一類的葷腥,一點也不能入口。就是平日間最愛吃的東西,只要是葷的,一見了便要起噁心,勉強吃得一點兒,包管會連苦膽汁都嘔將出來。這也是孕婦常有的事情,大家也不以為怪,又哪裡知道內中卻另有一番奧妙哩!

如此一天天地過去,不覺又是冬盡春來,寶德後的產褥之期,也愈迫愈近,妙莊王滿擬今番——定生男,非常地高興,忙著先預備起慶賀的事情來。合宮上下,也自有一番忙碌,不在話下。

直到妙莊十八年二月十九那一天,妙莊王婆迦正在園中觀賞美妙的春天景物,出神地幻想,忽有宮女岔息奔到面前奏說;「王后在辰時三刻,又添了一位公主,請賜題名。」

妙莊王一聽生的又是一個女孩子,就把心頭的高興早消滅了一半,但這也是無可如何的事,只怪自己前世沒有修透,才致如此。當下便向宮女問起:「王后生產後可安好如常?」

那宮女道:「啟奏我王,娘娘當生產的當兒,有許多異色良禽,集在庭樹爭鳴,如奏仙樂。屋中也有奇香發現,氤氳陣陣。隔不多時,便產生了三公主。如今大小平安,娘娘精神健旺,公主啼聲也自洪亮。」

妙莊王聽了此話,暗想仙禽集樹,異香繞室;又想起寶德後懷孕時的一夢,遮莫此兒有些來歷,生具夙根,也未可知!他便題取「妙善」二字做三公主的名字,因為上肩兩位公主。一名妙音,一名妙元,都拿自己年號的首字來排行的。當下便親用金箋硃筆書就,付與宮女去了。正是:

惟善堪稱妙,兒生有慧根。

第二回 怪老人妙舌說慈航 小公主停哭聽佛偈

話說妙莊王在先聽說又生了一個女兒,心中老大有些不高興。及至聽得生時有許多異兆,想起寶德後懷孕時的夢境,暗想這孩子有些來歷,心中才寬慰了不少。就挨著妙字的排行,替她取名叫妙善。朝野的臣民,聞知宮中又新添了一位公主,大家都歡欣鼓舞,鬧起慶祝的大典來。妙莊王就在宮中大宴群臣三日。在這三天裡面,興林國端的喜氣衝天,好一派升平氣象。

本來百姓在承平豐稔之餘,又逢到如此喜慶之事,自然值得快樂了。

閑言休表,再說妙莊王在宮歡宴的第三天,命宮女將妙善公主抱到殿上與群臣相見。不料這小孩子在宮中倒也無事,一到殿上,見了群臣酒醺肉炙的情形,馬上放聲大哭起來,再也休想住口,連乳她都沒用。鬧得乳娘慌了手腳,群臣停了杯箸,妙莊王滿腹不快。

正在此時,忽有黃門上殿奏說;「朝門外有一位龍鐘老叟,說是有物獻與公主,求見我王。」

妙莊王便命宣到殿上,只見那老叟仙風道骨,品貌不凡。

妙莊王便向他問道:「老人家,你姓甚名誰?何方人氏?今天到此,有什麼事情?快快從實說來。」

老人道,「我王且休問老拙姓名來歷,先把我今天來此的原因,講給我王知曉。老拙聞說我王新添了一位妙善三公主,大宴群臣,故而特地趕來,一則替我王道賀,二來要將這位公主的來歷,告知我王。須知這位公主,是慈航降生,來救世間萬劫。我王不要小看了這位公主,她會將現在人王的國家,將來化作佛王的國家哩!」

妙莊王聽了這一番玄妙的話不覺哈哈大笑道,「看不出你若大年紀,倒會胡說打謊!那慈航大士不在西方極樂世界裡享受清福,倒肯重墮塵劫,托生到這裡來,做個凡夫俗子,這豈是情理以內的事?還說什麼人王國、佛王國哩!根本就是你這老頭兒編的謊言,你想騙得信孤家嗎?」

老人道:「我王有所不知,佛門之內,雖大都是抱出世觀的,但也未始沒有抱入世觀的。慈航大士因為看了世人塵劫深重,苦厄難消,故發了尋聲救苦的宏願,今番投胎入世,豈是偶然?老拙何人,敢在我王面前打謊?此事委實是真。」

妙莊王又道:「就算老兒的話是有些來歷,縱使慈航大士發願入世救劫,也該化作男身,不合投生一個女兒,這也出於常情之外啊!我終有點不信。」

老者聞說,連稱:「善哉,善哉!此中因緣,豈能一一向我王說明?不信只索由你不信,但到將來,終有分曉的一天,如今老拙也正不必分辯。」

正在說話之時,那位抱在乳娘懷中的妙善公主,哭得益發厲害了。妙莊王聽了小兒的哭聲,不覺心頭一動,接著向老者道;「如此說來,你這位老人家既然知道此兒宿世之因,想來是個有道之人。現在這小兒如此狂啼大哭,究竟為了什麼,你可知道不知道?」

老者打個哈哈道;「知道,知道!一切前因後果,無有不知道。公主的哭啊,這就叫做大悲!公主因為今天見了我王為了她誕生,大開筵席,不知共殘殺了多少牛羊雞豕、蝦蟹禽魚,傷了許多生命,供大家口腹之惠,增自己無窮之孽。因此大大不忍,故而啼哭不住。」

妙莊王道:「既然如此,你老人家可有什麼方法,使這孩子住哭嗎?」

老者道:「有!有!有!待老拙念一偈她聽了,自然聽著會不哭。」

他於是便走到妙善公主身旁,用手摩著她頂門,喃喃地念道:

「莫要哭!莫要哭!莫要哭昏了神,閉塞了聰明,莫要忘了你大慈的宏願,入世的婆心。須識有三千浩劫,須由你去度;三千善事,須待你去行。莫要哭!聽梵音。」

說也奇怪,那老者如此一念,那妙善公主,果然像懂得的一般,豎著耳朵聽,睜著眼睛向老者看了一看,已理會得他的意思,立刻就止住了哭,兩隻小眼睛卻盯住了老者。這麼一來,把妙莊王與合殿群臣,都驚疑得面面相覷,嘖嘖稱奇。

正在此際,忽聽得老者說道,「如今公主哭是止了,老拙也不能在此久留,就此告辭了。」

說罷向妙莊王打了一躬,兩袖一揮,輕輕起處,逕自揚長下殿而去。看他腰輕腳穩,健步如飛,不像是老人的行動。

妙莊王到此,知道他是個有道高人,失之交臂,豈不可惜!

便吩咐值殿侍衛:「快去追趕,將老人請回,說孤家還有事要請求指教,務必請他回轉。但是要善言相請,不可魯莽得罪於他。」

侍衛領命而去,直到朝門,已不見老人蹤影。於是大家乘著快馬,分東南西北四路出發追尋。可是尋遍了六街三市,終究沒有老者的影子。向眾百姓問吧,他們又處身在狂歡極樂的環境中,忙著飲宴取樂,誰也沒有留心什麼老者不老者,因此也問不出一個究竟來。那一班侍衛,弄得沒有法子可想,只得再向四處尋訪了一番,依然不見,只索回宮覆命。

妙莊王向群臣道:「分明看那老者走的,只一瞬間,就命他們去追,如何就會不見?難道那老者竟會插翅飛去不成?」

群臣個個驚異,大臣婆優門奏道,「臣想今天百姓慶祝,六街三市熱鬧異常,老者又健步如飛,當他闖出朝門,混在人叢之中,自然一時不易尋覓,若著侍衛逐戶挨家地尋訪去,定有老者的著落。」

話聲未絕,早有左相阿那羅接奏道:「使不得!使不得!今天百姓正自歡歡喜喜地慶祝盛典,若挨家逐戶地搜尋老者,豈不打斷了他們的高興,擾亂了大典?照老臣看來,那位老者,決非等閑之輩。只聽他剛才一番議論和來去的行動,就可以知其大概。他既不肯少留,尋訪也終於沒用,不如任他去罷!我看此位老者,多半是佛祖現身點化哩!」

你道他如何指說老者是佛祖呢?原來這位年高有德的阿那羅丞相,卻是深信佛法的,故無論何事,都會拿佛法來解釋的。

再說妙莊王一聽了阿那羅的那一番說話,又將頃間之事,仔細思忖了一番,不覺也有些將信將疑,說道:「倘果如賢卿所言,難得佛祖降臨,十分有幸,只可惜肉眼凡夫,當面竟識不破。不然,多多請求佛祖指點,豈不是好?偏又當面錯過這種良機,不曾求到一點半點的指示,真是可惜!運算來都是孤家德薄所致,如今也沒得說了!」

當下阿那羅丞相又不免用言語將妙莊王安慰了一番,君臣又暢飲了一場,方才歡然而散。

不過那佛祖現化的一番事情,從此就傳遍了民間,大家都當一件奇事宣揚,幾乎街談巷議,沒一個不拿此事來做談助。

本來這興林國的百姓,根本早就被佛教所化,大部分都已傾信佛祖的。另外一小部分,雖非傾誠相信,但腦海裡也一般的有佛祖的印象存留著。故聞此事,都認起真來,還加上許多推測和許多附會,鬧得滿城風雨,通國皆知,好像釋迦牟尼佛祖,竟坐了興林國的寶位一般。正是:

眾生誠擾擾,我佛總閒閒。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轉自看中國/責任編輯:張信燕)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