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是一種療法!改善腎臟病和糖尿病10種病

文/花蓮慈濟醫學中心腎臟科、復健醫學部、營養科醫療團隊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5月18日訊】【編者按】運動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還是一種治療方法。由台灣花蓮慈濟醫學中心腎臟科、復健醫學部、營養科醫療團隊共同編纂的《慢性腎臟病科學實證最強復健運動全書》中指出,運動能改善腎臟病,並且改善糖尿病、高血壓等10種腎臟病共病症

有多篇研究與報告顯示,「運動療法」對於多種慢性疾病的治療與預防,例: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確實具有改善身體功能的作用。

近幾年的多數研究發現,慢性腎臟病友大多合併代謝性疾病、心臟血管疾病、肌肉萎縮與輕微發炎症狀。另外,慢性腎臟病友多數存在體能與運動能力減退,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質量降低的情形。

規律的運動能減輕體內發炎,改善心血管功能,改善肌肉力量與運動耐力,增加體能,減緩腎友的身體不適,並可以完成自我照護。在《台灣慢性腎臟病臨床診療指引》中指出︰慢性腎臟病病友同時俱有傳統及非傳統的心血管危險因子,不運動會讓慢性腎臟病友心血管死亡風險增加1.57倍,因此運動療法更應該被納入慢性腎臟病的整體照護。

運動治療可以改善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骨骼肌組織型態、改善肌肉萎縮、促進肌肉強度和耐力的提高,建議以有氧運動、阻力訓練、合併平衡感、步態訓練,每週運動至少3次,每次30分鐘以上,可以顯著增加慢性腎臟病友的肌肉量,並且能提升生活功能、避免跌倒機率發生,同時可以降低體液中發炎因子,減緩慢性腎臟病的進展。

運動療法對改善腎臟病10種共病症都有效

研究發現,運動可延緩危險因子導致腎臟病,有效改善腎病的共病症,同時減輕腎病負擔。分述如下:

1. 糖尿病

每週進行3次較大強度的有氧運動,持續兩個月,可使胰島素敏感性增加46%,增加糖質的代謝與含氧量,降低血液中發炎因子的產生,促進血糖控制,延緩腎臟病的病程。

2. 高血壓

慢性腎臟病友經過4個月的有氧訓練,收縮壓和舒張壓有明顯下降,降壓藥物的需要量有機會減少。

3. 心血管疾病

運動治療增加腎友的心搏輸出量,改善血管彈性、調節血壓,減弱交感神經興奮、增強副交感神經活性,維持其平衡,減少心臟猝死及心律不整的風險。

4. 代謝性酸血症

運動治療可以改善慢性腎臟病人因代謝性酸血症所導致的骨骼肌蛋白質裂解、改善肌肉萎縮,並促進內皮細胞一氧化氮的合成,擴張腎臟入球小動脈和出球小動脈,降低腎小管內壓,降低補體替代路徑,減輕腎小管內皮損傷,減緩慢性腎臟病病程。

5. 肌少症和衰弱

運動訓練刺激多種肌肉因子的分泌,增加肌肉粒線體含量,促進肌肉蛋白合成、增加肌肉力量。

研究實測慢性腎臟病3b期到4期的病人,進行為期8週、每週3次的阻力運動訓練,肌肉的橫切面積、體積與力量均增加。體能與肌耐力增加,可減緩腎友的身體不適,完成自我照護。

6. 高血脂

有氧運動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並提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使身體血液循環速度變快,增加脂質的代謝,改善體內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過高現象,降低腎小球內脂質沉積,延緩腎絲球過濾率的下降。

7. 肥胖

運動可消耗身體過多熱量,幫助維持適當體重。

肥胖的人脂肪組織會分泌IL-6,使C-反應蛋白濃度升高。有氧運動訓練可藉由減少脂肪組織,進而降低C-反應蛋白濃度、發炎反應、胰島素抗性與氧化壓力,延緩腎臟病的病程。

8. 高磷酸鹽血症

運動並無法直接改善高磷酸鹽血症,但可以間接促進鈣磷平衡,減少次發性副甲狀腺亢進的發生,降低高血磷造成氧化壓力,減緩腎臟血管內皮細胞受損。

9. 維生素D缺乏

戶外運動使皮膚在足夠的陽光和中波紫外線暴露後,將前驅維生素D(pro-vitamin D)轉換成維生素D3。之後再和其結合蛋白結合,藉由血液傳送到各器官,進行代謝及活化;並在腎臟再進一步被羥基化成為具生理活性的維生素D,減少次發性副甲狀腺亢進的發生,穩定骨骼系統與慢性腎臟病。

10. 失眠

運動可增加腦血流量,刺激腦內啡與兒茶素等激素分泌增加,使中樞神經系統產生愉悅感,可有效紓解心理壓力和焦慮情緒,改善睡眠品質;良好的睡眠有助於恢復身體各項生理機能。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轉自看中國/責任編輯:張信燕)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