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韜:特斯拉及三菱汽車的中國夢兩樣情 

近日日本三菱汽車退出中國的東南汽車三菱在嘗試提升股權佔比失敗後,正式退出東南汽車。原持股25%的三菱退出後由新股東福州交通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接手。原股東福汽集團及台灣裕隆汽車下屬的中華汽車分別保持50%、25%股比不變。三菱仍有合資企業廣汽三菱,但外企紛紛撤離,下一個完全離開中國的也許就是三菱。

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大幅拓展,招來不少外來車商投資,大量外資企業用技術換市場,以合資形式進入中國。跟其他如大眾等車企決不交出核心技術相比,當年剛進入中國的三菱,不僅將汽車的製造工藝送給中國,還把發動機的核心技術交給國內合資車企。對中國政府而言,未來汽車業的重點是電動汽車

美國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是極少數能夠獲得獨資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企業,不過,早在股價大爆發前的2017年發生一件重要的事情,騰訊旗下的黃河投資入股5%成了第五大股東。當時不單為了特斯拉進入中國鋪平了道路,也為當時仍不被看好的特斯拉提供了資金。北京讓特斯拉進入中國是為了提升中國電動車工業的競爭力,令高檔電動車供應鏈得以建立。

特斯拉CEO馬斯克(Elon Musk)在年初造訪中國期間,與政府官員交談時稱讚中國政府很關心人民福祉,可能比美國政府對人民福祉「更有責任感」。他聲稱「中國若不在乎人權,怎麼可能會有平等和公平的競爭環境,你真的看到了西方民主國家獲勝的機會嗎?」外交部華春瑩當時也大讚馬斯克說出事實,在愛黨愛國的中國人心中,特斯拉形象大大加分,加上2020年下半年,特斯拉為了搶市佔,大量採用中國製CATL 電池,進一步壓低成本後,在2021年起連續調降售價,降幅甚至高達3成,才能造就了3.5萬台銷售量的驚人佳績,壓縮了中國本土電動車的生存空間。

正當特斯拉大幅成長的同時,4月19日發生一女子大鬥上海汽車展,抗議特斯拉剎車失靈,成了國際新聞,特斯拉公布數據高調反駁指控,引來中國官民圍攻,新華網更質疑「誰給了特斯拉『不妥協』的底氣?」排山倒海的壓力令特斯拉中國終於屈服,願意接受調查及為車子性能問題負責。巧合的是,在女子鬧場的隔天華為正式發表了首款電動車,特斯拉背後是否就是為了幫華為進入電動車市場鋪路?既然華為遭到美國封殺而被迫轉進電動車市場,來自美國的特斯拉當然首當其衝。不過,真正令北京當局坐立不安的是特斯拉單單三月份在中國創造3.5萬台銷售量的驚人佳績,這個趨勢若不被遏止,特斯拉在中國今年的銷售量就會到達去年一整年全球銷售量。

面對年產值可望於2035年達到5兆美元的電動車市場,北京絕不會讓特斯拉靠中國市場加速壯大。若容許特斯拉大賺中國人的錢而發展更先進的科技,那麼華為是無法跟上的。不過,《環球時報》主筆胡錫進發文認為只要教訓特斯拉就好,不用它滾出中國。看來是因為中低檔電動車供應鏈的確已經漸具規模,但高檔電動車供應鏈廠商卻羽翼未豐,仍需要時間。或許北京政府只要將特斯拉銷售量壓在20萬台左右,就不至於將其趕盡殺絕。

馬斯克在中央電視台於3月23日播出的採訪中表示:「中國的未來會很美好,中國的經濟規模正走向世界第一,未來會非常繁榮。」他這一年來多次稱讚「中國」,去年七月受訪時就提到「中國的能量非常強大,那裡有很多聰明、勤奮的人」,他還抨擊美國人,尤其是洛杉磯、加州、紐約的人「自命不凡」和「自滿」。這番話當然是說給中國政府聽,他承認長遠來說,中國乃最大的電動車巿場。無論如何,在美中對抗仍在升溫之際,美企在中國只能步步為營,低調行事。

– 粱文韜(台灣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自由亞洲/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