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4月28日訊】南宋年間,在會稽縣蕭山一帶有戶平常人家的女兒,名叫元照。她從小就讓她的母親感到很驚訝。她還在母親懷裡時,只要她母親吃素,她就能正常吃奶,可一旦她母親動了葷腥,她就整日的不吃奶了。
元照長大後,到了待嫁之年,她父母準備讓她嫁給一個當地的富人。家裡已經收了聘禮了,可元照卻高興不起來。她每天都悶悶不樂的,她母親讓她學針線活兒,她就坐在那兒打盹。她母親拿她沒辦法,一時生氣就拿起荊條來打她。她給母親賠不是,說她不是想偷懶,而是因為不久前做了一個很不尋常的夢。
有天夜裡,元照夢見一位金甲神人來傳召,說后土娘娘要見她。她跟著金甲神人騰雲駕霧,來到雲霄深處的一座大殿裡。后土娘娘坐在大殿的寶座上,眾仙女在一旁侍候著,她把元照叫到跟前,對她說:「你本是天庭的仙女,不久前因犯了事而受到牽連,於是被貶入凡間,三十六年後,你還會重返天庭。你此番回去後,不要再吃人間的糧食了,要從此了斷一切凡塵俗事。」
后土娘娘說完,元照就醒了。她醒來後就開始不吃東西了,可她母親不知緣由,還硬讓她吃。過了不久,她夢見一位天神很生氣地對她說:「后土娘娘已下令讓你不要吃東西了,你竟敢違抗旨意!」天神把她的肚子剖開,取出裡面的腸胃放到玉盆中清洗。洗乾淨後,又把她的腸胃放回腹中,然後把肚子上的刀口封起來。天神還將大洞真經和大洞法師的真人印傳給她,讓她在塵世中治病救人。
她母親聽她說了這些神奇的景象,一時間驚訝不已,但想起元照小時候的確有一些異於常人的表現時,就開始覺得女兒所夢到的並非是虛妄之事。她母親若有所思,但突然好像就明白了,心志堅定地對元照說:「我女兒不是一般人,為娘的會退掉這門親事,讓你達成所願。」
從那以後,元照就獨自居住在一所乾淨的房舍中清修。過了一段時間,她能用符水之術給人治病了。她的名聲很快傳開了,十里八鄉的人無論遠近都來找她,大家都尊敬地稱她為「武真人」。
有病家讓兩個僕人抬著轎子去把武真人接到家裡治病。僕人沒帶乾糧,由於路途遙遠,走著走著就餓了,武真人就買上兩個桃子,然後對著桃子吹幾口氣,再讓僕人們吃下。兩個僕人一人吃下一個,走幾十里地也不再覺得餓了。
南宋名將張俊曾請武真人來到家中,為一位懷孕的婢女診治。她那時已過了預產期,卻沒有要生孩子的跡象。武真人進屋時,張俊家的婢女們都扎堆站著,她看都沒看,徑直走到那個懷孕的婢女身邊,嘆息著對她說:「你前世是個砍柴的樵夫,曾殺過一條大蛇。它為了報仇,就轉生到你的腹中,如今它在慢慢啃食你的五臟,非要吃完才肯罷休。」
隨後,武真人畫了兩道符交給那婢女,讓她先把符燒掉,再用水服下。婢女照她的話去做了,果然就生出一條大蛇來。張俊聽說後驚歎不已,對武真人更加恭敬了,他想送給武真人一些金銀絹帛,卻都被她拒絕了。
太尉韓子扆尚未發跡時,曾寫下慷慨篇章,打算向上天稟奏自己的過往之事,並占卜未來的官運。他沒告訴其他人,只把武真人請來,想讓她上奏於天庭。武真人在地上跪拜了許久,然後站起身來,開始背誦韓子扆在篇章中所寫的詞句,全篇竟然一字不漏。她上奏完了,就告訴韓子扆:「天帝讚賞你清靜無為、淡泊名利,不覬覦皇帝的寵幸,他已經在你的奏章上批示會獎賞你,讓你擔任一千零二天的尚書之職。」後來,武真人的話果然應驗了。
韓子扆幼年時曾患有足疾,每次發作時,腿腳都不能伸展、彎曲。武真人來給他按摩,他就覺得腰間發熱,按摩大腿時也有同樣的感覺。按摩之後,他的腳趾就開始冒涼氣,沒過多久,他就能下地行走了。他多年的頑疾就這樣被武真人治好了。
韓子扆的家裡有個僕人,住在韓家旁邊的一間簡陋屋舍中。他有天晚上做夢夢見鬼壓身,就驚叫著從屋裡跑了出去。第二天武真人來了,韓家人沒告訴她發生了什麼,只是帶著她閒步溜達到僕人的住處。武真人一到屋舍門口,就立即往回走,還一邊走一邊說:「以前有人在這房中上吊死了,現在他蓬頭垢面的,舌頭也掉出來了,想讓我替他超度。」武真人寫了一道符,讓那僕人燒掉。當天夜裡,上吊的人就來到僕人的夢中向他認錯,並說他已經收到了武真人寫的符書,終於能得以超度轉世為人,以後絕不會再來。
有段時間,武真人一直留宿在韓家。韓子扆路過她的房間,聽不到她的呼吸聲,卻看到一縷青煙緩緩地從她鼻尖上升起,還有一個三寸多高的嬰兒如碧色的琉璃一般,在武真人的肚子上方盤旋。嬰兒發出淡淡的青光,照在武真人的床榻上,不一會兒就消失了。
武真人在韓家住了一年多,臨走時韓家人再三挽留,可她卻執意要走。她流著淚說:「我以後不會再來了。」大家聽了這話,就覺得她可能要羽化成仙了。第二天,她乘船回到蕭山,到家沒多久,就無病無痛的去世了。
幾天以後,當地有十幾家人先後去武真人的家中拜訪她。當她家人說她已經去世時,大家都感到很驚訝。因為幾日前,他們都曾看到武真人穿著道服來到他們的家中,與其閒話小聚。有人說:「武真人前兩天還去了我家呢,怎麼這麼快就仙逝了?」後來,大家在一起核對,發現武真人去拜訪他們那天正是她仙逝的日子。@*#
參考資料:《夷堅志》夷堅丁志卷第十四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張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