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濤哥侃封神】第四十回 四天王遇丙靈公 (視頻)

石濤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濤哥侃封神》。上回書說到冰凍歧山,顛倒冬、夏,姜子牙就把整個岐山給凍了。先是下了雪,然後太陽照,這個雪化成水到山下去,然後他再凍上。他就幹了這麼手活。

魯雄跟聞太師說,他願意去幫助張桂方打敗西岐。結果到那兒一看,張桂方已經死了,魯雄他年齡大了,打不了啊!所以他也就等著聞太師派救兵。

在這工夫,姜子牙就冰凍岐山了,對應著魯雄——飽讀軍法的人,在生命境界差了檔次——人的一切都是受限制的。

另外,聞太師本來下了個套,要整費仲、尤渾,沒想到他們到了西岐就給凍死了,所以費仲、尤渾應對了當初周文王在朝歌的時候說的:他們兩最後被凍死了。

文王能算出他們死亡的狀態,但算不出為什麼這麼死。換句話說,文王透過八卦演繹出來的《周易》只有結果,沒有過程(過程裡面包含著太多「因為、所以」)……文王只算出了費仲、尤渾會被凍死,但他可算不出姜子牙做「法」(冰凍岐山),而且是在夏末秋初最炎熱的時候凍死他們兩。

其實文王在算太廟起火的時候,他也只是算出結果,怎麼起火?不知道。從中就能窺視出文王的局限性——造成這件事情的根本原因,有著背後的內涵。換句話說:他只能看到一張照片,至於這照片怎麼拍?當時的環境怎麼來的?不知道。

這背後是更高境界生命之所用,那是文王的《周易》根本窺視不到的,類似「障眼法」。

人類的一切都是以現實的狀況來表達,而現在是不存在的,只有過去和將來,原因就是「現在」的本身是動的,不是靜止的,可是人們在現實中,絕大多數人都是活在現在,會把「現在」當成是一種靜止的狀態。所以我才說他看到的東西都是一張照片。「太廟起火」可以理解成一張照片,因為他不知道怎麼起的火。

這個費仲、尤渾凍死了,怎麼凍死的?所以裡面包含著這個層面、這個境界的局限性。而這點上,就像魯雄他熟讀兵書,但是遇到姜子牙——姜子牙拿了劍,弄個三尺高的土臺子,朝著師父崑崙山的方向作個揖、磕頭就行了——魯雄那個將帥之才的什麼驚濤偉略都沒用,就給凍死了。

第四十回了,「四天王遇丙靈公」。其實三山五嶽當中的三山神,就叫「丙靈公」。我查了一下,沒看到太多丙靈公的故事。

詩曰:

魔家四將號天王,唯有青雲劍異常。

彈動琵琶人已絕,撐開珠傘日無光。

莫言烈焰能焚斃,且說花狐善食強。

縱有幾多希世寶,丙靈一遇命先亡。

你上廟裡面通常先見到的是「四大天王」,或者是「哼、哈二將」……也就是四大天王沒出三界……但是空間是被時間隔斷。我以為就目前的人來講,理解上會有難度。

……「魔家四將」就在闡述佛家的「四大天王」。

祭封神臺 武王順天意 周朝興

話說南宮適、武吉將三人拿到轅門,通報;子牙命:「推進來。」魯雄站立;費、尤二賊跪下。子牙曰:「魯雄,時務要知,天心要順,大理要明,真假要辨。方今四方知紂稔惡,棄紂歸周,三分有二,何苦逆天,自取殺身之禍。今已被擒,尚有何說?」

視時務、順天意、懂得天象,要知道孰事小?孰事大?忠,對比大的天象變化,就有問題了。但魯雄肯定不會投降了!因為魯雄的境界在他跟聞太師說出那一套所謂的兵法的時候,就已經限定了他的境界不能走得很高。他突破不了天象的概念,他順應不了天時的變化,必死無疑。

魯雄大喝曰:「姜尚!爾曾為紂臣,職任大夫;今背主求榮,非良傑也。吾今被擒,食君之祿,當死君之難,今日有死而已,又何必多言。」

子牙命且監於後營。復到土臺上,布起罡斗,隨把彤雲散了,現出太陽,日色如火一般,把岐山腳下冰時刻化了。五萬人馬凍死三二千,餘者逃進五關去了。

子牙又命南宮適往西岐城,請武王至岐山。南宮適走馬進城,來見武王,行禮畢。武王曰:「相父在岐山,天氣炎熱,陸地無陰,三軍勞苦。卿今來見孤,有何事?」

南宮適對曰:「臣奉丞相令,請大王駕幸岐山。」

武王隨同眾文武往岐山來。

怎見得,有詩為證:

君正臣賢國日昌,武王仁德配陶唐。

漫言冰凍擒軍死,且聽臺城斬將亡。

祭賽封神勞聖主,驅馳國事仗臣良。

古來多少英雄血,爭利圖名盡是傷。

還是「順天意、逆天意」之說。這首詩講的範圍更大。無論任何一個人,他只要被框在人的環境中,生命境界不能得到提升的時候,到頭來都是這麼回事——古來多少英雄血,爭利圖名盡是傷。

那姜子牙何嘗不是英雄!武王又何嘗不是英雄!英雄,在人的環境中其實都是名、利。順天意的本身,在另外一個層面上同樣是在名、利之中。如果不在名、利之中,周朝就不會在他武王手裡,武王他應該上去當神仙。

話言武王同文武往西岐山來,行未及二十里,只見兩邊溝渠之中冰塊飄浮來往。武王問南宮適,方知冰凍岐山。

君臣又行七十里,至岐山。子牙迎武王。武王曰:「相父邀孤,有何事商議?」子牙曰:「請大王親祭岐山。」武王曰:「山川享祭,此為正禮。」乃上山進帳。

姜子牙誆了武王。

子牙設下祭文──武王不知今日祭封神臺。

為什麼封神是從下往上走?如果從上往下走的話,那所有的生命應該都沒有機會。比如說:元始天尊就不用再勞動下面去封神,元始天尊往下一派不就完了嘛!那如果往下派的話,瞬間就可以把下面不符合他概念的生命全都給毀掉。

但從下往上走,符合人的環境,對很多生命都是個機會。比如說,姜子牙拿著封神榜出門,他師父跟他說了:「誰叫你也別回頭。」這就是機會,對很多人來講,在這個過程中都有一個選擇善的機會。那有多少人能夠「選擇善」,這是另外一回事:

姜子牙,師父那麼告訴他,他也沒有完全聽師父的話,他還回頭了,自以為是!到底有多少人真正能夠破除原來的一種安排?這同樣是個疑問。這就是命了。

三十六路人馬,那就是定好的事。那申公豹也是定好的事。那申公豹等了幾千年哪!那如果姜子牙聽了元始天尊的話,他不就等於破了原來那個安排!他偏偏就沒聽。我以為這裡面同樣表達出更高境界的神的一種慈悲、對生命的憐憫在其中。

因為遇到磨難,遇到這種定數的生命,在他走到結束,走到定數之前,還有一次能夠躲避劫難、躲避結束的機會。我自己感覺是這樣。

其實習近平就有這類似的東西在裡頭。我堅持認為二零一五年對於他來講當時是個絕好的機會。二零一七年還有,但到二零一八年就沒了,就是當他改完憲法,然後扭臉就翻車之後,那就沒了。

所以我今天在另外的節目談到大瘟疫的時候說,從二零一八年出現的那種時間上的巧合——神的「復活節」跟人間的「愚人節」是同一天(四月一日)。很具有嘲諷、隱喻的含義在裡面。

恰恰二零一八年,習近平開始玩他自己的那一套;二零一九年四月十五號是胡耀邦的三十年祭日(死的那天),結果巴黎「聖母院」著大火——對在一天上。所以很具有一種隱喻在其中。

可是巴黎聖母院著火,卻燒著「雨果」的那部分——重修的屋頂和尖塔。那都是當時維修的時候修出來的,而那個設計師卻是雨果的崇拜者,是個無神論者。所以這種事情就很有趣,你就看到了背後一定有一種安排、一種定數在裡面。

姜子牙請武王,表面上是祭山,實際是祭封神臺。封神臺最後做完的過程,是周朝獲得天下的過程。這表示未來全新的開始。武王去祭封神臺,這些封神臺裡面的神是三界裡面的神,跟周朝的天下是融為一體的,所以由人間的王(順天意的王)來主祭,等於是接了元始天尊的封神榜來到人間——上、下對應。

子牙只言祭岐山。排下香案,武王拈香。子牙命將三人推來。武吉將魯雄、費仲、尤渾推至。子牙傳令:「斬訖報來!」霎時獻三顆首級。

武王大驚曰:「相父祭山,為何斬人?」子牙曰:「此二人乃成湯費仲、尤渾也。」

武王曰:「奸臣,理當斬之。」子牙與武王回兵西岐。不表。

且說清福神將三魂引入封神臺去了。

你看,他們三個人(魯雄、費仲、尤渾)同樣是被封神。那費仲、尤渾就是廢掉商朝的,他也是順天意的;周朝的臣同樣是順天意;而魯雄代表了愚忠,沒有什麼對、錯。一個層面對一個層面:用了三個人頭去祭,武王主祭,同樣是人……

話說魯雄殘兵敗卒走進關,逃回朝歌。聞太師在府,看各處報章,看三山關鄧九公報:「大敗南伯侯。」忽報:「汜水關韓榮報到,」令:「接上來。」拆開看時,頓足叫曰:「不料西岐姜尚這等兇惡!殺死張桂方,又捉魯雄號令岐山,大肆猖獗。吾欲親征,奈東、南二處,未息兵戈。」

因為東南一直在打仗,聞太師他要離開了朝歌,如果東南那邊破了的話,直接奔朝歌來,那得有人守朝歌(原來是黃飛虎)!

魔式兄弟逞凶威 地水火風罩乾坤

乃問吉立、余慶曰:「我如今再遣何人伐西岐?」

吉立答曰:「太師在上:西岐足智多謀,兵精將勇,張桂方況且失利,九龍島四道者亦且不能取勝;如今可發令牌,命佳夢關魔家四將征伐,庶大功可成。」

太師聽言,喜曰:「非此四人不能克此大惡。」忙發令牌,又點左軍大將胡陞、胡雷交代守關,將令發出,使命領令前行;不覺一日,已至佳夢關,下馬報曰:「聞太師有緊急公文。」

魔家四將接了文書,拆開看罷,大笑曰:「太師用兵多年,如今為何顛倒!料西岐不過是姜尚、黃飛虎等,『割雞焉用牛刀』?」打發來使先回。

弟兄四人點精兵十萬,即日興師;與胡陞、胡雷交代府庫錢糧,一應完畢。魔家四將辭了胡陞,一聲炮響,大隊人馬起行,浩浩蕩蕩,軍聲大振,往西岐而來。怎見得好人馬:

三軍吶喊,旛立五方。

東、西、南、北、中,五方。

刀如秋水迸寒光,鎗似麻林初出土。

開山斧如同秋月,畫杆戟豹尾飄颻。

鞭鐧抓槌分左右,長刀短劍砌龍鱗。

十八般武器,全有。

花腔鼓擂,催軍趲將;

響陣鑼鳴,令出收兵。

拐子馬禦防劫寨,金裝弩準備衝營。

中軍帳鉤鐮護守,前後營刁斗分明。

臨兵全仗胸中策,用武還依紀法行。

臨兵打仗就得看你胸中的計謀了,而帶兵出去打仗就得紀律鮮明。

話說魔家四將人馬,曉行夜住,逢州過府,越嶺登山,非止一日,又過了桃花嶺。哨馬報入中軍:「啟元帥:兵至西岐北門,請令定奪。」魔禮青傳令:「安下團營,紮了大寨。」三軍放靜營炮,吶一聲喊。

四大天王來了。

且說子牙自冰凍岐山,軍威甚盛,將士英雄,天心效順,四方歸心,豪傑雲集。子牙正商議軍情,忽探馬報入相府:「魔家四將領兵住紮北門。」子牙聚將上殿,共議退兵之策。

武成王黃飛虎上前啟曰:「丞相在上:佳夢關魔家四將乃弟兄四人,皆係異人祕授奇術變幻,大是難敵。長曰魔禮青,長二丈四尺,面如活蟹,鬚如銅線,用一根長鎗,步戰無騎。有祕授寶劍,名曰『青雲劍』。上有符印,中分四字:『地、水、火、風』,這風乃黑風,風內有萬千戈矛。若人逢著此刃,四肢成為虀粉;若論火,空中金蛇攪遶,遍地一塊黑煙,煙掩人目,烈焰燒人,並無遮攩。

這裡講述的就是「功能」,而他魔禮青的武器(劍)包括地、水、火、風四個符印,背後概念就是釋迦牟尼佛。因為佛教就是衝著這四個字來的,概念包羅萬象!背後有如來的襯托,一般的寶貝就對付不了魔禮青的寶貝,因為有釋迦牟尼佛的因素在裡面。

還有魔禮紅,祕授一把傘,名曰『混元傘』。傘上有祖母綠、祖母印、祖母碧,有夜明珠、碧塵珠,碧火珠,碧水珠、消涼珠、九曲珠、定顏珠、定風珠,還有珍珠穿成四字:『裝載乾坤』。這把傘不敢撐,撐開時,天昏地暗,日月無光;轉一轉,乾坤愰動。

厲害了!這都與釋迦牟尼背後故事有關。

日、月都在乾、坤之內。「裝載乾坤」涵蓋範圍一定超過人的環境。

還有魔禮海,用一根鋡,背上一面琵琶,上有四條弦,也按『地、水、火、風』。撥動絃聲,風火齊至,如青雲劍一般。還有魔禮壽,用兩根鞭。囊裡有一物,形如白鼠,名曰『花狐貂』,放起空中,現身似白象,脅生飛翅,食盡世人。若此四將來伐西岐,吾兵恐不能取勝也。」

子牙曰:「將軍何以知之?」黃飛虎答曰:「此四將昔日在末將麾下,征伐東海,故此曉得。今對丞相,不得不以實告。」子牙聽罷,鬱鬱不樂。

且言魔禮青對三弟曰:「今奉王命,征勦兇頑,兵至三日,必當為國立功,不負聞太師之所舉也。」

魔禮紅曰:「明日俺們兄弟齊會姜尚,一陣成功,旋師奏凱。」其日,弟兄歡飲。

次早,炮響鼓鳴,擺開隊伍,立於轅門,請子牙答話。探馬來報:「魔家四將請戰。」子牙因黃飛虎所說利害,恐將士失利,心下猶豫未決。金吒、木吒、哪吒在傍,口稱:「師叔,難道依黃將軍所說,我等便不戰罷。所仗福德在周,天意相祐,隨時應變,豈得看住。」

這三個人(金吒、木吒、哪吒)厲害!別看他們是姜子牙的師侄,他們在看待、想問題的時候,都在他的修行中,因為他們的師爺元始天尊講得很清楚:「福德在周,天意相祐,隨時應變,豈得看住。」大的框架就在那裡。

姜子牙因為張桂方一上崑崙找師父幫忙的時候,師父沒理他,就說:「福德在周,天意相祐,你著急什麼,到時就有人幫你了。」但姜子牙想不過頭來。如果從修煉上說,他想不明白就是人心太重,他老想辦法解決問題。

黃飛虎就是人,所以他要著實地告訴姜子牙這魔家四大天王到底是怎麼回事,人肯定是打不過這四個,姜子牙聽黃飛虎這麼一說就矇在這裡了,他想這事咱們也打不過。

可是金咤哥仨就不是了,不往人的概念去想。所以這裡面包含了很多修行的成分在裡面。其實在這點點滴滴當中,都可以看出為什麼姜子牙是修不成的人。他就是悟性差,用他的境界去看待(遇到的事情)!他可以冰凍岐山,但一旦遇見這麼厲害的角色,他「人」的想法又跳出來了。

子牙猛醒,傳令:「擺五方旗號,整點諸將校,列成隊伍,出城會戰。」

姜子牙明白了是這麼回事。你是順天意的,你還怕逆天意的!那逆天意的有多大的本事都有東西能整他。

怎見得:

兩扇門開:青旛招展,震中殺氣透天庭;

素白紛紜,兌地征雲從地起。

紅旛蕩蕩,離宮猛火欲燒山;

皂帶飄飄,坎氣烏雲由上下,

杏黃旛麾,中央正道出兵來。

排兵布陣是按照八卦來布陣的,按照八卦走。他的旛旗的顏色就代表了不同的卦、不同的位置。他按照八卦走就是為著「上、下一體」,能夠跟天接上,能夠跟肉眼看不到的一面接上。現代人說的「接地氣」,其實就是這個意思。現代人不是,都在利益上說著。

金盔將如同猛虎;銀盔將一似歡狼。

南宮適似搖頭獅子;武吉似擺尾狻猊。

四賢、八俊逞英豪;金木二吒持寶劍。

龍鬚虎天生異像;武成王斜跨神牛。

領首的哪吒英武,掠陣的眾將軒昂。

魔家四將見子牙出兵有法,紀律森嚴,坐四不相,至軍前。怎生打扮,有詩為證:

金冠分魚尾,道服勒霞綃。

童顏並鶴髮,項下長銀苗。

在不在道行,兵一出來亮相就知道了。所以人在不在道行,看他的穿載就知道了。而得道者在人的環境中實際就駐顏了,但是能駐得了顏卻駐不了頭髮(童顏鶴髮)。真正的修煉他容貌不變,他原來什麼樣就什麼樣(那得真正聽師父的話,按照師父教的那麼做)——是從身體裡頭往外泛的,但是表面他會符合這個環境(在人中修行得符合人的環境)。

身騎四不相,手掛劍鋒裊。

玉虛門下客,封神立聖朝。

姜子牙他來封神,而封神榜是上到天庭,下面立了武王周朝。姜子牙秉承了元始天尊的法旨,他就在這個時代建立了上、下通為一體的將要延續八百年的周朝。一朝君子一朝臣;一朝天地一朝文化、一朝文明,其實《封神演義》裡講這故事。

話說子牙出陣前,欠身曰:「四位乃魔元帥麼?」

魔禮青曰:「姜尚,你不守本土,甘心禍亂,而故納叛亡,壞朝廷法紀,殺大臣號令西岐,深屬不道,是自取滅亡。今天兵至日,尚不倒戈授首,猶自抗拒;直待踐平城垣,俱為齏粉,那時悔之晚矣!」

子牙曰:「元師言之差矣。吾等守法奉公,原是商臣,受封西土,豈得稱為反叛。今朝廷信大臣之言,屢伐西岐,勝敗之事,乃朝廷大臣自取其辱,我等併無一軍一卒冒犯五關。今汝等反加之罪名,我君臣豈肯虛服。」

魔禮青大怒曰:「孰敢巧言,混稱大臣取辱!獨不思你目下有滅國之禍!」放開大步,使鎗來取子牙。

左哨上南宮適縱馬舞刀,大喝曰:「不要衝吾陣腳!」用鋼刀急架忙迎。步馬交兵,刀戟併舉。

魔禮紅綽步展方天戟衝殺而來。子牙隊裡辛甲舉斧來戰魔禮紅。魔禮海搖鎗直殺出來。哪吒登風火輪,搖火尖鎗迎住。二將雙鎗共舉。魔禮壽使兩根鐧似猛虎搖頭,殺將過來。這壁廂武吉銀盔素鎧,白馬長鎗,接戰陣前。這一場大戰,怎見得:

滿天殺氣,遍地征雲。

這陣上三軍威武;那陣上戰將軒昂。

南宮適斬將刀半潭秋水;

魔禮青虎頭鎗似一段寒冰。

辛甲大斧猶如皓月光輝;

魔禮紅畫戟一似金錢豹尾。

哪吒發怒抖精神;

魔禮海生嗔顯武藝。

武吉長鎗,颼颼急雨灑殘花;

魔禮壽二鐧,凜凜冰山飛白雪。

四天王忠心佐成湯;眾戰將赤膽扶聖主。

兩軍上鑼鼓頻敲,四哨內三軍吶喊。

從辰至午,只殺的旭日無光;

未末申初,霎時間天昏地暗。有詩為證:

為國亡家欲盡忠,只徒千載把名封。

捐軀馬革何曾惜,止願皇家建大功。

話言哪吒戰住了魔禮海,把鎗架開,隨手取出乾坤圈使在空中,要打魔禮海。魔禮紅看見,忙忙跳出陣外,把混元珍珠傘撐開一愰,先收了哪吒的乾坤圈去了。

哪吒的乾坤圈是太乙真人給的。混元珍珠傘是釋迦牟尼佛的。釋迦的境界高過太乙真人,所以,太乙真人們的寶貝就不管用了。

金吒見收兄弟之寶,忙使遁龍樁,又被收將去了。子牙把打神鞭使在空中──此鞭只打的神,打不得仙,打不得人;四天王乃是釋門中人,打不得,後一千年,纔受香菸,因此上把打神鞭也被傘收去了。

打神鞭是元始天尊給的,那哥兒四個是釋門中的人,後面還要受香火的(在廟裡的四大天王)。釋迦牟尼佛跟元始天尊是同一境界的,本來這寶貝之間應該是相互持衡的,但是這裡講了只打神,不打仙。神是可以出三界的,仙是在三界裡的,所以概念是不同的。仙其實是很低的,就像我說的,你進所有的廟裡面,你會看到四大天王是在最前面,意味著祂跟俗人最近,廟的門口放的是獅子,有的放像,但是放獅子的多,等到了正殿的時候才放麒麟。獅子是跟民間有關係的,很多大宅院都放獅子。所以在真正的傳統中是有相當分界的。

子牙大驚。魔禮青戰住南宮適,把一鎗掩,跳出陣來,把青雲劍一愰,往來三次,黑風捲起,萬刃戈矛。一聲響喨。怎見得,有詩為證:

黑風捲起最難當,百萬雄兵盡帶傷。

此寶英鋒真利害,銅軍鐵將亦遭殃。

魔禮紅見兄用青雲劍,也把珍珠傘撐開,連轉三四轉,咫尺間黑暗了宇宙,崩塌了乾坤。只見烈煙黑霧,火發無情,金蛇攪遶半空,火光飛騰滿地。好火!有詩為證:

萬道金蛇空內滾,黑煙罩體命難存。

子牙道術全無用,今日西岐盡敗奔。

話說魔禮海撥動了地、水、火、風、琵琶;魔禮壽把花狐貂放出在空中,現形如一隻白象,任意食人,張牙舞爪。風火無情,西岐眾將遭此一敗,三軍盡受其殃。子牙見黑風捲起,烈火飛來,人馬一亂,往後敗下去。魔家四將揮動人馬,往前衝殺。可憐三軍叫苦,戰將著傷。怎見得:

趕上將,任從刀劈;乘著勢,勦殺三軍。

逢刀的,連肩拽背;遭火的,爛額焦頭。

鞍上無人,戰馬拖韁,不管營前和營後;

地上屍橫,折筋斷骨,怎分南北與東西。

人亡馬死,只為扶王創業到如今;

將躲軍逃,止落叫苦連聲無投處。

子牙出城,齊齊整整,眾將官頂盔貫甲,好似得智狐狸強似虎;到如今只落得:哀哀哭哭,歪盔卸甲,猶如退翎鸞鳳不如雞。死的屍骸暴露,生的逃竄難回。驚天動地將聲悲,嚎山泣嶺三軍苦。愁雲直上九重天,一派殘兵奔陸地。

話說魔家四將一戰,損周兵一萬有餘,戰將損了九員,帶傷者十有八九。子牙坐四不像平空去了。金、木二吒土遁逃回。哪吒風火輪走了。龍鬚虎借水裡逃生。眾將無術,焉能得脫。子牙敗進城,入相府點眾將:著傷大半,陣亡者九名,殺死了文王六位殿下,三名副將。子牙傷悼不已。

且說魔家四將收兵,掌得勝鼓回營,三軍踴躍。正是:

喜孜孜鞭敲金鐙響,笑吟吟齊唱凱歌回。

魔家四將水淹西岐 子牙倒海天尊相助

魔家四將(佛教裡的四大天王)出來之後,為什麼能夠收掉姜子牙的打神鞭、哪吒的寶貝?其中在講著生命的層面。我們舉《封神演義》為例子:

四大天王在佛教的層面其實是低的。去廟宇,你進第一層殿之前看到的是四大金剛(四大天王),作為護法祂們是在最前面的。有的時候還包括哼、哈二將。但是祂們在佛教中又變成是真正的正神(正仙)。

我還沒有弄明白哼、哈二將跟四大天王之間,誰在先?誰在後?在日本京都的廟裡面,看到的都是哼、哈二將。在中國,我們看到比較多的是四大天王(只是很朦朧的記憶,因為也太長時間沒回國了)。我的意思就是說,祂們是跟普通常人最近的。

比如說玄妙的「玄」,周文王在《周易》用玄妙的玄;姜子牙學習崑崙玄妙之法,用了玄妙的玄;哪吒、金吒、木吒他們的功法、寶貝,同樣帶有玄妙的玄字;那他們各自的師父,無論是太乙真人、文殊菩薩,還是普賢,他們把寶貝給他們的弟子的時候,裡面同樣帶有祂們的能力,帶有他們的境界,帶有他們生命的特點。還是玄妙的玄。

那元始天尊所講的玄妙,姜子牙聽不懂。姜子牙聽得懂他就不回頭了。這女媧的境界比元始天尊高,但是紂王寫了一首詩,女媧不高興了,想去教訓他,其實裡面包括著生命涵義(人的嘴不便說此涵義,所以我們就不說了,我相信朋友能理解),同樣是帶有玄妙的玄。

所以說,女媧、元始天尊、太乙真人、文殊、普賢,在祂們的生命中,都在談玄妙的玄,對人來講都是一個玄字,對他們來講,背後的涵義就不同了。

哪吒是姜子牙的師侄,但是哪吒最後修成了,而姜子牙是一個註定修不成的。姜子牙拿著元始天尊的打神鞭,但是姜子牙要想說玄妙的玄的話,他肯定不如哪吒理解得好。哪吒說不出來,但是哪吒一看就知道該幹嘛。這個魔家四將一露面,黃飛虎一說魔家四將有多厲害,姜子牙就耷著腦袋歇菜了,金吒、木吒卻說:「師叔,咱這地是洪福之地,後面一定有人保著,你管他呢!就幹了!」你看,那哥仨的悟性在這一點上就比姜子牙高,姜子牙就上不去嘍!那三個人的生命境界在玄妙當中超過姜子牙。

文王在羑裡七年,能把《周易》創造出來(延續八卦的角度來講),可以治理整個國家(連監獄都沒有),他就可以做到「畫地為牢」這份兒上。可是這姜子牙弄一點兒他自己的道術,就把文王的道術、道行給毀了。那你說,是文王的《周易》玄妙呢?還是姜子牙叫武吉挖個坑、弄個草玄妙?……

你說:濤哥,你說半天啥意思?

任何不同的生命境界都講一個「玄」字,對於人而言是一樣的,但不同的人講給人的時候,背後有著迥然不同境界的差距。所以一個人他有這樣的機會遇到不同境界的生命與他結下了緣,也就確定了這個人他有多大的機會超越他自己的境界,裡面就包含著修行的成分,同樣包含著你生命的珍貴之處。魔家四將出來之後能夠收掉眾多人的寶貝,這是其中一個原因。

話說魔家四將得勝回營,上帳議取西岐大事。魔禮紅曰:「明日點人馬困城,盡力攻打,指日可破,子牙成擒,武王授首。」魔禮青曰:「賢弟言之甚善。」次日進兵圍城,喊聲大振,殺奔城下,坐名請子牙臨陣。探馬報進師府。子牙傳令:「將『免戰牌』掛在城敵樓上。」魔禮青傳令:「四面架起雲梯,用火炮攻打。」甚是危急。

且說子牙失利,諸將帶傷,忙領金、木二吒、龍鬚虎,哪吒,黃飛虎不曾帶傷者上城,設灰瓶,砲石,火箭,火弓,硬弩,長鎗,千方守禦,日夜防備。

魔家四將見四門攻打三日不下,反損有兵卒,魔禮紅曰:「暫且退兵。」命軍士鳴金,退兵回營。當夜兄弟四人商議:「姜尚乃崑崙教下,自善用兵。我們且不可用力攻打,只可緊困;困得他裡無糧草,外無援兵,此城不攻自破矣。」禮青曰:「賢弟言之有理。」安心困城。不覺困了兩月。

人家有哥兒四個,一人拿一寶貝,各守一個城門,你糧草進不來不就困死你了?這困城之法,那時候就有!

四將心下甚是焦燥:「聞太師命吾伐西岐,如今將近兩三個月,未能破敵;十萬之眾,日費許多錢糧,倘太師嗔怪,體面何存。也罷,今晚初更,各將異寶祭於空中,就把西岐旋成渤海,早早奏凱還朝。」

他意思就是用寶貝把水吊起來,然後把西岐城給它淹了。他們翻江倒海完全可以做!哪吒他們的寶貝都已經沒了嘛!

魔禮壽曰:「兄長之言妙甚。」各各懽喜。不言兄弟計較停當。且說子牙在相府有事,又見失機,與武成王黃飛虎議退兵之策。忽然猛風大作,把寶纛旛桿一折兩段。子牙大驚,忙焚香,把金錢搜求八卦,只嚇得面如土色;隨即沐浴,更衣拈香,望崑崙下拜。

寶纛旛,就像那旗子似的(可能有的是圓筒式的),那東西只有王出征的時候掛,等於是象徵王的旗。古時候打仗,誰出來(領兵)就印個誰的姓,類似帥旗。那寶纛旛就是講武王親征,等於把王的旗桿給折了。那就是大凶。

──子牙倒海救西岐。有詩為證:

玉虛祕授甚精奇,玄內玄中定坎離。

魔家四將施奇寶,子牙倒海救西岐。

子牙「倒海」救西岐呢!他要把水調上來把西岐蓋上,就說你不要淹我,我先用水蓋上,就像障眼法似的。當用水蓋上的時候,魔家四將的水就不管用了。他就以水對水,根本就侵蝕不了。

話說子牙披髮仗劍,倒海把西岐罩了。

翻江倒海誰都能,但是就看誰在那兒護法!誰厲害!

卻說玉虛宮元始天尊知西岐事體,把琉璃瓶中靜水望西岐一潑,乃三光神聖,浮在海水上面。

我以為就是一種相對應了。在姜子牙磕頭拜下的時候,其實就跟師父連成一體了。師父不一定跟他打招呼,但是他的師父就知道是怎麼樣(這都是我的理解)。

所以當姜子牙一去「倒海」——把西岐用海水罩上,那就叫「以夷制夷」、「順水推舟」——元始天尊就把自己琉璃瓶裡面的「靜」水(往西岐潑)。有的書說是乾淨的「淨」……

我個人理解應該是「淨」。淨,不僅僅是潔淨,就像西方宗教的「聖水」,有點那意思。裡面帶有元始天尊自己的法力和境界。「靜水」就太低了,只能說太小。

淨,有物質成分的意思——不是凡間的水。凡間的水的根脈在(天)上面,在那個淨水裡頭……就像有朋友問說:「濤哥!周文王的《周易》,往上的根脈是誰?」就是八卦、伏羲。生命的根脈是伏羲。那文王的境界純淨,對人產生影響,是因為與上面(伏羲)掛上了。

當姜子牙把海水倒過來罩住西岐城的時候,那元始天尊順水就把自己的琉璃瓶中的淨水往西岐一潑,「乃三光神聖,浮在海水上面。」如果你查的話「三光」是指日、月、星。那境界更高了。日、月,在裡面;星,在外面。

比如說「七曜日」(金、木、水、火、土、日、月,是星期日到星期六。日本、韓國很多人現在依然用七曜日),其實講的是三界。但二十八星宿,是太陽系外圍的二十八個星團,烘托太陽系(三界)的存在。三光(日、月、星)範圍起碼到了二十八星宿。

當(西岐城)浮在海面上的時候,就被托住了,就像護法一樣被護住。海水罩住了西岐城,是處在另外空間了。現在中共病毒(武漢肺炎)其實就是處在另外空間——誰也看不到,也不知道從哪兒出來的,但是會突然致人於死地,是不是這道理!用海水淹,跟武漢肺炎把人憋死其實類似。我希望朋友能理解我說的意思。

人們想:翻江倒海,就覺得把渤海的水用盆舀起來,然後跑那兒給蓋上——我只能說是那意思、又不是那個意思。我剛才上來就講了:生命是有境界的。那《封神演義》的迷惑(當成小說的迷惑),說魔家四將有本事,你看著樂!所以,用人的角度去想:他海水給倒過來,拿盆盛過來了……不是這麼回事!

三光神聖,生命境界就高過了這四個人的寶貝。所以在《封神演義》裡比的是生命境界和同一個境界的純淨程度(淨化)——是否順天意?是否真正順著「更大的天意」。

什麼叫「更大的天意」呢?女媧都不知道紂王還有二十八年,當祂走到紂王跟前,才知道他還有二十八年,那就叫「天意」。誰定的那二十八年?不是那女媧定的。如果是女媧定的,女媧就可以毀了它。妖精、狐狸是女媧派遣的,女媧也說了,要辦成了這事兒,狐狸你可以修得正果。狐狸修成正果那是多好的事,但只有有人身才行,所以狐狸上人身就是附體,它要修得正果。像今天很多「狐黃白柳」上人身,他為什麼敢上人身?都有背後的因素。

女媧是派狐狸去了,也答應這事兒了,但是後來又把狐狸給殺了(不遵守祂給定的規矩),所以女媧既能讓狐狸去(誘惑紂王)也能殺了它。但紂王還有二十八年可不是女媧定的。這就叫「天意」。

所有的麻煩源頭都是因為自己的起心!那姜子牙說了:「師弟啊!師父說了不讓我回頭……」你看!在很多修行中犯的錯誤都是這個(自己的起心)。他沒覺得自己錯,他還竭盡全力……當時南極仙翁已經讓白鶴童子把申公豹腦袋叼到南海去了,一時三刻能憋死他,但是南極仙翁問姜子牙:「你讓不讓他死?」姜子牙又慈悲了,說:「唉呀,師兄啊!你得慈悲,不能隨便傷他。」那是假慈悲。既然南極仙翁動手能夠直接把申公豹憋死了,不就完了嘛!

不成!申公豹就是給姜子牙配對兒的。申公豹整了幾千年就等著姜子牙出事。所以要是姜子牙說「弄死他」,這事就成了,但姜子牙不說(的話),連元始天尊都不能殺了申公豹。

很多人的生命當中遇見很多人,每個人都有不喜歡的人,你跟他沒有什麼交往,但你看他就來氣。在你的單位裡、學校裡;在你的衣、食、住、行的過程中,他,就出現了,沒有任何理由。為什麼?配著對兒來的。

我理解:如果你是一個真正的修行的人(真的有師父在幫你),你身邊一定有這樣「看他就來氣」的人(是你的同伴)。你跟他過不去,他也永遠跟你過不去;你看著他來氣,他想掐死你!

這是我個人的體會,咱們就頂著《封神演義》講,咱們可沒有講任何別的,全是故事。所以真正理解之後,人就沒有麻煩了。因為你知道他的原因;知道他來、知道他去;也知道自己怎麼回事,就沒事了。但你說生不生氣,生氣!確實生氣。沒有生氣就沒有「忍」了;沒有「忍」就沒有修行了。

再說魔禮青把青雲劍祭起地、水、火、風;魔禮紅祭混元珍珠傘;魔禮海撥動琵琶;魔禮壽祭起花狐貂;

魔家四將都把寶貝祭起來。關鍵就是元始天尊琉璃瓶中的淨水往西岐一潑,三光神聖,浮在海面上,高過地、水、火、風。所以西岐就沒事了,而且把魔家四將祂們給障住了。祂們看不見真實的東西。

只見四下裡陰雲布合,冷霧迷空,響若雷鳴,勢如山倒,骨碌碌天崩,滑喇喇地塌。

三軍見而心驚,一個個魂迷意怕。兄弟四人各施異術,要成大功,奏凱回朝,則怕你一場空想。正是:

枉費心機空費力,雪消春水一場空。

四個人本事再大,逆天意,沒招!四個人本事再大,他們的功力,他們的法寶,他們的一切遠遠超過眼前姜子牙等所有的人,但是姜子牙往崑崙一拜,元始天尊在玉虛宮裡面,一出手就行,但姜子牙不知道元始天尊把琉璃瓶裡面的淨水潑出來,把三光神聖往上一壓。

自己的師父教誨過:「修在自己,功在師父。」那修煉的人不知道師父如何來幫他。姜子牙也不知道元始天尊怎麼幫了他。姜子牙只知道他披髮舞劍,念咒訣把海水倒過來罩上西岐,姜子牙還以為是自己區開了,但是他心目中有師父,遇到難,請師父——向崑崙一拜、一磕頭,「哎呀!師父,這事兒……遇難了!請幫助弟子。」

師父沒跟他用智能手機說:「哎,子牙,我把琉璃瓶裡的水給你潑下去,罩住你了。上面還有三光神聖。」沒有吧!(智能手機那時候還沒製造出來)這是慈悲,是正的力量。但姜子牙還沒有差勁到那份兒上,以為就是他的本事,他不會給自己吹牛的。很多差勁的,還以為自己如何如何呢!就這意思啦!

且說魔家兄弟四人祭此各樣異寶,只到三更盡,纔收了回營,指望次日回兵。且說子牙借北海水救了西岐,眾將一夜不曾安枕。

姜子牙只以為借了北海水救了西岐,他不知道元始天尊把淨水潑出來,罩住了西岐。如果反過來說,姜子牙即使借了北海水罩住西岐,人家魔禮青那個地、水、火、風青雲劍一出來,就破了他,就用北海水把他淹死了。

我以為很多修行的人理解不到這種含意,還以為自己有本事。而《封神演義》厲害!在字裡行間就告訴你人物之間相互的生命關係……

至次日,子牙把海水退回北海,依舊現出城來,分毫未動。

以水對水,就給破了!要堆起土層、搬山來就完了。水有「滅頂」之災,你堆什麼山?但水跟水,就給擋住了!同樣一個物質。

且說紂營軍校見西岐城上草也不曾動一根,忙報四位元師:「西岐城全然不曾壞動一角。」四將大驚,齊出轅門看時,果然如此。四人無法可施,一策莫展;只得把人馬緊困西岐。

這四個人也不知道怎麼回事。祂們知道祂們的寶貝是撐過姜子牙的寶貝,姜子牙用什麼辦法弄呢?搞不清楚。這四大天王沒看見北海水,也沒看見元始天尊送來的三光神聖。一物降一物!

且說子牙倒海救了此危,點將上城看守。非一日,鳥飛兔走,不覺又困兩月。子牙被困,無法退兵。魔家四將英勇,仗倚寶貝,焉能取勝。

你看,書裡面再也不提元始天尊幫姜子牙的事。

忽有總督糧儲官見子牙,具言:「三濟倉缺糧,止可支用十日。請丞相定奪。」子牙驚曰:「兵困城事小;城中缺糧事大。如之奈何!」

現在,我做節目的時候,中國可能要缺糧了。現在鬧瘟疫,全球各地都沒有糧食出去。美國現在全國家的人都不幹活了。越南、泰國大米都不出口。還有哈薩克斯坦也不再出口小麥。

因為各自都要保住自己(都不幹活,總得吃飯),主要的出口糧食的西方農業大國:歐洲法國、北美都是。現在中國的土地養活不了十四億人。不開玩笑。

武成王黃飛虎曰:「丞相可發告示與居民,富厚者必積有稻榖,或借三四萬,或五六萬,待退兵之日,加利給還,亦是暫救燃眉之計。」

子牙曰:「不可。吾若出示,民慌軍亂,必有內變之禍。料還有十日之糧,再作區處。」子牙不行。

不覺又過七八日。子牙算止得二日糧,心下十分著忙,大是憂鬱。

「內變」遠遠超過「外患」。姜子牙一點兒招兒都沒有。

那日,來了二位道童,一個穿紅,一個穿青,至相府門上,對門官曰:「煩你通報,要見姜師叔。」

門官啟老爺:「有二位道童求見。」

子牙聞道者來,便命:「請來。」

二位道童上殿下拜,口稱:「師叔」。

子牙答禮曰:「二位是那座名山?何處洞府?今到西岐,有何見諭?」

二道童曰:「弟子乃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門下弟子,姓韓,雙名毒龍;這位是姓薛,雙名惡虎。今奉師命,送糧前來。」

子牙曰:「糧在何所?」

道童曰:「弟子隨身帶來。」錦囊中取一簡獻與子牙。

子牙看簡,大喜曰:「師尊聖諭,事在危急,自有高人相輔,今果如其言。」

子牙命道童:「取糧。」

道童將豹皮囊中取出碗口大一個斗兒,盛有一斗米。眾將又不敢笑,子牙將斗命韓毒龍:「親送三濟倉去,再來回話。」

不一時,毒龍回來見子牙,「送去了。」

不上兩個時辰,管倉官來報:「啟丞相:三濟倉連氣樓上,都淌出米來。」

子牙大喜──今事到急處,自有高人來佐祐,此是武王福大。有詩讚曰:

武王仁德祿能昌,增福神祇來助糧。

紫陽洞裡黃天化,西岐盡滅四天王。

黃天化要出來了。

話說子牙糧也足,將也多,兵也廣,只沒奈魔家四將奇寶傷人,因此上固守西岐,不敢擅動。

且說魔家兄弟又過了兩個月,將近一年,不能成功;修文書報聞太師,言子牙雖則善戰,今又能守。不表。

一日,子牙正在相府,商議軍功大事。忽報:「有一道者來見。」

子牙命:「請來。」

這道人帶扇雲冠,穿水合服,腰束絲絛,腳登麻鞋,至簷前下拜,口稱「師叔」。

子牙曰:「那裡來的?」

道人曰:「弟子乃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門下,姓楊,名戩;奉師命,特來師叔左右聽用。」

子牙大喜。見楊戩超群出類。

楊戩與諸門人會了;見過武王,復來問:「城外屯兵者何人?」

牙把魔家四將用的「地、水、火、風」物件說了一遍,「……故此掛『免戰牌』。」

楊戩曰:「弟子既來,師叔可去『免戰』二字。弟子會魔家四將,便知端的。若不見戰,焉能隨機應變。」

子牙聽言甚喜,隨傳令:「摘了『免戰牌』。」

彼時有探馬報入大營:「啟元戎:西岐去了『免戰牌』。」魔家四將大喜,即刻出營搦戰。

探馬報入相府。子牙命楊戩出城,哪吒壓陣。

城門開處,楊戩出馬,見四將威風凜凜沖霄漢,殺氣騰騰逼斗星。四將見西岐城內一人,似道非道,似俗非俗,帶扇雲冠,道服絲絛,騎白馬,執長鎗。

楊戩(音jiǎn)在他們師兄弟裡面修行悟性、境界最高——同樣一個理,他上可以悟得更加的純淨;他往下,在人的環境中,他能夠洞徹人的思想、人的想法,他不會說:我就半喇神仙了!……楊戩修行的跨度大——似道非道、似俗非俗。

所以修行太因人而異了,絕不能以己之見揣摩別人的想法,甚至去評判別人對、不對(這個話是不能說的)。

魔禮青曰:「來者何人?」

楊戩答曰:「吾乃姜丞相師侄楊戩是也。你有何能,敢來此行兇作怪,仗倚左道害人。眼前叫你知吾利害,死無葬身之地!」縱馬搖鎗來取。

在《封神演義》中,凡是有本事,但是又逆天意者都被稱為「左道」。

卻說魔家四將有半年不曾會戰,如今一齊出來,步戰楊戩;四將圍將上來,把楊戩裹在垓心,酣戰城下。

且說楚州有解糧官,解糧往西岐,正要進城,見前面戰場阻路。此人姓馬,名成龍;用兩口刀,坐赤兔馬,心性英烈,見戰場阻路,大喝一聲:「吾來了!」那馬攛在圈子內,力戰四將。

魔禮壽又見一將衝殺將來,心中大怒,未及上合,取出花狐貂祭在空中,化作一隻白象,口似血盆,牙如利刃,亂搶人吃。有詩為證。

此獸修成隱顯功,陰陽二氣在其中。

隨時大小皆能變,吃盡人心若野熊。

卻說祭起花狐貂,一聲響,把馬成龍吃了半節去。楊戩在馬上暗喜:「原來有這個孽障作怪。」

魔家四將也不知道楊戩有九轉煉就元功,魔禮壽又祭花狐貂,一聲響,也把楊戩咬了半節去。

「九轉煉就元功」,也叫「九轉元功」,或者叫「九煉元功」,也有叫「九轉煉功」,有說是道家的,有說是佛家的。說是佛家的,是因為楊戩的師父應該是在四川那邊,接近藏區那邊,那邊就有煉這個的。

我們只知道二郎神有這本事!中國的西南地方有這個,但是講得比較亂。咱們從來沒碰過。我個人也建議朋友們:如果你不煉,你知道這個東西的不一樣,有它特殊之處就行了!我們就當知識、故事……就是:二郎神跟別人不太一樣。

哪吒見勢頭不好,進城來報姜丞相,說:「楊戩被花狐貂吃了。」子牙鬱鬱不樂,納悶在府。

且說魔家四將得勝回營,治酒,兄弟共飲。吃到二更時分,魔禮壽曰:「長兄,如今把花狐貂放進城裡去,若是吃了姜尚,吞了武王,大事定了。那時好班師歸國,何必與他死守。」

四人酒後,各發狂言。禮青曰:「賢弟之言有理。」

禮壽豹皮囊取出花狐貂,叫曰:「寶貝,你若吃了姜尚回來,此功莫大。」遂祭在空中去了。

花狐貂乃是一獸,只知吃人,那知道吃了楊戩是個禍胎。

花狐貂,其實就是神獸,來自於陰陽之氣,可大可小。

──楊戩曾過九轉煉元功,七十二變化,無窮妙道,肉身成聖,封清源妙道真君。

七十二變化,就是八九神功。

二郎神出山盜奇寶 痛殺花狐貂

魔家老四平常帶著花狐貂,放在豹皮囊裡頭,很小,但是一旦扔出去就變成巨大的大象,就像看神話故事一樣,但是我以為這個變化本身,表示任何生命都有在不同環境中表現的形式。

就像我們做夢,有時候夢很清楚,知道是自己,卻看不到自己。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在夢中看到自己,但很清楚是自己,而且夢裡頭沒有時間的概念。如果我們把夢境當成生命另外的一個型態,在人這一邊的一個客觀環境下作夢,就可以表現出生命的另外一面,有點類似魔家老四把花狐貂扔到空中,牠就可以變化,我覺得其實是一種生命的造化。

我相信人的生命造化遠遠超過於這樣的獸,只不過我們現在都在用電腦,誰還用手寫字?你拿筆試試!誰都退化得很厲害。練字的人也不多了,都用智能手機,現在連拼音都不用了。我以為:人在藉助所謂現代工具的過程中,人的能力就在退化。不是不具備(本能),而是忘卻了。二郎神就有本事破掉花狐貂。

楊戩在花狐貂的肚子裡頭聽到了四將的計較。所以花狐貂變成白象吃掉二郎神的時候是吃掉他幻化的東西,是個假的,實際是不存在的,但是他的元神、主尊就進到花狐貂的肚子裡頭。

花狐貂有多大、多小?那人的元神有多大、多小?其實概念是一樣的。二郎神用元神可以做到控制自己的身體,我相信七十二變就有這個意思。但是七十二變是在一定境界之下出現的。

花狐貂把他吃在腹裡──楊戩聽著四將計較,楊戩曰:「孽障,也不知我是誰!」把花狐貂的心一捏,那東西叫一聲,跌將下來。

楊戩現身,把花狐貂一掌兩段。楊戩現元形,有三更時分,來相府門前,叫左右報丞相。守門軍士擊鼓。子牙三更時,還與哪吒共議魔家四將事,忽聽鼓響,報:「楊戩回來。」

子牙大驚:「人死豈能復生!」命哪吒探虛實。

其實姜子牙講這話就是悟性差,他不就死了嗎?七死三災已經改了一回了(死了又被救活了),所以人是能復活的。在現在大瘟疫的背景之下,中國人怕死、洋人也怕死,但是對死的概念完全不同。在中共體制下越怕死……

哪吒至大門首問道:「楊道兄,你已死了,為何又至?」

楊戩曰:「你我道門徒弟,各玄妙不同。快開門!我有要緊事報與師叔。」

哪吒命開了門。楊戩同至殿前。子牙驚問:「早晨陣亡,為何又至?必有回生之術!」

楊戩把魔禮壽放花狐貂進城,「要傷武王、師叔,弟子在那孽障腹中聽著,方纔把花狐貂弄死了,特來報知師叔。」

子牙聞言大喜:「吾有這等道術之客,何懼之有!」

戩曰:「弟子如今還去。」

哪吒曰:「道兄如何去得?」

楊戩曰:「家師祕授,自有玄妙,隨風變化,不可思議。

這裡可以看到:真正修道的,跟民間練武術的,是兩回事。民間練武術的,練彈腿就是彈腿,練密宗就是密宗,練八卦掌的就是八卦掌,他不能串著練,而且師父教了幾個徒弟都是一樣的一套拳術。可能這一門裡頭有七八套拳術,老大練的拳,老二可能差一點,老三又差一點,最後關門弟子教點祕授的,他頂多是在教的多、少上有差距。功夫本身完全不同,這不會的。

元始天尊不是,元始天尊的十二門人各有道行,十二門人帶的徒弟各自的寶貝、變化都不同,他們之間不插著來的。這一點朋友要體會其中的奧妙。所以各家兄弟之間的本事是不可以相互複製、相互比較,完全都不一樣——每個人修成都有他自己的歸屬、有他自己的去處、有他自己的造化,也有他自己的本事和生命特點。在《封神演義》中無論是哪吒這一輩的,或者道德真君這一輩的,各自都不同,我以為也正是這個原因才會凸顯出人來一世就應該是來修煉的,來找回自己生命的根本,找回自己生命真正的特點。

在《封神演義》中,展示生命的特點,反應在他們的寶貝上和功夫變化上,這裡面包括他們的境界。生命境界(純淨度)越高,擺脫人的想法越高,他就越強。

元始天尊的十二門人他們這一輩之間就是師兄弟,(功夫)全都不說的,不像現在的人吹牛皮說我教你兩手……不能說的原因就是他自我生命的祕訣。

「家師祕授」其實是指他自己生命的特點。如果說了,就全破了、全毀了!你的世界就是你的世界,你的生命就是你的生命。所以咱們透過這一個節目,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夠真正的懂得尊重自己。尊重自己就是真正尊重自己生命的那一份繁榮和自尊。

有詩為證。

祕授仙傳真妙訣,我與道中俱各別。

或山或水或巔崖,或金或寶或銅鐵。

或鸞或鳳或飛禽,或龍或虎或獅鴂。

隨風有影即無形,赴得蟠桃添壽節。

他這裡講「各自」:你是山、我是水、他是崖;你是金、我是銅、他是鐵,沒有誰對、誰錯;沒有誰高、誰低。

今天的文化不是,今天是競爭的文化、占有的文化、貪婪的文化、打遍對手的文化,那是污辱別人,糟蹋自己。

而這裡,不就是講述著各自獨立存在的那份生命的真實與珍貴嗎?因有山不能否定水,有水也不能否定崖;金不能否定銅,銅不能否定鐵,而鐵的存在不應該消滅所有的金。而現在的文化不是!

鸞是鸞、鳳是鳳、飛禽是飛禽,沒有什麼鸞高、鳳高、飛禽低,牠自然就產生在高的境界位置上,那我們(現代人)是說:鳳凰高、飛禽低!那是人說的。

他的境界確實是不一樣,他的境界不一樣是定在那兒的,各自定的位置不同,高的代表不了低的,就這麼回事。人不是,什麼都想做成最完美的,貪婪中的完美,這是天下最大的傻瓜……

「隨風有影即無形」,說陰風過去你有感覺,那是不是有影!有形?沒有。「有影、無形」有一定的境界,那真正厲害的境界就是「無形、無影」了。

子牙聽罷,「你有此奇術,可顯一二。」

楊戩隨身一愰,變成花狐貂滿地跳。把哪吒喜不自勝。

楊戩曰:「弟子去也!」響一聲,纔要去。

子牙曰:「楊戩,且住!你有大術,把魔家四將寶貝取來,使他束手不能成功。」

楊戩即時飛出西岐城,落在魔家四將帳上。禮壽聽的寶貝回來,忙用手接住,瞧了一瞧,見不曾吃了人來。將近四鼓時分,兄弟同進帳中睡去。正是酒酣睡倒,鼻息如雷,莫知高下。

只要一打呼嚕,其實境界就低了,而他們有這樣的寶貝,是因為他們的生命有使命(他們是釋門釋迦的四大天王)。我們講到「黃河陣」的時候,提到了誰在黃河陣裡鼾聲如雷,猶如常人,老子一看說:唉呀!一千五百年全給廢了。在道家裡講究這些,你可以把他稱為小道。講究太多,路太窄了,就是小道。

楊戩自豹皮囊中跳出來,將魔家四將帳上掛有四件寶貝,楊戩用手一端,端塌了,止拿得一把傘。那三件寶貝落地有聲。魔禮紅夢中聽見有響聲,急起來看時,「呀!卻原來掛塌了釣子,弔將下來!」糊塗醉眼,不曾查得,就復掛在上面,依舊睡了。

且說楊戩復到西岐城來見子牙,將混元珍珠傘獻上。金木二吒、哪吒都來看傘。楊戩復又入營,還在豹皮囊中。不表。

且說次早中軍帳鼓響,兄弟四人,各取寶貝,魔禮紅不見混元傘,大驚:「為何不見了此傘!」急問巡內營將校。眾將曰:「內營紅塵也飛不進來,那有奸細得入。」

魔禮紅大叫:「吾立大功,只憑此寶;今一旦失了,怎生奈何!」

四將見如此失利,鬱鬱不樂,無心整理軍情……

黃天化下山即忘本 貪杯吃肉著帥服

且說青峰山紫陽洞清虛道德真君忽然心血潮來,叫金霞童子:「請你師兄來。」

你看,都講「心血來潮」,我以為是講:時辰到了。得讓黃天化下山了。所以時辰一到就有東西去敲動,那就表現「心血來潮」。當然也可以說是「凡心未淨」,不能說「凡心未去」,因為他要輔佐武王去打紂王,這就是凡間的事。

童子領命,少時間請師兄至。黃天化至碧遊床前,倒身下拜:「老師父,叫弟子那裡使用?」

真君曰:「你打點下山。你父子當立功為周主,隨我來。」

黃天化隨師至桃園中。真君傳二柄鎚。天化見而即會,精熟停當,無不了然。

道德真君只要走一遍套數,黃天化就全會了。現在練武術的,那可得練哪!而且有些人笨,第二天記不住。師父教一套彈腿,都是二十幾個招式合成一套……天天得練,因為不熟……你看黃天化不用,師父走一遍他就全會了。為什麼?修煉的境界遠遠超過練武術的。練武術的都是形體在走,道德真君教黃天化是境界的提升,當他境界到了,扭臉他就會了……

不太恰當的比喻:我遇到過專業做電視的、朋友也問我:「濤哥!你原來就是學做電視節目的?你做節目沒有任何障礙!太熟了。」

沒學過!我做節目從來不寫稿。寫稿的人說一段,往下就沒了,不寫稿的人可以一直說,這就是生命的展現。其實這與黃天化是一樣的概念:「見而即會,精熟停當,無不了然。」

但是他所練的那東西是黃天化自己的境界,而不是道德真君本來的這一套境界。因為同樣的東西在道德真君的手裡跟在黃天化手裡不同。我們昨天講過,一個玄妙的玄字,不同的人告訴你,他背後的涵義不同,是一樣的。

真君曰:「將吾的玉麒麟與你騎;又將火龍標帶去。徒弟,你不可忘本,必尊道德。」

在《封神演義》裡有一個特點,凡是做師父的告誡哪個弟子,這個弟子都修不成。元始天尊教誨姜子牙說:「誰叫你都別回頭。」姜子牙他說:「是,師父。」我們後面會看到其他一些人,只要他師父一這麼說,就麻煩了。

為什麼?

我以為在道德真君的眼裡,他自己不一定那麼清楚,但是他自己生命內在有一種感受,就得囑咐一下弟子。一囑咐,其實這弟子就不是百分之百的成,他擔心嘛!不擔心怎麼會囑咐!但他為什麼擔心呢?有時候是說不出來的。

黃天化曰:「弟子怎敢?」辭了師父,出洞來,上了玉麒麟,把角一拍,四足起風雲之聲──此獸乃道德真君閒戲三山、悶遊五嶽之騎。

做師父的都滿厲害的,這些弟子下山都滿心疼的,都把自己的寶貝給了他們。但同樣也都是命運啦!

黃天化即時來至西岐,落下麒麟,來到相府,令門官通報。「啟丞相:有一道童求見。」

子牙曰:「請來。」

黃天化上殿下拜,口稱:「師叔,弟子黃天化奉師命下山,聽候左右。」

子牙問:「那一座山?」

黃飛虎曰:「此童乃青峰山紫陽洞清虛道德真君門下黃天化,乃末將長子。」

子牙大喜:「將軍有子出家修道,更當慶幸!」

且說黃天化父子重逢,同回王府,置酒父子歡飲。

黃天化在山吃齋,今日在王府吃葷,隨挽雙抓髻,穿王服,帶束髮冠,金抹額,穿大紅服,貫金鎖甲,束玉帶,次日上殿見子牙。

因為黃天化喝酒,就污辱了道門;他一穿上官服(忘本),反而失德了。這就是黃天化修不成的原因。道德真君感悟到自己的弟子有麻煩了。

子牙一見天化如此裝束,便曰:「黃天化,你原是道門,為何一旦變服?我身居相位,不敢忘崑崙之德。你昨日下山,今日變服;還把絲絛束了。」

你是修道的,不是普通人,你怎麼一回來就穿上將帥之服了——將帥無論他多高,他都是普通人、凡夫俗子——這叫做「忘本」了。所以黃天化修了半天根本就不靈。是他人心沒有去淨,忘了道德。也就為他後面奠定了基礎。

黃天化領命,繫了絲絛。

天化曰:「弟子下山,退魔家四將,故此如將家裝束耳。怎敢忘本!」

子牙曰:「魔家四將乃左道之術也,須緊要提防。」

天化曰:「師命指明,何足懼哉?」子牙許之。

黃天化上了玉麒麟,拎兩柄槌,開放城門,至轅門請戰。四天王正遇丙靈公。

「丙靈公」是指三山的神。三山五嶽,是仙山。而四大天王跟凡間最近(你一進佛家的廟,首先看到的是四大天王),那三山之神(丙靈公)有修行在其中,所以四個天王遇見了丙靈公就完了。

不知勝敗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待續)

濤哥侃封神】第四十回(上)

【濤哥侃封神】第四十回(下)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浩宇)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