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食涼了再放冰箱?致病菌反而大增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4月14日訊】熱食涼了再放冰箱?95%的人都做錯了。

在許多人的傳統觀念裡,把吃不完的飯菜放冰箱保存,下一餐再熱來吃,可說是日常基本操作。只不過「熱食能不能放冰箱?」就有很大的爭議。
在許多長輩的觀念中,很多都有著「飯菜應該等涼了再放冰箱」這樣的想法,理由是——熱食放冰箱容易壞,也容易傷害到冰箱。

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要解開這個謎,我們得先明白3個問題:

1、等待放涼的食物,會發生什麼?

2、趁熱放冰箱,真的會傷冰箱嗎?

3、怎麼放合適?

●只要溫度合適,飯菜的細菌會暴增

通常食物上都會沾有「大腸桿菌」這種常見的細菌。它們平時對人無害,但若達到一定數量,就會轉變成讓人生病的「條件致病菌」。當然也有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等,它們在數量很少時,就已經是很厲害的「強毒力致病菌」

這些細菌若大量增殖,吃進肚子就會出問題,可能導致細胞功能紊亂、毒血症,引發腹痛、腹瀉、嘔吐等消化道症狀。

影響細菌增殖的因素有很多,像食物的營養成分、酸鹼度、含水量、烹飪的方法都有關係,但影響最大也最普遍的還是在於「溫度」。

研究證明,大多數細菌最愛的溫度是位於4℃~60℃,因此這個區間也被稱為食物的「危險溫度區」。一旦超過60℃,絕大多數細菌無法存活;若低於4℃,細菌還是會增殖,只是速度就明顯趨於緩慢。

巧合的是,人的體內溫度(內臟溫度)約為35℃~37℃,這個範圍正好是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常見致病菌,最適合的生長溫度。

●細菌在不同溫度的增殖速度不同,4℃以下則無明顯增長

所以了解這個原理後,想降低細菌的繁殖速度,就應該要讓食物儘快降到4℃以下保存。因為多在室溫下放一分鐘,反而多一分危險。

而食物想放冰箱,就要確實做到2點:「儘快」加「密封」。

那麼「儘快」到底要多快?

簡單來說,就算是一盤剛出爐的熱菜,只要不準備吃,就可以馬上裝進密封盒子裡,放進冰箱。為何採取密封盒保存?那是因為可以讓食物不沾染其它味道,還能減少水分蒸發。此外,除了剛做好的菜,買回來沒有要馬上吃的菜,也要儘快放冰箱。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就建議大家不要超過2小時。像生肉、海鮮、蛋類及其他必須冷藏的食品,都別在室溫下放置超過2小時;若室溫超過32℃,更不能放超過1小時。

●熱菜直接放進去,傷冰箱嗎?

看完上面的說明,相信這應該是許多人關心的問題,畢竟很多長輩就是這麼教我們的。但事實是影響不大,因為都在冰箱的正常運行範圍內。

當需要帶走的熱量越多,冰箱的「負擔」自然就越大,消耗的電力也就越多。另外如果熱菜沒有密封好,那麼就會有大量水汽蒸發,凝結在冰箱的冷凝管上,這也會影響冰箱的運作。而這,也就是許多人認為「不能把熱菜直接放冰箱」的理由。

所以熱菜放入冰箱時,的確會短暫提高冰箱溫度。但冰箱也有裝設溫度感測器,一察覺溫度升高,就會啟動降溫程序,盡快讓冷藏室恢復低溫狀態。

因此除了關心對冰箱「有無影響」,我們反而更該關心帶來「多少影響」。畢竟冰箱的「負擔」不僅取決於食物溫度,更取決於需要帶走的熱量。熱菜「直接放」,難免會增加冰箱負擔,但也僅是多耗一點點電,都在冰箱的正常運作範圍內。

●熱菜溫度高,會不會讓旁邊的菜壞掉?

可能也有人會聯想到這個問題,但這事同樣不必太擔心。因為在這段降溫的時間裡,確實會讓周圍的食物溫度「略微」上升,但影響很小,也就等同開了幾次冰箱門而已。這種臨時升高的溫度,並不會讓冷藏室的溫度發生質的變化。

總之,冰箱比人們想象中的運作還要穩定。所以為了家人健康著想,熱的飯菜是可以直接放入冰箱的。只是要注意的是,為了避免冰箱發生串味和結霜的現象,最好要用保鮮膜密封,或者放進保鮮盒裡分開存放。

(轉自看中國/責任編輯:張信燕)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