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時分】殉爆之王——蘇式坦克T-72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2月24日訊】大家好,我是子定,我們今天聊殉爆(自爆)之王,T-72(蘇聯坦克)。

我們先來看段視頻。發射的導彈是美國的拖式導彈,目標是一輛T-72,大家注意看慢動作,拖式導彈在到達坦克上方時爆炸,向下射出金屬射流,擊穿坦克,這是第一次爆炸。這個戰術是反坦克導彈非常流行的戰術,就是攻頂,因為坦克頂部裝甲比較薄弱,攻擊頂部更容易擊穿裝甲。然後在幾毫秒的時間內,迎來了第二次爆炸,把整個戰車給炸翻了,這就是殉爆。

我們簡單解釋一下殉爆,就是在戰車內部有著很多彈藥,在敵方導彈或者炮彈擊穿坦克時,引起了坦克內部彈藥的爆炸,從裡到外把坦克給炸翻了,這就是殉爆,往往殉爆的威力比第一次爆炸的威力來的更大。而現代坦克的殉爆之王當屬這個視頻裡的T-72。

雖然戲稱它為殉爆之王,並不是說T-72一無是處,T-72剛出現的時候其實是一款優秀的主戰坦克。T-72之所以出現和蘇聯生產的前一款坦克,T-64脫不開關係。T-64採用了大量不成熟的看似先進的技術,但是蘇聯本身電子工業不過關,導致T64三天兩頭出現事故,當時生產廠派駐部隊的機械師,就被士兵們開玩笑稱作「半永久居民」。

為此,蘇聯決定開發T-72,本著一條原則,物美價廉,便宜方便。T-72是1976年服役,迅速成為蘇聯以及盟國的主戰坦克,除了大量服役於蘇聯紅軍之外,也大量外銷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及印度,到1990年總產量達2萬輛。美國的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也就生產了1萬多輛。

我們先講T-72的優點,T-72展開說其實很複雜,大體上來講T-72給坦克發展帶了三個顯著的方向:一個是大口徑火炮,一個是複合裝甲,一個是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T-72的主要武裝是125毫米滑膛炮,能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破甲彈、破片榴彈和反坦克飛彈。在70年代,125毫米主炮威力是相當大的。

T-72除了主要的瞄準儀之外還有一具主動式夜視瞄準儀。我們再簡單說一下複合裝甲,蘇聯最先是在T-64上使用複合裝甲的,在T-72車體前上部分採用了複合裝甲。由3層組成,外層和內層分別為80毫米和20毫米的均質鋼板,中間層是100毫米厚的非金屬材料。

說了T-72的優點,該數一數T-72的缺點了。蘇聯軍工一大特點就是機械設計很不錯,但是電子裝備就很差了。體現在T-72這就是缺乏精密的火控系統,射擊程序不但冗長、缺乏效率,而且命中率也比T-64和T-80要低,特別是在遠距離的命中率表現並不理想。另外一大缺點是火炮的仰角跟俯角非常受限,不利於城鎮戰時支援友軍步兵清除高處的敵人,或者是在山地戰中火炮經常處於射擊死角中。

結果在海灣戰爭中,伊拉克的T-72完全不是美國M1A1的對手,當時伊拉克三個精銳裝甲師,被美國兩個裝甲師打得抱頭鼠竄,整個戰爭期間伊拉克損失了大概4000輛坦克。其中美軍第1裝甲師則上演了一場1V3的重磅對決。

該師第2旅的166輛M1坦克,在3000米距離就開始攻擊伊拉克的阿德南、麥地那與塔卡爾瓦那三個師。只用了不到1個小時的時間美軍就擊毀了61輛坦克、34輛裝甲車與200多輛其它車輛。而自身只有2輛「布雷德利」步兵戰車損失,1人陣亡。該旅還誕生了整場戰爭中授勛最多的連隊。

面對美國人,T-72這樣的戰績就算了,問題是T-72面對車臣也不行啊。第一次車臣戰爭中,當時T-72陷入巷戰之中,被RPG反坦克導彈打得找不到北,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之內,俄羅斯損失了200多輛坦克,其中大部分是T-72。

當然T-72最大的問題是,平時經常出現事故,在實戰中經常出現殉爆。

1991年的時候,蘇聯駐捷克斯洛伐克的第280摩托化步兵團,把一輛T-72坦克開到了車庫裡面。到了凌晨,車庫中冒出陣陣黑煙,把值班士兵嚇壞了,叫起來一幫人準備滅火,卻發現消防水管被凍得死死的。沒有辦法,只能把坦克拖出車庫,用沙土和小型滅火器滅火。

就在這個時候坦克內部發生了一次小的爆炸,還沒等士兵們反應過來,轟的一聲,更大的爆炸再一次發生,坦克瞬間撕碎,而負責滅火的17名蘇軍士兵也在爆炸中喪生。後來經過調查,發現是坦克內部出現短路,產生了明火,明火引爆了坦克內部的彈藥,導致了大爆炸。

而在2010年,俄羅斯西伯利亞軍區在靶場進行夜間射擊時,一輛T-72坦克因彈藥發生爆炸,三名坦克乘員全部被炸身亡。而在格魯吉亞、敘利亞、伊拉克、車臣等戰場,經常看到T-72被擊中後殉爆,所以很多軍迷戲稱T-72是殉爆之王。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蘇聯人不可能設計T-72就是為了殉爆吧。

蘇聯人的設計其實是有自己的理由和邏輯的。T-72使用的是車體彈艙式自動裝彈機。裝彈機在車體內部,彈藥架在車體中下方,這裡其實是坦克防護最嚴密的地方。但是如果彈藥架被擊中後,將會對內部成員和坦克造成毀滅性打擊,因為在彈藥架和乘員之間是無法設置隔艙的,擊穿就要殉爆,就完蛋了。蘇聯的想法是這樣的,我用最強大的裝甲把坦克保護好,不讓你輕易擊穿,假如你真的擊穿了那我也沒辦法。這種設計思路其實是有道理的。

但這裡有一個問題,就是坦克的防護設計是跟不上現代反坦克武器的發展的,T-72的防護力在設計之初是很不錯的,但是架不住反坦克武器迅速的發展,等T-72服役一段時間之後,你的裝甲防護就不行了。特別是後來遇到了美國的120mm主炮再加上貧鈾穿甲彈,或者是先進的拖式、標槍反坦克導彈,還有直升機攜帶的地獄火導彈,T-72面對這些武器無法防護自己,等你被擊穿就是殉爆。所以在海灣戰爭中美軍面對T-72就像砍瓜切菜一樣,打的伊拉克軍隊毫無還手之力。

那麼西方國家是如何處理這種情況呢?美國等西方國家把彈艙放在了炮塔的尾部。這樣的壞處是尾部彈艙防禦力要差一些,容易被擊穿。好處就是尾部的彈艙和主倉中間是有彈藥隔板的,同時在頂部還有洩壓板,這樣就算彈藥會殉爆,大多數情況下只會損壞位於下方的動力艙,或者衝開炮塔頂部,而內部人員和坦克整體結構遭受的破壞相對較小。

另外提到一點,正是因為美國把彈艙放到了炮塔尾部,所以M1主戰坦克在設計之初就不得不採取了人工填彈的方式,這是蘇聯坦克美國坦克很大的一個區別,至今為止,M1坦克仍然是堅持人工填彈。其實美軍早就為M1設計了自動填彈機,技術容易實現,但是一直沒有使用,正是基於安全考慮的原因。另外一點就是人工填彈的速度並不算太慢,T-72每分鐘射速6~8發,美國的M1主戰坦克每分鐘6發,差不多。只有法國的勒克萊爾主戰坦克射速快,每分鐘能達到12發。

M1坦克彈艙裡所有的炮彈都是指向後方的,美軍認為一旦炮彈殉爆,炮彈向前放將對乘員更加危險。美國和蘇聯的坦克設計思路一直以來各種爭論,不過從實戰效果來說,雖然人工填彈效率要低一些,但是因為把彈艙放到了炮塔尾部,殉爆後對乘員的保護也更好。

關於美國的M1坦克的設計思路,我們以後會專門和大家講,今天主要聊一下T-72這款坦克。總的來說,在問世之初T-72是款性能不錯、物美價廉的坦克,但是因為設計思路的原因,在戰場上一旦被擊穿容易殉爆,最後落得了一個殉爆之王的名聲。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們的節目,我們下期節目再見。

解密時分】節目組製作

(責任編輯:李紅)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