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經濟盤點之七】華爲被判死緩 中芯面臨關門風險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1月09日訊】2020年,華爲在美國逐步加緊的制裁步驟中失去獲得芯片的渠道,其5G業務也受到西方各國的抵制,有分析說,華爲被美國判處死緩,正在慢慢萎縮並「死去」;而中國最大芯片製造商中芯國際,同樣被美國列入禁止出口的「實體清單」中,有專家認爲,中芯國際一旦無法購買更多的設備,長期持續下去,面臨的可能是直接關門的生存威脅。

1)美國全面限制華爲採購含美國技術的半導體

2020年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宣佈,全面限制華爲購買採用美國軟件和技術生產的半導體,任何企業只有在獲得美國許可後,才能出售使用美國技術的產品或硬體給華爲,包括那些處於美國以外,但被列爲美國商務管制清單中的生產設備,要爲華爲和海思生產代工前,都需要獲得美國政府的許可證。

2)美國收緊華爲獲得芯片的限制

美國商務部2020年8月 17 日宣佈,將進一步收緊禁令,限制華爲取得芯片的能力,並將此前未收錄的華爲38家附屬公司列入制裁「實體清單」,以阻止華爲通過第三方規避美國技術出口禁令的做法。

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新增的38個與華爲有關聯的「實體」分佈於亞、非、歐、中東和拉美地區的21個國家,除了華爲技術的海外分部外,還涉及華爲雲(Huawei Cloud)、華爲「開放實驗室」(Huawei OpenLab)以及華爲收購的以色列網絡公司Toga。美國針對華爲的實體清單上的數量已經增加到了152家。

商務部最新規定要求,列入實體清單的企業,無論作爲「採購者、中間收貨人、最終收貨人或是終端使用者」,都必須取得執照。

美國商務部最新禁令正式生效在2020年 9月15 日,禁令生效之後,包括臺積電、聯發科、高通等將無法向華爲供應芯片,而日本半導體生產商如索尼、鎧俠等也要停止對華爲供貨。

3)華爲被判死緩

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9月15日引述分析師觀點報導,美國禁令打擊力度之大,如果不是判華爲死刑,也相當於判死緩。

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表示,隨著9月15日臨近和美國禁令的生效,華爲在手機市場的競爭力與市佔份額均將受到負面影響,最好情境爲華爲市佔份額降低,最壞情境是華爲退出手機市場。

2020年8月7日,華爲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承認,美國禁令對華爲手機是大災難,2020年內發表的 Mate 40 搭載的麒麟 9000 晶片只能生產到 9 月15日,可能是最後一代麒麟高階晶片。但他表示,華爲還能堅持一段時間,原因在於華爲已經在9月15日到來前大量採購芯片。

有陸媒援引業內人士稱,華爲對供應商表示「有多少,收多少」,緊急囤積各類芯片。

爲了維持未來華爲手機業務運作,華爲之前對臺積電下了1,000萬片最新麒麟9000處理器訂單,約1,000萬臺華爲手機可以用上這一芯片,或許可以支撐半年左右。

據@手機晶片達人9月10日發佈的消息,爲了確保9月15日大限前妥善收取積電生產的最後一批麒麟系列行動處理器,華爲將租用貨機,在9月14日前從臺灣將這批芯片運回中國大陸。

Strategy Analytics無線智能手機戰略服務總監隋倩在報告中認爲,華爲芯片庫存將在2021年用盡。

英媒評論稱,華爲旗下的產品,從手機、5G基站,再到服務器,甚至各種物聯網設備,無不仰賴芯片。對於一家硬件爲主的科技企業而言,沒有芯片就沒有產品,沒有產品,企業也不復存在。

4)華爲轉向筆記本電腦續命

在手機業務遭遇美國製裁急速收縮後,華爲開始轉向筆記本電腦(NB)領域,以延續生存。

數據顯示,2020年第二季華爲NB產品在中國出貨數量達到15.5萬臺,市佔約17%,而中國最大PC製造商聯想出貨量達21.5萬臺,市佔約24%,兩者相差6萬臺,其他品牌出貨量均不到10萬臺,市佔不到10%。

儘管華爲NB的出貨量仍顯得微不足道,但這是華爲目前爭取存活下來唯一能做的事情。

5)歐洲多國棄用華爲5G

華爲5G在全球的擴張在美國的制裁下屢屢受挫,在失去英國市場並面臨德國雙重審覈之後,比利時最大電信公司宣佈放棄華爲,在5G網絡上將與瑞典的愛立信合作。

2020年10月9日,比利時最大移動通訊網絡提供商Proximus在布魯塞爾宣佈,將與瑞典設備製造商愛立信合作構建其5G通訊網絡。

2020年9月底,英國首相鮑裡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基於對國家安全的擔憂,宣佈將取締中國電信巨頭華爲,選擇諾基亞作爲英國運營商BT的 5G網絡主要供應商英國政府決定在構建5G網絡的過程中徹底放棄華爲。

英國國會的一項調查顯示,有明確證據顯示,華爲與「中國共產黨機構」勾結。

6)美國商務部:向中芯出口產品可能被用於「軍事目的」

繼切斷華爲與芯片供應商的聯繫後,美國政府對中國最大的芯片製造商中芯國際(SMIC)實施了制裁。

2020年9月26日,中國大陸半導體行業內不少微信羣都傳出一份疑似由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簽發的文件,該文件內容顯示,針對中芯國際及其子公司和合資公司出口的某些產品,將受到出口管制,而文件的簽發日期爲美國當地時間9月25日。

美國商務部對企業表示,向中芯國際出口產品有可能被轉用於「軍事目的」,構成「不可接受的風險」。

據美國政府消息人士透露,將中芯國際列入黑名單的提議來自五角大樓,後者擔心該公司在爲中共軍隊的科技進步創造條件。

7)專家:中芯國際面臨直接關門的風險

據美國商業資訊機構傑富瑞(Jefferies)估計,中芯國際大約有50%的設備來自美國,「如果美國對中芯國際的出口禁令落實,將預示著美國對中國半導體行業的制裁升級,並且可能會有更多中國公司被包含在內。」

市場研究公司Radio Free Mobile創始人理查德·溫莎(Richard Windsor)表示,「(若禁令成真)中芯國際將無法對其美國產設備進行軟件更新,或者獲得來自供應商的技術人員來協助設備運行。」

此外,「它(中芯國際)也無法購買更多的設備,包括技術升級後的新設備。如果這種情況長期持續下去,意味著這家公司面臨直接關門的生存威脅。」

此外,對於中芯國際一直公開聲明否認「涉軍」,溫莎表示,中芯國際最大的股東之一是大唐電信,同時大唐電信還有董事會席位,也是中芯的客戶,大唐電信則向中國解放軍提供裝備。

溫莎說,「這提供了一份比較強的軍隊聯繫,似乎與中芯國際自己的聲明不相符。」

8)步華爲後塵 中芯國際囤積芯片製造設備

《日經亞洲評論》2020年9月30日報導,中國最大的芯片製造商中芯國際正在不斷增加芯片製造設備及關鍵替換部件的存貨,表明該公司數月來一直在爲美國收緊出口限製做準備。

據多位業界知情人士透露,中芯國際從美國、歐洲及日本供應商的採購量已超出2020年的需求,所採購的產品包括用於關鍵製程的蝕刻、光刻、晶圓清洗機、測試機臺等,並囤積了超過一年所需的消耗性元件,這些元件必須定期更換,以確保設備正常運行。

消息人士稱,中芯國際甚至正在與其他中國芯片製造商合作,建立此類零部件的共享儲備,並補充說,已經建立了一箇中央倉庫來存儲這些產品。

9)中芯遭制裁 中共面臨三重打擊

2020年10月4日晚間,中芯半導體在香港交易所公告,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已向中芯的部分供應商發出信函,部分美國設備、配件與原物料受到美國出口管制規定限制,須事前申請出口許可證才能向中芯供貨,對於公司未來的生產經營可能會產生重要不利影響。

外界分析,中芯遭到美國製裁,將對中共造成至少三重打擊。

A)中國半導體技術與世界的差距將被拉大

市場研究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認爲,中芯國際作爲中國半導體製程最先進的企業,在上游設備及原物料斷炊的情況下,該企業的先進製程的發展以及中國半導體設備自製之路將面臨嚴重的衝擊,中國半導體技術與世界原本存在的差距將被拉大。

TrendForce表示,中芯短期內雖然仍能依靠現有產線持續運作,但未來將面臨無法新購機臺進行擴產的窘境,其28nm以上成熟製程的擴產,以及14nm以下先進製程發展計劃恐怕都將被迫放緩。

B)中國芯片自給之夢或將破滅

北京原本希望到2025年,中國使用的所有電腦芯片,自給率提升到70%,目前這一比例大約只有16%。習近平多次講話強調科技突破,解決在關鍵技術上被「卡脖子」的問題。

海外政經觀察人士王劍指出,美國的制裁行動,將使中芯國際向更高製程的爬升的可能性不復存在。中芯國際在全球半導體版圖中僅僅屬於二線廠,但在中國的芯片領域中是唯一能夠實現突破的希望,美國拿中芯國際開刀,就是要打掉習近平芯片自給自足的夢想。

C)中國科技人才流失將越演越烈

《新唐人》2020年10月1日報導,臺經院研究員暨產業顧問劉佩真表示,近年來,美國對於中國發動的貿易戰及科技戰,確實動搖了中國整個半導體發展的腳步,但其重點不僅令中共在獲得芯片上大大受限,中共遭遇的更大困難在於缺乏優秀的半導體人才。

中國芯片行業一直存在人才流失的問題。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芯片行業從業者主動離職率爲14.3%,其中芯片製造行業17.1%,芯片設計行業9.8%。而中芯國際公開的《2018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顯示,中芯國際2018年的員工離職率高達22%,遠超行業平均水平。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臺積電,2015年至2019年間,臺積電每年的離職率均未超過5%,最低的一年僅爲4.1%。

王劍估計,在美國的制裁下,中芯國際人才流失可能更加嚴峻,其核心技術團隊能不能保住都成問題。

(轉自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責任編輯:葉萍)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