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11月29日訊】【馨香雅句】愛父母 養身與養心
上次我們說到中國文化裡認為真正的愛父母並不是一味順應他們,順從就等於是孝敬父母了,那對父母的愛還有哪些文化呢,我們來分享第二方面養身與養心。
我們再分享個曾子的故事,曾子很孝順,當他侍奉父親曾皙時,每頓都有酒肉,當食物撤下來時,曾子會問,剩下的食物留給誰,因為他知道父親還關心家族裡的孫輩,以及相鄰的窮人,他不僅照顧父親的身體,還關心父親所關心的人,當父親問他有沒有多餘的飯菜,他都說有,讓父親不要擔心,可以放心多吃。
而曾子的兒子曾元,侍奉父親的時候,每頓也有酒肉,但從不問剩下的食物留給誰,父親問他有沒有餘下的食物,他都說沒有了,意思是如果你想多吃還得重新做,曾子也就不好意思多吃。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這祖孫三代,曾元只是侍奉父親的口體,而曾子還侍奉父親的心意。
《論語》中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意思是如今所謂的孝,只是說能夠贍養父母便足夠了,然而就是狗啊馬啊,都能夠得到飼養,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麼贍養父母與飼養犬馬又有什麼區別呢?
其實人除了物質的生活,還有精神的生活,而很多時候人能保持心情的舒暢,比吃飽穿暖更重要。很多人以為對父母好,就是照顧好他們的身體,為了讓父母有健康的身體,買很多營養補品,有些時候父母並不想吃,非得逼著吃。還有一位老人已經年老體弱,幹不動體力活了,但他屬於閒不住的人,覺得每天無所事事,百無聊賴,非常想再做點什麼事,他提出了很多想法,比如我開個店或賣點東西吧,但都被家裡人一一否決,家裡人說你休息吧,家裡不差你那點錢,家裡人以為讓他什麼也不做就是享清福,就是最大的安養了,但是最後這位老人卻跳樓自殺了,可能對於他那種閒不住的人來說,覺得每天無所事事,對他來說是最大的折磨,他是多餘的,這個世界不再需要他。
我曾經看過一個報告,中國目前擁有全世界最大的老齡化人口,中國目前有67.5%的家庭有至少一名65歲以上老人,而16.4%的老人是獨居,近年來老年人自殺率正在持續上升,較一般人高大約3至7倍。其中農村老人自殺率高於城市。
為什麼呢,在中國社會結構發生很大變化,很多年輕人外出打工,中老年人留守農村,老人孤獨、焦慮、對生活可控程度的降低等等都可能造成他們走上絕路,而一旦老年人知道自己得了什麼疾病,很多會處於子女的忽視和為子女著想的雙重壓力下走向自殺。網絡上一篇文章叫「沒什麼事,我就先死了」,說一個老人厭倦了一個人每天看日出日落的孤獨生活最終自殺的故事,折射了很多中國空巢老人的現狀,被廣為轉發。
人們都希望自己的父母過上老有所養、老有所安、老有所樂的幸福生活,但他們真實的生活和精神狀態又是如何呢,如果我們真的想關心父母,不妨多關心一下他們的精神生活吧,問問他們有沒有什麼煩心的、開心的事,有沒有什麼還想要實現的願望,不要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養而親不待」。關於中國的文化還有哪些呢,我們下次和您接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