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貴街道每平曾超千萬 如今無人問津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10月29日訊】2014年的時候,香港銅鑼灣拍出了一間天價「鋪王」。就在銅鑼灣波斯富街77至83號波斯富大樓地下,一間13平方米的N號鋪以1.8億港元易手、每平米合人民幣1177萬元,直接讓房主賺了1.31億港元,創下了全港最貴的「鋪王」記錄。作為世界上最繁華的街道之一,銅鑼灣絕對稱得上是遊人如織,賣價不低、租金也是天價。

2013年,銅鑼灣就攬下了全球租金最貴零售商鋪的寳座,平均下來一平米的年租金要20多萬人民幣,風頭之盛甚至蓋過了紐約第五大道和巴黎香榭麗舍大街。

租金穩定、轉手便利、升值可期,所以很多香港炒家更喜歡炒商鋪。像這間前面說到的鋪王,原主人在2010年買入時花了4868萬港幣, 4年升值了將近3倍,確實很誇張。

不過從今年開始,這些過去無往不利的商鋪炒家就開始抓瞎了。

受疫情、封關等各種因素的影響,訪港遊客少了99%,近乎絕跡、核心區商鋪空置率屢創新高,業內人士預測,到今年年底,全港將有1/4的零售商鋪關門結業–買賣都干不下去,租金就更收不上來了。

以銅鑼灣為例,2015年高峰時期的每平方英尺租金一度高達2094港元,但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已下挫至893港元,累積跌幅近60%。

沒了穩定上漲的租金回報,早年高價購入的商鋪也成了燙手山芋。前段時間,旺角通菜街142至146號啟運大廈地下就有一間商鋪被房主以3300萬的價格打折出手。

2018年買下來的時候,這間鋪子還值4520萬港幣,兩年時間虧了1220萬,再加上稅收及代理佣金等費用,實際虧損或達1682萬港元,確實很讓人唏噓。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香港的繁榮與衰落自然也不在一朝一夕之間。

目前在中國大陸對外最大貿易地區中,排名第一的是美國,總比佔19%;第二便是香港,中國大陸對香港貿易總比佔14%;

大把大把的熱錢自此經過,航運貿易、金融地產等行業因此拔地而起,也讓一眾香港巨富跟著賺的盆滿缽滿,這其中又以四大家族為最——郭得勝、李兆基、李嘉誠和鄭裕彤。

不過相比其他雄才大略的民族企業家,港產富商們顯然更精通地產遊戲。在積累了巨額財富後,他們逐步控制了香港的物流、金融、電力、碼頭、電信等所有具備壟斷特性的產業,基本都是「坐地收租」的路子。

在供不應求的土地和地產商的推波助瀾下,地皮是越賣越貴了。

從1980年開始,香港的房價總體上是一路上漲的。儘管在亞洲金融風暴中遭受重創,但在大陸的強支撐下,沒幾年就重新找到了上漲動力。

自2003年的低點到2018年這15年的時間裏,房價累計漲幅達到了650%,榨盡了香港家庭的血汗。不少人的目標就是盡量賺錢買樓供樓,青年人選科和擇業都要向錢看。住的問題也是香港最嚴重的安全隱患,不少家庭走投無路,甚至要住在工廠大廈內的劏房。

一平米的房價隨隨便便就超過普通人幾年的工資,哪還有餘錢瀟灑呢?好在自由港的名頭尚在,香港依然可以靠繁榮的零售和旅遊業過得很舒服。

等到了2020年,疫情導致的封關更讓本就脆弱的旅遊業蒙上了冰霜。赴港遊客幾乎歸零,別說在房東壓榨下喘不過氣的小攤主,連那些財大氣粗的國際大牌都撐不住了:

●今年2月,奢侈品牌Prada提前4個月關閉其在銅鑼灣羅素街的旗艦店;

●今年6月,曾高調入駐的美國內衣品牌維秘也宣布結業、正式撤出香港;

●今年8月,天梭表棄租羅素街與利園山道交界鋪位後、瑞士品牌歐米茄也從羅素街撤退。

一片肅殺之下,珠寳、名表、奢侈品、甚至服裝品牌和時尚快消等領域幾乎全軍覆沒,零售、酒店、旅遊、飲食、運輸業等更是了受創最重的重災區。

沒有了觀光客,光靠被地產商壓榨乾淨的香港人,顯然撐不起銅鑼灣超高的房租。

隨著各行各業陷入萎靡,香港不僅失業率連創新高,可統計的破產案例也是絡繹不絕:僅在今年5月,香港申請破產的企業和個人達到了2079宗,這也創下了17年來的單月最高記錄。

未來如何抉擇,這已經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了。

(轉自看中國/轉載責任編輯:葉萍)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