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禁令9/15生效 專家直言「凶多吉少」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09月14日訊】美國政府5月15日宣布,對華爲禁令將於9月15日生效,華爲將無法從現有供貨商處購買芯片,而中共當局正致力發展的高科技技術,也將因爲缺少核心原料陷入危機。更有專家直言,華爲已經「凶多吉少」。

美國封殺大刀即將落下之際,傳出華爲旗下海思近日大手筆包下一架順字號的貨運專機到台灣,趕在9月14日前把所有下單的芯片運回大陸。同時華爲9日宣布,取代安卓的「鴻蒙2.0」作業系統將在明年正式上線,全面使用在自家手機上。

不過不少專家對華爲手機作業系統國產化的前景持悲觀態度,就連華爲創辦人任正非都曾在4月坦言,鴻蒙要走的路還很遠,要想超越安卓、蘋果,可能需要很長時間,但「不會超過300年」。

但華爲在硬體層面上面臨的挑戰可能更甚於軟體,在美國製裁之下,華爲現有的芯片庫存只能維持到明年年初。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在11日的科學家座談會也坦承,「中國許多的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部分關鍵零件、原料也依賴進口。」

中央社報導,中國已成爲全球最大的芯片進口國,2018年和2019年進口積體電路(IC)總價值超過3000億美元。但據中共官方資料,2019年中國芯片自給率僅爲30%左右。

研究機構TrendForce發布的2020年統計資料顯示,今年第二季,台灣台積電是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企業,在全球市場所佔比例超過50%。排名第二的是韓國三星,在全球市場佔18.8%;中國中芯國際排名第5,僅佔全球市場的4.8%。

而從技術上看,差距更爲巨大。中芯國際僅能量產14奈米製程的芯片,臺積電和三星的技術則可以量產7奈米、甚至可直攻5奈米芯片。

中國自有的手機產品,也大多數採用美國高通和聯發科生產的芯片,即使華爲自家設計的麒麟芯片,製造也是由臺積電代工。

近年來在中共資金與政策支持下,中國資本市場對於國產芯片的投入愈來愈熱。今年度,包括中芯國際、寒武紀等芯片企業上市都籌集到大量資金,截至7月5日,中國半導體企業2020年的融資額約人民幣1440億元。

但同時當局力推的「芯片大躍進」卻正節節敗退,如投資千億人民幣的武漢弘芯半導體項目已經變成爛尾計劃,停工關廠了。而近日傳出,美國可能制裁中芯國際,因其爲中共軍方效勞,這更使得中國半導體擴廠進度全部延遲。

北京龍芯中科董事長鬍偉武7月就坦言,「美國晶片CPU不賣給我們,如果沒這個東西,我們整個社會將被迫停頓。」

目前美國擴大封殺、制裁中共高科技企業,Tiktok、中芯國際都成爲目標,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安德森管理學院教授俞偉雄對《自由亞洲電臺》表示,在這種背景下,華爲的前景恐怕更爲不妙,「因爲華爲目前不只面臨軟體限制,也面臨很多晶片和技術的禁令。所以,它基本上是處在一個十面埋伏的境遇當中,我覺得凶多吉少」。

(轉自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責任編輯:葉萍)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