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說中,每年黃曆六月初六這天,玉帝會下旨打開天宮大門,無論誰都可以目睹玉帝真容。世人也可以向玉帝禮拜祈福,或者懺悔罪愆。在歷朝歷代,有不少文獻記載了天門大開、天眼開的景象,同時伴隨著許多奇觀,令人大開眼界。
天裂奇觀 眾人目睹
金元大儒元好問於《續夷堅志》卷四記載,元光壬午(1222年)六月二十四日,時任咸寧縣令崔振之在豁口村召集縣民,審計課稅一事。就在白天,天空忽然開裂數丈,從東南至西北方向。眾人看見天裂之中透著光芒,盤曲猶如閃電,令人震蕩。人們不敢仰視太久。當時官吏和百姓數百人全都目睹這一奇觀。
大明才子祝枝山在《志怪錄》中記述,據他的父親祝瓛所說,明宣宗宣德年間(1426年─1435年),有一天,忽然天在西南方裂開,裂口有十餘丈寬。當時朗朗晴天,碧空無雲,可以清楚地看到天空裂口的內外邊沿,裂縫之中是一片蒼茫深邃的廣闊空間,根本無法究其深度,過了很久,天空的裂口才合上。官衙前後數百名百姓都親眼所見。
天門大開 朝野紀聞
《古今奇聞類紀》卷一「天文紀」記載,明朝年間發生數次天門大開的景象。明英宗天順年間(1457年─1464年),陝西臨洮府蘭縣有一鄉民陳鸞,半夜獨自起身時,無意中,一抬頭看見天門大開。他看到天帝戴著冠冕,穿著袞袍,高高地端坐在其中,兩旁站著許多儀仗衛士,天宮的宮殿欄楹,散發著炫麗奪目的光彩。陳鸞趕緊呼喊家人來看。或許家人與此無緣吧,當他們起來時,團團的祥雲忽然把天門合上了。
明孝宗弘治戊申年(1488年)二月二十六日,再次出現天門大開的景象,但見上百萬的騎著天馬的人從下而上進入天門,當時陝西軍民全都目睹此事。此事在《明史‧司天志》也找到佐證:「弘治元年二月陝西天開,見人馬及異物百萬自下而上。」
明武宗正德年間(1506年─1521年),揚州江都縣有一個啞巴姓鄭,人們都叫他「鄭啞巴」。一天晚上,鄭啞巴到南門,忽然看見天空出現一片耀眼的紅光。他抬頭觀望,原來是天開眼,他趕緊倒身敬拜,情急之下他忘了自己是啞巴,只顧得呼喊眾人觀看,不覺之中聲音從口中發出,從此他再也不啞了。
明代學者郎瑛於《七修類稿》中記載了此事,根據揚州進士曹守真稱那鄭啞巴是他父親的老相識。郎瑛認為此事比較可信。鄭啞巴因看見天開,倒身敬拜,從此就能張口說話了,真是奇蹟。或許那是因他虔誠敬天得到的福報吧。
清朝時期,也出現數次天開的景象。順治十年(1653年),湖北襄陽人看見天門大開,天開之處一片璀璨光明,又看見二面巨大的黃旗,長各數丈飄揚在空中,能隱約地看到旗上還有字。這一景象一直持續到傍晚才消失。
據清朝官員「劉青天」劉健所述,康熙十一年(1672年),冬至後三天,天降雷電,雨雹夾著風雪一併而下。但見西北方向天門大開,裂開之處出現天人騎馬格戰的景象。
在《江西通志》卷九十八的記載中,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八月,九江的天空西南方裂開一丈多寬,但見光焰熾烈猶如爐火,隨即變成黃色,繼而是白色,過了一會兒就漸漸合上了。
咸豐三年至四年,連續出現天裂,天開眼的景象。咸豐三年(1853年)正月二十二日,人們忽然聽到一陣猶如裂帛的聲音,天空豁然裂開數丈寬,大約過了一刻鐘,東西方冉冉相合,而南北垂直猶如金線,一會兒金光散布,而紅色的光映照於地下。咸豐四年(1854年)三月,在天旺里的鴨溪一帶,西部的天空開出數百個小眼,金光閃爍,令人震撼。
天眼奇觀
在明清文獻的記載中,「天眼開」景觀格外奪目耀眼。浙江平湖縣張斆(音孝)坡,一天在庭院中,忽然聽到一陣破裂的聲音,抬頭一看,天空裂開一道縫,中間寬闊,兩頭窄小,形狀猶如舟船。當時天空湛湛晴朗,萬里無雲。裂縫之中晴光閃爍,圓如車輪,耀眼的光芒遍照庭院,過了很久才閉上。有認識的人稱此為「天眼開」。
馮夢龍在《塊雪堂漫記》中也有類似的記載。據仇益泰所述,己酉年(1609年)二月中旬,堂哥在大寧秀碧峰房讀書。吃過晚飯後,靠著北窗秉燭夜讀。忽然,堂哥聽到寺院僧人喧譁之聲,於是緊急走出屋子。看見四周一片流光燁彩。眾人說:「天開眼了。」他抬頭一看,見天空南方出現一竅,首尾狹長而中間寬闊,猶如裝滿萬斛米的大船,也像極了人的眼睛,天眼之中光明閃爍,極為耀眼燦爛。
「蕩蕩天門萬古開,幾人歸去幾人來」,這是宋朝邵雍《梅花詩》的前兩句。詩句立意高遠,氣勢弘闊,讀來簡練,卻意味深遠。這一天問的背後,包含著千百年來對生命的探索。上述文中,歷代文獻對天裂天眼開的記載,或許也是人們心靈深處蘊藏著返回天庭的久遠夙願吧。@*#
參考資料:
《續夷堅志》卷四
《志怪錄》
《古今奇聞類紀》卷一
《湖北通志》卷二十六
《昆明縣志·祥異》
《江西通志》卷九十八
《遼州志·祥異》
《续遵义府志·祥異》
《子不語》卷二十四
《塊雪堂漫記》
《七修類稿》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張信燕)